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见证盐亭新变化

2017-05-17 盐亭桑梓网


城市新区,宽敞明亮;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两江广场,休闲舒心;工业园区,机器轰鸣;西部花都,新村典范;嫘祖大道,四通八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

5月16日,全国多家媒体记者,深入盐亭实地采访,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盐亭城市发展、农业产业推进以及脱贫攻坚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

毛公乡:致力发展有机循环农业  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毛公乡介绍土地流转

盐亭县毛公乡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确保做到“一切工作围绕项目干,一切项目围绕产业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四川农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流转高渠村、知院村土地1000多亩,发展有机循环农业。

据了解,该乡流转土地主要用于:一是种植有机蔬菜。现阶段种植有机蔬菜300亩,今年计划种植有机蔬菜达到600亩、油菜500亩;二是养殖生态黑猪。计划总存栏黑猪量5000头;三是建设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沼气池、储水池、以及配液池各一口,计划修建的地水一体化建设、滴灌系统、80千瓦变压器、生态黑猪圈舍等基础配套设施均已开工。截止目前,该公司投入资金600多万元,给当地群众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带领村民增收75万元。在高渠村计划总投资1.5个亿,建成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确保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村民务工收入220万元,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公司+合作社+农户”  玉龙镇核桃产业扶贫新模式

介绍玉龙镇照红国家级核桃产业园

玉龙镇照红国家级核桃产业园,核心面积100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0亩。多年来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林地流转、农民务工等要素入股。公司主要负责提供优质的核桃种苗、技术培训、指导、加工、销售;合作社采取“五统两分”的模式负责核桃树的栽植、管护及统一回收。这就充分建立起了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深层次、更积极、主动的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变小打小闹为集群发展。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农关系。2016年该园区及周边销售核桃青果946吨,干果300吨,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人人均增收800余元。

记者现场获悉,近几年,公司为应对核桃盛产期的到来,老百姓销售较困难的局面,在玉龙镇钟沟村投资2000余万元成立了绵阳德生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阶段已完成了核桃油生产线一条、核桃休闲食品生产线一条、1000吨冻库一座。新公司的成立每年会消化、吸收核桃干果20000吨。必将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西部水产:产业推动乡村旅游  助560农户脱贫致富

盐亭西部水产

盐亭西部水产是省内最大精养水产基地、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和长丰鲢示范基地、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涉及12个乡镇,占地1.5万亩,目前已建成集水产养殖、水产技术研究和乡村旅游的现代水产综合性示范园区。

据西部水产华腾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杨小军介绍,西部水产依托华腾企业成立合作社,联结了农户560户,组建了合作社党支部;注册了“西部渔都”、“口福鱼”等商标,统一标准开展鳜鱼、鲈鱼、黄颡鱼、甲鱼等生态养殖;通过举办钓鱼大赛、荷花节、环岛自行车赛和微型马拉松赛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推进渔业与文化旅游等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联结来龙乡38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户均增收5000元;引领周边发展星级渔家乐5个,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在全县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1万亩,稻田水产养殖1万亩,实现总产值2.7亿元。

后期,西部水产发展将紧紧围绕“以科技促水产、以水产带三产、一三融合促增收”的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大水产科技投入,增加鱼类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渔业收入,力争到2017年底,合作社社员户平增收4000元。二是“水产+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脱贫奔康;三是建淡水鱼博物馆、水上乐园、休闲度假村等,发展乡村旅游;四是打造品牌,发展电子商务,将合作社产品向全国各地销售。

麻秧乡:“公司+农户”模式  脱贫攻坚见成效

麻秧乡天水村特色水果基地

麻秧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368人,2014年已脱贫70户,178人,2015年已脱贫21户42人。目前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46人。其中有一个贫困村天水村,2015年底全村共有贫困户43户,贫困人口101人。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天水村大力发展产业,通过多种途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充分发挥“能人治村”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天水村现任支部书记陈仕柱就是一个核心支书,深受群众爱戴,是老百姓口中的治村能人,天水村在他带领下,顺利摘掉后进支部帽子,是名副其实的“能人治村”。陈仕柱同志早年在外务工,曾先后在一些星级酒店、大型高尔夫球场任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带领村民致富他回乡创业。2013年,陈仕柱回到天水村成立了天地缘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200余亩种植二荆条辣椒,通过村上的电商平台远销到成都、拉萨等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后,他被当地群众推选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在村支部的带领下,近年来天水村大力实施产业强村、制度理村、文化兴村、民主管村等策略,发展了一批专重大户、养殖能手,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以愚公移山的斗志向贫困宣战。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脱贫攻坚的保障作用。近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天水村先后实施了省级新农村建设、小农水改造、“千亿斤粮食”等工程,共完成投资860万元(其中省级新农村建设430万元、小农水改造130万元、“千亿斤粮食”工程300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天水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夯实,2700米村级道路从3米扩宽至5米,新建村社道路、产业道路6423米,新建文化广场一个1650m²,新建、整治山坪塘9口45亩,新建蓄水池3个,新建55千瓦提灌站1座,新建排水沟7000米,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公司+农户”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天水村严格按照上级“五个一批”的要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其中,发展生产和就业扶持33户85人,医疗救助扶持7户11人,低保政策兜底3户5人。天水村动员四川天水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村贫困户合作,共同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盐亭县天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实施产业就业扶持。目前,天水村拥有农业产业企业三家(天水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盐亭县天地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缤纷果蔬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本村70%以上的土地,种植春蜜早熟桃、沃柑等果树,果树林间套种百合、丹参、黄精等中药材和蔬菜,贫困户在“公司+农户”战略下实现稳定收入。

来源:四川新闻网

推荐阅读

老大爷操作不慎枇杷洒落一地 盐中学生帮忙收拾获点赞

回忆簸箕鱼-----致盐亭农村孩子逝去的童年~

万里寄相思,一个盐亭游子在母亲节的心声!引泪无数......

盐亭笔塔,一张2008年5.12地震时期的图片,又沟起了人们九年前的回忆……

看省委书记王东明来盐亭去了哪些地方!

玉带城门记(盐亭老东门)

(即日起,只要向桑梓网13696280000提供盐亭本地新闻爆料,风景美图,文学原创,市民生市井故事,一经微信公众平台采用就能获得微信红包20-200元不等,赶紧拿起手机拍照,随时随地赚外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