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获评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
柔肩韧劲 须眉胜赏
她们是先锋楷模
温柔知性 坚毅勇睿
她们用专业智慧展现华工精神
用身体力行诠释女性力量
被评为2024年“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让我们一起走近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
看见女性力量
欣赏新时代女性的风采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发布《关于表扬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的通报》。其中,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获评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
“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荣誉证书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是电力学院一支富有年青朝气、勇敢担当的团队。团队组建于2009年,经过十余载的发展,教学育人成果丰硕,科学研究成就显著,如今已成为高电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部分成员与学院负责人合影
人才培养创新,获育人成效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教学育人成果丰硕,已成为高电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
团队培养博士后11人,在站博士后 5人中4人获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培养博士33人、硕士177人,其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多人获评三级技术专家或副教授,已毕业2名博士作为课题负责人分别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团队指导的多名本科生也获批省部级科技竞赛奖。
该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支撑强国建设的卓越工程师,在落实学校与南方电网产教融合人才联合培养协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组织成立了低碳与智慧能源实验班等教改班,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建设实践基地群、校企教学实验室群和企业专家师资队伍等,成功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技术攻坚克难,起带头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心怀国之大者,攻克了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
团队围绕电网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研究领域的挑战性难题,在架空线路覆冰感知及大数据分析、海底电缆感知、光纤在电气设备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与进展,为大湾区能源安全和广东建设国家海上风电基地提供核心关键技术支撑。
近5年成果丰硕,累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获省部级和行业学会科技奖励20多项,团队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注重因材施教,持人文关怀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注重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提倡教学上因材施教。
团队中的多位女教师均发挥着坚实的科研实力和育才力量,团队负责人郝艳捧教授更像是“高压输电中的一束温柔‘电流’”,在团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郝艳捧是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南粤优秀教师。同时,她还任ICEMPE 2019国际会议执行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等委员。
团队讨论交流
郝艳捧以自己的导师和身边一批优秀教师、学长为榜样,以“四有”好老师和教育家精神为指导,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成为好导师。
“导师的格局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她曾在学院博士生导师交流会上提出“有格局、强教育、重人格”的理念,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周羽毛球赛、学术指导、就业关怀等全流程培养与管理勉励学生追求卓越。她为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培养进度表,帮助解决学生的困惑,还依托国内外行业年会和研讨会,开阔学生视野。
华南理工大学高电压新技术教学科研团队获此荣誉,是对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贡献等方面工作的充分肯定,彰显出华园女教职工的巾帼力量。先进女职工集体的涌现,亦能够进一步激励广大华园女教职工凝心聚力、发扬成绩,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砥砺前行,担当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
女
节
Women's Day
今天是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此,让我们一起祝福并致敬华园所有的“她”,为“她”力量点赞!
在华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她:她们或热爱科研事业,屡获突破、成果频出;或注重人才培养,教学有方,桃李天下;或在属于自己的工作领域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她们是辛勤奋斗的工作者,是上进努力的学习者,是家庭中的母亲、女儿、妻子,更是充满“她”力量的“她自己”。
“女性能顶半边天”。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各个领域精彩绽放,在广阔的天地里贡献着无限的女性能量。
她们的人生,丰盛且滚烫,拥有无限可能;她们以努力和成就,描绘出最美丽的风景!
知性热烈 灼灼芳华
昨天的她们坚定勇敢
深耕不辍 迎风盛开
今天的她们格外耀眼
敢逐星辰 再赴山海
明天的她们美好可期
三月春来到 她在丛中笑
向了不起的她们致敬
节日快乐!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文:受访者 刘怡笑 李桥顺 司小平
图:受访者 司小平
往期推送 广州国际校区官微
微信编辑:丁治博 司小平
初审:冀早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