【科普】这10类药物要这样“服用”,太多人做错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惑
含片、咀嚼片这些一看就知道怎么用
这个泡腾片、缓释片又该怎么用?
💊💊💊
针对这些疑问
小编收集整理了
这10种剂型药物的特点及服药方法
怎样送服药物才正确呢?
其实,不同类型的药物
服药方式有讲究!
大家必须加“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让用药更安全
1
如何正确服用各种剂型的口服药?
答:
01
分散片:
放在适量(按药品说明书要求的量)的温水中,搅拌,溶解完全后给儿童服用。
02
咀嚼片:
适合具备一定咀嚼能力的儿童使用。儿童需在家长的监督下服用,避免吞服。
03
普通片、糖包衣片:
具体视儿童的吞咽能力决定是否可吞服。如不能吞服,要在药师的指导下,将药品酌情剪碎、研磨,以温水溶解后服用。
04
软胶囊:
将软胶囊尖端在热水中浸泡30秒,使胶皮融化或直接剪开,将里面包裹的液体直接滴入到婴幼儿口中。
05
肠溶包衣片:
只能吞服,适于有良好吞咽能力的儿童,不能将药片掰开、嚼碎或者研成粉末,因会破坏保护性外衣,导致药物过早释放,造成胃黏膜刺激,也可能使药物灭活,而无法发挥药效。
06
缓、控释片:
一般需要整片吞服,有特殊说明可以掰开的药物,也一定要沿着药片自带的刻痕掰开,否则会破坏剂型,导致药物突然大量释放,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07
泡腾片:
严禁直接口服或含服,可先取半杯温开水,因为这类药片在化解时需要大量的水,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孩子直接吃进嘴里,药片进入喉咙会将周围的水分都吸收过来,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很容易导致儿童窒息。
正确的用法是:取半杯凉开水或温开水,约100至150毫升,水温不要超过80℃,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杯子中,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化了,再搅匀后服下。儿童要在家长的看护下服用,不能让儿童自行服用。
08
颗粒剂:
用温水溶解后服用,防止吞服时误入气道。
09
干混悬剂:
需用温水冲泡后服用。
10
混悬剂:
在每次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后量取规定的剂量后服用,以免药物分布不均而影响剂量的准确量取。
2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答:(1)用药前应仔细核对患儿姓名,不能错用他人药物。
(2)严格遵医嘱或说明书上的使用时间、方法、剂量和频次用药。
(3)不可自行改变服药的时间、服药方法,以免药效无法保证,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4)用法、用量要精准,不可粗略估计。
(5)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
(6)如需将药片捣碎后加水服用,须咨询医师或药师后方可捣碎使用。
(7)尽量不混合用药,不要把多种药物混合在一起服用,因可能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等。
3
症状减轻后可否自行停药?医生开的药是否要全部吃完?
答:症状减轻后能否停药主要决定于所患疾病的种类,及医生开的药是属于针对症状还是针对病因治疗的。
有些常见疾病,比如:感冒流涕、咽痛、打喷嚏、轻微咳嗽,呕吐、消化不良、病毒性腹泻、发热等,可以在症状减轻后自行停药。
对于特殊疾病,比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严重的脏器感染、激素治疗的各种疾病等,绝对不能仅根据症状随便减、停药物。因为,医生也要结合疾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才可做出减、停药物的决定。所以,症状减轻后不一定能停药。
另外,医生开的药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疾病症状(治标)的药,另一方面是治疗病因(治本)的药。
对于针对症状的药,家长在确认症状已改善了以后,可以停药。比如以上提及的退烧药,患儿退烧后就不需要吃了,特殊情况按医生医嘱执行。而对于治疗病因的药,一定要按医生规定的治疗疗程用药。比如细菌感染,医生开了抗菌药物,一定要用够疗程。如果家长分不清楚哪些是治疗病因,哪些是针对症状的药物,就一定要问医生。
4
服药后效果欠佳时,怎么办?
答:有些药物,使用一次即可发挥药效,而有些药物则需要使用几次或几天才能发挥药效,所以服药后效果“欠佳”时,要具体分析原因,不能擅自增加药量,具体可咨询医生,或就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所用的各种药品的起效时间,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5
为何不能随意将同类别的药物一起服用?
答:同类别的药物一起服用,存在安全风险,如:不能将解热镇痛类的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一起服用,不能将小儿伪麻美芬(艾畅)、复方氨酚甲麻(纳尔平)、美敏伪麻(惠菲宁)、酚麻美敏(泰诺)等一起服用。
因为上述同服的这些药物分别含有不同剂量的麻黄碱、右美莎芬、对乙酰氨基酚和氯苯那敏等,如果将同种、同类药物一起服用,会造成有效成分累积,很可能超标,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所以,不能将同类别的药物一起服用,特殊疾病需联合用药的,必须遵医嘱。
6
为何不能盲目购买“海淘药”?
