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自强:如果人类没有了阅读

朱自强 爱阅公益 2021-05-26



4月10日,由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在北京发布,此次共有100本2018年首次在国内出版的童书和10本适合教师、教育工作者阅读的教师用书入选。


收下孩子的年度书单!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正式发布


爱阅童书100评委会主席朱自强老师在发布会上进行了“如果人类没有了阅读”的主题发言。


这个假设里的“阅读”指的是印刷机语言的阅读,和这个印刷机语言阅读相对应的一个是口头语言的阅读,还有一个是电子图像的阅读。



精彩回顾


我们可以庆幸的是,今天,书籍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愿意,就触手可及。我们还可以庆幸的是,虽然对单独改善成人的阅读生活已经难有作为,但是,对儿童的阅读,以及通过儿童的阅读来带动的一部分成人的阅读,依然还可以大有作为。

——朱自强



我们先来谈谈语言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美国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的贾雷德· 戴蒙德在《第三种黑猩猩》一书说:“我们怎样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的?语言是关键。人类语言的起源,是我们了解自己最重要的谜团。


毕竟,语言让我们彼此沟通,精确的程度其他动物完全比不上。语言让我们共同草拟计划,彼此教导,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不同时空的经验。


有了语言,我们能将世界精确地‘再现’在心中,并储存起来,而且信息编码与加工的能力比其他动物更强。没有语言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设计、建造沙特尔大教堂——或是V—2火箭。


所以我猜测:我们熟悉的人类语言形式——说话——演化出来之后,‘大跃进’(人类历史到了这个阶段才出现创新与艺术)才有可能。”((美国)贾雷德· 戴蒙德著第143页)


语言也许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中,最为不被觉察的成果,但是却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具有至为重要的根基作用。对人类的精神发展而言,语言是心智世界的建构物。


2004年,我在《快乐语文读本》的单元导读中,为了说明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运用了这样的比喻:“语言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要多重要有多重要。小鸟没有了翅膀,鲜花凋落了花瓣,星星失去了光芒,它们将是什么样子,那么,人类如果没有语言也就是什么样子。


语言之于人类要多重要有多重要,而语言又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讨论阅读,我们有必要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加以区别。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时说:“在言语中还有其他重要的功能区别。其中一个区别是对话和独白之间的区别。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代表独白。


而在大多数情形中,口头言语则代表对话。”“口语的速度是不利于系统阐述的复杂过程的——它没有时间细细琢磨并选择。对话意味着未经实现沉思的发声。它由一些回答和巧辩组成;它是一系列反应。比较而言,独白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可以从容不迫地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精心组织。”“独白确实是一种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形式,而且属于晚些时候的历史发展产物。”“在书面言语中,由于声调和主语知识均已排除,我们被迫使用更多的词语。更多的词,并要确切地使用这些。书面言语是最精心组织的言语形式。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与人类语言的发展相对应的。与农业文明社会相比较,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社会更具系统性,也更为复杂,显然,口头语言是农业文明的对应物、支撑物,而书面语言则建构出工业文明和信息(知识)社会。


我们再看看印刷机语言与电子图像的区别。对于这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我这里再次引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作过的论述。他认为这是两种对立的文化:“电视无法延伸或拓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


波兹曼怀念“印刷机时代”,他说:“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


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想,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时代’开始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是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尼尔·波兹曼的论述值得深思。


电子图像这一媒介当然有其特有的价值,但是,如果因其泛滥而吞噬印刷机语言的阅读,人类很可能会失去“富有逻辑的复杂思想,高度的理性和秩序”这些使人类文明达到今天这个高度的珍贵的东西。


对人类社会的和谐和幸福而言,逻辑和理性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了逻辑和理性,一定是万万不能的。


语言具有交际的功能,但是语言不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是工具,而是心智世界的建构物、创造物。印刷机语言的阅读,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而是“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


怎么建构意义?


古德曼在《阅读是个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一文中说:“读者在使用文章里的线索时,会带来他们对世界的知识和认识,以帮助文章的理解。” 


古德曼在《谈阅读》一书中,一再强调的一句话是:你从文章读懂的意义取决于你带到文章里来的意义。”也就是说,读者在建构一篇文章、一本书的意义时,与作者写下的文本的意义相比,读者“带到文章里来的意义”更具有意义生成上的决定性。


古德曼说,“读者在与作者所创造的文章交易”,在这个“交易”中,具有决定权的应该是读者。古德曼还说:“读者努力去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义,但是他们所建构出来的意义是他们自己的。”“我们阅读时使用语言,而且透过与语言的交易(transaction)才能建构意义。


可是意义从来不曾在语言里面。读者和作者必须把意义带进语言,才可以从语言建构意义。”由古德曼的阐释,我们可以产生这样的联想,所谓“把意义带进语言”的建构性阅读,培养的是读者的独立思考、自我意识、批判精神,是读者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性


在论述了印刷机语言的阅读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人类没有了阅读”这一假设可能成真吗?其实,有这一担心的并非我一个人。


台湾绘本作家童嘉的绘本《图书馆的秘密》就想象了这一假设。绘本的文图需要相互生成,在相互生成的过程中,文字语言和绘画有多种关系。《图书馆的秘密》采用了文字和绘画错位的表现手法。


绘画中处于中心位置(视觉焦点),被读者关注的重点是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但是文字的视角却是另一个人的,两者之间是错位的。所以,作者把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子置于绘画的焦点中心,其实是在对读者进行一种有意为之的误导,故意让读者理所当然地觉得:“图书馆管理员当然是人类了,要去抓的是那个绿色的、奇怪的家伙”。


可是读着读着,读者才发现,原来人类非但不是管理员,还早就不看书了——图书馆馆长是一头猪,图书馆里的书都是人类丢弃的。这种错位的叙述表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主题!


也许,书里描绘的这种状况就是未来的某一天会发生的事。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也许现在人类还离不开印刷机语言的阅读,但是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我们就只看电视、电脑、手机里的图像,或者只用它们作碎片化的语言阅读。


人类的创造力真是没有止境的,但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东西吗?有没有可能也会犯严重的错误,导致人类就像恐龙那样的生物一样也从这个宇宙、这个地球上消失呢?


了解到这些再回头看这本绘本的封面,会发现从封面开始作者就在警醒读者。封面所传达的信息,并不是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什么秘密,而是她正把书从图书馆里抱出来,象征着对人类放弃的书籍阅读的抢救。


我们可以庆幸的是,今天,书籍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愿意,就触手可及。我们还可以庆幸的是,虽然对单独改善成人的阅读生活已经难有作为,但是,对儿童的阅读,以及通过儿童的阅读来带动的一部分成人的阅读,依然还可以大有作为。我们愿意为此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扫码观看发布会完整视频


如需获取

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入选图书

完整榜单及评委推荐语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入选”

即可获得下载链接


更多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发布内容:

收下孩子的年度书单!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正式发布

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发布会圆满落幕 | 精彩看点回放

 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主题海报

朱成梁/绘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2018年度爱阅童书100》专题页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