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议】周杰伦胖了!人到中年必发福?背后的原因是……

健康广东 2021-07-07

上周日,

几张周杰伦的近照登上热搜,

一时间众多网友表示“不敢认”:

(截图来自微博)


刚满42岁的“周董”,
也没逃过“中年幸福肥”?

不过随后,有网友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截图来自微博)


水肿?中年发福?还是治疗强直多年所致?仅凭几张照片,我们很难推断出“胖”的确切原因,不过,对于上述三种猜测,倒是有几点要提醒你——


01

青壮年莫名长期腰痛

要排除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为“强直”,这种病从首次发病到确诊,平均需要5~10年。最要命的是,它往往发作在青年时期,影响人生关键节点的选择。


强直的起因,约80%为内在的易感基因遗传,也有10%~20%是跟身体在易感基因的遗传背景下,受到外界一些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引发。


在青壮年阶段,假如出现了腰背疼痛僵直、下肢关节炎、葡萄膜炎反复发作这三大症状,要警惕强直,可考虑做风湿免疫系统的筛查:


一旦确诊,早期治疗的预后将明显好于晚期治疗。尤其是病发的前三年,能否接受规范性的治疗对未来五年、十年的影响差别巨大!


其中,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首先表现为下腰背部间歇性痛感。

常常感觉下腰背痛,且没有特别的劳损、运动损伤等诱因,说不清楚何时发病;


腰痛休息时加重活动时缓解,一般晚上腰痛比较明显,有时波及臀部;


如果年龄小于45岁,且满足上述情况,应该做一下磁共振检查,排除强直的可能性。

  

晨起脊柱有僵硬感也是常见症状,有时可以持续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的人晨僵更明显,往往起床十分困难,只能侧翻身滚下床沿。有些病人还伴有髋、膝、踝关节肿痛,臀部、腹股沟疼痛,颈背部钝痛,足跟痛、低热、乏力等。



对于强直,目前没有更好的预防办法,更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消炎镇痛类和激素类药物,需要长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效果才比较明显,能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但不能阻止关节损害的发生。目前,国际上更主张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强直。


02

一觉醒来脸“浮肿”?

注意辨别这些疾病信号

不少人早上起床,会发现脸仿佛“大了一圈”,眼皮也肿肿的,有人还会脚肿、手臂肿。


我们平时说的“水肿”,指的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含有过量的体液潴留,反映的是体内代谢循环状况;而某些病理性的水肿可能与肝、脾、肾脏等疾病有关,则要注意辨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部位的水肿表现,如果频繁发生且难以消退,则要及时就医。 


身体局部水肿:查查肾功能

水肿是肾脏功能异常时的典型表现,如果身体皮肤按下去会形成一个坑,并且需要一会儿才能修复,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常见于肾脏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 


脚部水肿:查查心脏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下肢浮肿,同时常伴有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心慌的症状。


眼皮或眼袋肿:查查甲状腺

甲状腺水肿,常出现在眼睑、面部、四肢,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这类水肿较坚实,不易有明显的凹陷。 


脸部水肿:查查血糖

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一周内可出现面部和下肢水肿。


03

中年发福并非必然

减肥误区要厘清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中年“幸福肥”。


由于基础代谢率的下降、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不足以及慢性病困扰等因素,中年人士确实更容易发福,但并不是必然,也不建议因此放弃身材管理。毕竟,发福过了头,不利于健康。


不少人都知道,BMI(体质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重要参考指标,然而BMI正常的人,也可出现腹型肥胖 。

参考我国腹型肥胖的标准,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含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含85厘米)即为腹型肥胖。 


腰臀比(腰围/臀围)也是腹型肥胖的间接诊断指标: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性腰臀比大于0.8,也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在我国,成年男性的肥胖几乎都属腹型肥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将军肚”“啤酒肚”“苹果形”身材。而中年女性肥胖的特征也大多以腰腹部及臀部脂肪堆积为主,也就是“梨形”身材。 
此外,许多上班族由于长时间坐在办公室,较少活动,脂肪很容易堆积在腹部,还没到中年就早早“喜提大肚腩”。
“管住嘴,迈开腿”可谓人人皆知的减肥“六字箴言”。然而传统的减肥方法——节食减肥、单一食物减肥、过午不食、减肥不能碰油、剧烈运动等,其实都是临床很常见的减肥误区!
减肥不单是减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脂肪,可以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出身体需要的能量,通过长期摄入低于基础代谢率能量的平衡膳食,结合增加运动,体内储存的脂肪就会分解用于提供能量,从而减轻体重,同时又能维持身心健康。 
食不过量,建议做到定时定量进餐,每餐少吃一两口,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如果不能避免,可于外出就餐后的几天里适当减少进食量。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老人报编辑:陈佳、曹思扬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关注】超级传播者“1传100+”,切不可掉以轻心!
【可怕】顺手拨了片叶子,油箱口瞬间起火,竟跟司机穿睡衣有关
【警惕】4岁男童口周生脓、糜烂,竟是因为毛巾…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栏!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