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说,善学敢为,心中自会有“光电”


怀揣热情入华园,严于律己攀高峰

科研为日常,创新作标榜

心无气馁大胆闯,潜心专研巧成章


他就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器件)专业

2019级本科生黄颢



黄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获评2021-2022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获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特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22年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2022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2022年“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有机赛区一等奖、2022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奖项,连续三年智育第一(GPA 3.94/4.0),连续两年综合测评排名第一,曾获何镜堂科技创新奖学金、广汽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多次获评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踏上柔性材料的学习之路


2019年9月,选择材料专业的黄颢,开启了他在华工的学习之旅。大一时,黄颢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也经历过和许多同学一样的“迷茫期”。但黄颢并没有因此放纵自己,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自己的成绩保持在一个相对优秀的水平”。这期间,他还广泛了解材料专业不同方向的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找到研究兴趣,在专业分流时选择了综合性较强的光电材料专业。


光电材料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太阳能电池板、手机显示屏等都是刚性材料。但是看到可弯折的柔性材料时,黄颢产生了兴趣,“柔性材料又会有哪些妙用呢”。怀着这份好奇心,黄颢在大二的课题组招募会上,加入了学院宁洪龙、姚日晖老师的课题组。


黄颢和科研伙伴、导师以及研究成果的合照


加入课题组后,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与坎坷,成为黄颢漫漫科研路上的“拦路虎”。在对材料进行微结构处理时,他遇到了性能局限化和制备工艺上的问题,“当时很多文献都采用传统的激光打标法、光刻法来加工传感器。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还无法接触到如此高级的机械加工设备”。这也使得黄颢的实验进展一度停滞。


黄颢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困难并没有让黄颢气馁。在查阅了众多文献,并与老师讨论后,他意识到自然界中就有很多天然的精细微结构系统,如苍蝇的复眼、植物的叶表结构等。于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浮现:能不能直接以这些生物结构为模板进行复刻呢?


经过对多种植物的不断尝试,黄颢把研究方向定在疏水功能的叶片结构上。经过一轮漫长的实验,黄颢和其他伙伴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使用材料——粽叶,并成功研发出仿生微结构传感器。

仿生法在材料微结构上的应用


“取得成果的过程也许会漫长,但这为我提供了接触未知领域、全新技术的机会。”回顾这一段科研历程,黄颢深有感触,“做科研离不开思考,不能局限于已有的文献,而是要敢于创新,勇于试错,打破思维定式”。这种不断探索与思考带来的愉悦感,逐渐让黄颢坚定了柔性材料的研究领域。


希望成为科研领域的“光电三剑客”


在科研道路上,有很多伙伴与黄颢并肩前行,其中有悉心指导的老师,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识于实验室的吴仁栩、叶永良是黄颢重要的科研伙伴。


我们有一个梦想,希望成为‘光电三剑客’,像咱们学校的‘彩电三剑客’一样,努力解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中材料、工艺、设计的‘卡脖子’问题。”吴仁栩、叶永良、黄颢三人会一起参与竞赛,合作研究课题,在科研问题上攻坚克难,相互督促。


“光电三剑客”的第一次默契合作,便是将柔性传感器应用到手套上,并申请到了专利成果。


“光电三剑客”的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吴仁栩和叶永良分别成功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他们都相信,“光电三剑客”在未来还会续写新的篇章。


除了深耕科研项目外,黄颢还在一众竞赛中获得佳绩,目前已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17项,其中不乏有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跨学科竞赛。为了更方便定制模型,黄颢自学使用实验室的3D打印机。如何处理实验数据?黄颢又自学相关软件。


让黄颢印象深刻的是,凭借着对数学建模的浓厚兴趣,他从一名“小白”,以选修课入门,到网上课程自学,再到组队参赛。“在寒假期间,我们就已经积极在备赛了。甚至在竞赛前夜,小伙伴们都很用心,通宵钻研。”黄颢表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付出获得回报——斩获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


黄颢与团队准备美赛


在旁人看来,参与科研或者竞赛,是一段艰辛的过程。但对黄颢而言,这就像是一场场充实的马拉松,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旅途所看到的风景。一路上,黄颢保持着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不仅收获了与同伴协作、共渡难关的“革命友谊”,而且还不断丰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视野。


让生活拥有“细嗅蔷薇”的安然


连续两年参加寒招活动,被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参与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志愿活动,被评为优秀志愿者;获评一星志愿者称号……虽然学业与科研占据了多数时间,但黄颢多次参与志愿活动,总想着“能为大家做些什么”。“这些活动能帮助我拓展视野,也充盈着内在。”黄颢说。


黄颢获得的一些竞赛奖项


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黄颢友善随和,尽己所能帮助别人。他也关心班集体,作为班委积极管理班级事务。今年,黄颢所在的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器件)班,便在班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校园十佳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19光电器件班获评“校园十佳班集体”


黄颢的生活不只有学习,还有放慢脚步的劳逸结合。擅于规划时间的黄颢,能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在忙碌的学业与活动中做出高效合理的安排后,留出空闲的时间给闲暇爱好——如散步、音乐等。“我特别喜欢通过运动来释放压力。”黄颢开心地说,他们团队还曾在健身操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展望未来,黄颢依旧志在科研。过往的荣誉与沉淀,让他对前路多了份笃定与自而对于还在探索的学弟学妹们,他建议:“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要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的,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带着一颗星星启航

收获一片星海灿烂


精彩的经历下

是黄颢脚踏实地的努力


泛舟学海,兴趣为帆勤作桨

勇攀高峰,扎根科研求创新

一份热爱,一份纯粹

青春不负逐梦人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文:张越婷 胡馨丹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宋釜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追梦,山海不为远;回眸,所爱在华园!

华工电影院恢复放映,那些记忆也回来了!(文末有惊喜)

@全体华工人|建言献策,强国有我!

能不能报华南理工?咨询方式来了,省内省外、每个学院,全都有!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