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城市智慧“大脑”,落户五山校区北区
绿树碧水、静谧优雅的华园
向来是学习、科研的胜地
集聚了众多智库、实验室、研究院
源源不断地输出着“华工智慧”
如今
在五山校区北区
又将落户一个城市智慧的“最强大脑”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之一,为顺应城市发展研究需要,华南理工大学拟建设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打造一个城市建设研究领域的“华园大脑”。它选址于北湖之畔,贺兰山一侧,生态良好,环境宜人。在院内研讨交流,沿北湖散步,到老校训石前瞻仰,都能给研究者提供不竭的创意和灵感。
总体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拟建设于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北侧为北区幼儿园,西南侧为草坡。此区域现有场地空间开阔,有部分建筑。本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约3321平方米,为1至4层建筑,均为科研用房。
项目特色
01
因地制宜
融入校园环境、尊重历史风貌,是该项目的设计特色之一。研究院完整保留了西侧的大片树林以及场地中央的重要树木,将场地流线与原有植被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富有层次的路径体验;局部的扩建和西侧的原址重建均控制在较低层数,形体关系舒展,同时避免影响周边建筑的日照;结构基础形式为埋深较浅的独立基础和局部筏板基础,无桩基础,小型挖土器械即可满足要求,尽可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02
观赏性佳
场地东侧的建筑体系为研究所,设计尊重既有建筑,在风貌上延续了坡屋顶的形态,丰富的连廊体系与错落的平坡屋面重构了场所记忆,产生新旧建筑对话的效果。场地西侧设置清水混凝土实墙,防止相邻区域的视线干扰,建筑北侧朝湖面开敞,能享受良好的北湖景观。03
功能性强
研究院具备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功能,西侧清水混凝土实墙降低西晒对建筑舒适性的影响;在底层采取内向的设计,阻挡外部车道的噪音干扰,创造幽静的庭院空间环境。这将是学校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以及服务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04
绿色低碳
项目将绿色低碳作为考虑的重点,以绿色建筑为标准进行设计。除上述设计几乎完整保留原有植被外,建筑部分还采用主被动平衡的设计方法,利用挑檐、遮阳板进行遮阳,同时通过拔风腔进行自然通风;结合高能效系统与设备设计,实现高品质与低能耗兼顾的绿色建筑。丰富的连廊、阳台、架空层提供大量空间,在创造气候缓冲区的同时,营造健康舒适、宜人美观的空间环境。
周到预案
研究院未来可期,但是在施工期间,如何降低对周边的影响,例如噪声、粉尘、交通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担心,项目方制定了周到的预案,拿出了四大“法宝”:01
实时数据监测
施工现场门口设立电子屏,实时监测噪声、粉尘等各项数据,接受大家监督,确保各项指标均符合省市相关规范要求。
02
设置有效围挡
施工围挡将在毗邻居民区等区域采用高规格的围挡(高3m的声屏障彩钢板围挡),围挡形式采用公益宣传与绿化墙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增加高度及立面效果,有利于阻隔施工产生的噪声、粉尘等传播。
03
构建降尘体系
施工期间整个工地将安装喷淋降尘系统,在出入口处设置汽车冲洗设备,在周边道路还将配置相关的洒水车、保洁车、保洁人员等措施,确保对周边影响降到最低。
04
施工专用通道
施工期间,车辆通行主要出入口将设在地块西侧(远离幼儿园),并设置隔离围挡,基本不会对周边居民及幼儿园师生正常出行造成影响。
一项项的成果
是华南理工一流水平的凸显
一次次的提升
是华工人走向未来的步点
让我们共同期待
又一幅湖畔画卷在华园徐徐展开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基建处、社会科学处
文:韩有为
微信编辑:刘伊婷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权威发布 | 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浙江省)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