答:随着网购、海淘的发展, 家长往往通过海淘购买“海淘药”应用于儿童。由于各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管理不一致,药品质量标准、用药方法等有异,所以海淘药有一定风险。
此外,海淘药品说明书一般没有中文标示,家长难以全面了解药品信息,因此购买该类药品应慎重,选择前应咨询药师与医师,以免盲目购买。
7
新药一定就是好药吗?
答:一些家长认为,新药一定就是好药,然而,药物的好坏及疗效不由新旧决定,相反,使用时间长的老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积累了使用经验,很可能是经得起考验的药物,使用的安全系数相对会大些。
8
药品是不是越贵效果就越好?
答:不是。人们常说“一分钱一分货”,价格高的东西质量就好。但药品不是越贵越好。药品价格是由它的研发成本、原料成本、工艺制备过程及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不是由药品对疾病的疗效好坏决定的。有些新药,由于研发成本高,定价会相应高,但不见得疗效就一定比现有的老药好。
9
混悬液有沉淀还能用吗?使用前为何要摇匀?
答:混悬液是指将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的形式分布在液体中制成的制剂,混悬液静止放置一段时间后,药物颗粒沉降,产生沉淀。如混悬液没有发生外观性状变化,摇匀后是可以使用的。
使用前摇匀是由于混悬剂含有未溶解的药物颗粒,给药前如没有充分摇匀,药物颗粒沉淀在瓶底部,用药初期量取的混悬剂药液中,药物含量不足,不能发挥应有的药效,而到用药后期,量取的药液中药物含量超过规定的剂量,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中毒。
10
为什么服用某些药物不能同时饮酒或饮、食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或食物?
答:服用某些药品时饮酒或饮、食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食物,药物与酒精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强某些药物的作用或产生毒性物质或抑制某些酶的作用,影响药物代谢,从而发生不良反应。
如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如喝酒,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身体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死亡等。
服用头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布洛芬,这类药本身有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可导致更加严重的胃部不良反应。
所以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饮酒,尤其是使用某些药物时绝对不能饮酒,具体是哪些药物要咨询药师或注意听取药师的发药交代。
11
为什么肠溶衣制剂不要和制酸药同时服用?
答:肠溶制剂是利用特殊的包衣材料及制剂工艺制备的,其肠溶包衣在肠道碱性环境下溶解的药物制剂,包括肠溶片、肠溶胶囊等。
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均属于肠溶制剂。制酸药如铝碳酸镁等,是碱性药物,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可升高胃内PH值,如与肠溶制剂同时服用时,可导致本来在肠道溶解的肠溶制剂,提前在胃内溶解释放,失去肠溶特性。所以肠溶制剂不要和制酸药同时服用。
12
为什么有些药物不能与牛奶同时服用?
答:牛奶与某些药物同服,可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如牛奶与钙制剂同服,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中的钙形成凝块,不仅影响吸收,还会加重胃肠的负担;牛奶与铁制剂同服,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竞争吸收,降低药物疗效。所以不能与牛奶同服,二者应相隔2—3小时。
13
为什么有些药物要餐后或与食物同服?
答:药物在餐后或与食物同服,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有些药物与食物同服吸收更好,能增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所以有些药品要餐后或与食物同服。
14
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整片吞咽,不要咀嚼或掰碎服用?
答:肠溶衣制剂或缓、控释制剂咀嚼或掰碎后服用,会破坏肠溶包衣及缓控释系统,药物不能在预定的部位释放或不能按预定的速率释放,影响效果,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异味的药物咀嚼或掰碎后服用,将难以吞服;而刺激或可损伤口腔黏膜的药物咀嚼或掰碎后服用,将刺激或损伤口腔黏膜。所以以上这些药物都不能咀嚼或掰碎后服用。
15
舌下含化的药品能吞服吗?
答:某些药物有首过效应,经胃肠道给药,药物在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使药物进入血循环的药量减少。
而舌下含服时能避免首过效应,药物可直接由口腔黏膜吸收后进入上腔静脉,再到体循环,而不经肝脏就可发挥作用,也就是舌下含化的药品能减少破坏、起效快,所以,规定舌下含化的药品不应吞服。
来源:《儿童安全用药问答》、广州卫健委
编辑:梁杰祥、李滢、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小心】男子网上买的药随便吃,结果卧床三个月,差点把肾都吃没了...
【关注】北京何时调低响应级别?进口虾外包装检测出病毒意味着什么?吴尊友解读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栏!
安全用药,务必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