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如实报道红军长征,他是国内第一人!
范长江是杰出的新闻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忆西蒙》等作品,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的不朽名篇;他的成长轨迹,也是年轻知识分子跟随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缩影。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
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内江
长江是其投稿时所用的笔名
并以此行世
中学时
范长江即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
1927年
他因在重庆参加群众活动被驱逐
到了当时的大革命中心武汉
范长江加入贺龙的革命军学兵营
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后在南下过程中与部队失散
他伤病交加
甚至被误以为他已经去世
1928年夏
范长江前往南京
欲“从读书中找出路”
他考入当时的中央党务学校
在就读期间加入了国民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范长江对国民党的
不抵抗与“漠然置之”态度深感失望
觉得“加入国民党,是奇耻大辱”
他换下学校发的衣物
丢下国民党党证
愤而离开学校
“身上不再保留国民党一点东西”
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1932年秋
范长江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3年1月
日军攻占山海关
京津两地日军横行
范长江意识到
“从读书中找出路的方针,行不通了”
他开始为《北平晨报》等撰稿
“把自己所见报告出来,提起国人的注意”
成为他当上新闻记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范长江主张记者要有抱负
“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
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当时的问题有两个:
红军北上后中国的动向
以及抗战后西北的状况
1935年7月到1936年5月
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
历时十月有余
足迹遍布五省
行程一万两千余里
撰写通讯百余篇
完成了他“中国的西北角”考察
《中国的西北角》 图片来源:新华社
范长江用真实、生动的文字
还原了西北地区的时局
勾勒出壮美河山之下的民生之艰
他获知了大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行踪
坚持客观报道红军活动
这是在中国合法出版物上
第一次如实宣传红军
公布红军抗日主张
早于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至少一年
视频:范长江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报道
他也成为
“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
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各界
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了解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
范长江请求赴延安采访
1937年2月9日
范长江在延安受邀
在毛泽东的窑洞做“竟夜之谈”
他也是从国统区进入延安的
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
毛泽东就“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
等重要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并建议范长江回国统区
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69年范长江在《我的自述》中称
“这十小时左右的教导,
把我十年来东摸西找而找不到出路的
几个大问题全部解决了”
并欣喜地表示
“中国的出路,在我来说,是找到了”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
范长江返回上海后
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动员全国人民一致抗日
他的连载通讯《陕北之行》发表时
恰逢国民党三中全会召开
范长江的通讯令与会人员大为震撼
也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
为推进新闻战线的抗敌斗争
1937年11月8日
范长江和胡愈之、夏衍等左翼记者
建立了爱国新闻工作者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
史称“青记”,也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次年3月,更名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
1938年秋
《大公报》要求范长江
“放弃拥护中共态度”的要求
愤而离开《大公报》
并与其代表的阶级决裂
1939年5月
由周恩来介绍
范长江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
开始了在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生涯
他创办通讯社、报纸
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6月
范长江到南京参加国共两党谈判
任中共代表团新闻处处长
是中共对外新闻发言人之一
1946年11月
范长江任新华社副总编辑
1947年3月
范长江率领新华社总社40多人
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
党中央的主要社论和新闻皆由此发出
传遍全国的红色声音
对推动中国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
范长江领导创办了京沪两地的党报
1949年1月31日
范长江率领党的新闻队伍进入北平
接管国民党《华北日报》及广播电台
并在两天内正式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
范长江也成为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之后曾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1949年11月出任新闻总署副署长
1950年1月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1970年10月23日
范长江被迫害致死
1978年12月27日
范长江得到平反
被评价为“杰出的新闻战士”
1991年
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
联合设立 “范长江新闻奖”
2005年
“范长江新闻奖”与“韬奋新闻奖”合并
成为“长江韬奋奖”
这是全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
致敬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
往期推荐
本期编辑|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