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古道今 | 从猜谜结社到著书立说——姑苏谜语的鼎盛时期

诸家瑜 方志苏州 2022-06-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习近平




著书立说

猜谜结社







姑苏谜语的鼎盛时期

明亡清替后,姑苏谜语进入鼎盛时期,谜风甲于前朝。


清初,顺治帝亲题万寿灯,于是上行下效,文虎横行。但到康熙时,为了巩固统治,谜语亦列入违禁品。至乾隆亲政后,朝廷采取怀柔政策,由此呈现出盛世升平的景象。


万寿灯 | 来源:故宫博物馆


这时期,各种文学创作活跃,谜语复苏,文人好事,江之南、吴之地,每值新春岁首,文人墨客、乌衣子弟,往往于华堂深处,肆筵设席,张灯悬谜,斗角勾心,争相夸耀。吴地好谜者纷纷结社,主要以个体和“沙龙”两种形式为主。



个体形式的灯社,名曰“一人社”,为大户人家或爱谜者个人所设。每逢元宵节、中秋节,那些“一人社”就会在各自的家门口悬一只彩灯,彩灯的一面贴墙,三面粘谜,任人猜射,猜中有奖。谜赠(即赠品)的厚薄,主要视主谜者的经济实力而定,有笔、墨、纸、砚、巾扇、香囊、字、画、茗,还有果品、食物等。

那时侯崇尚重“猜”轻“赠”,有《都门竹枝调》为证:“几处商灯挂粉墙,人人痴立费思量。秀才风味真堪笑,赠彩无非纸半张。”参与猜谜活动的只求猜射的精神满足,而对于赠品的物质要求不过是剩事。清代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人社”,首推吴中四大家族“韩(状元韩菼)、彭(状元彭定求、彭启丰祖孙)、潘(进士潘奕隽、状元潘世恩)、吴(状元吴信中、吴廷琛叔侄)”所设的灯社;其次是以度曲知名吴中的沈起凤所设的灯社,人称“沈宅灯社”;再次是末代状元陆润庠和其兄弟百顺所设的“陆宅灯社”,以及石仲兰在苏州护龙街(今人民路)万仙茶园设的灯社。


韩菼

彭定求

潘奕隽

吴廷琛


清代的猜谜“沙龙”,参加者都是一些谜语爱好者,这些自发组建的谜社,有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有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会活动,分内部猜射和对外猜射两种。从现存的史籍了解到,光绪年间,有管礼昌、朱世德、徐钺等人在苏州城北的五亩园内组建成立“五亩园谜社”,坚持活动6年多。又有薛凤昌、金松岑等人在吴江同里结“吴江灯社”,坚持活动9年多。还有元和(今苏州市)亢廷鉁经商成都,在红庙子内创设“长春灯社”,组织灯谜活动,将姑苏谜语传播,发扬光大。



后来,吴县(今苏州市)吴莲洲悬壶沪上,诊务余暇在上海西新桥畔大中楼发起文虎征射,此后组织“大中虎社”(又称“大中谜社”),每月逢朔、望之日开展征射活动,并与吴中谜宿曹叔衡联袂创办谜刊《文虎》,众人纷纷响应,志同道合提倡中华国粹,不遗余力弘扬姑苏谜语。吴县孙亚二经商武汉,在汉口发起并组建谜语社团“新市场扶雅社”,亦为传承与发展姑苏谜语做出了贡献。



随着猜谜结社的日趋兴盛,为谜语而著书立说亦蓬勃兴起,且风行一时,洛阳纸贵,遂使谜语成为清一代之文献。对此,窃以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小说、清灯谜,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清代至1912年左右,姑苏谜语发展趋于鼎盛,其主要表现在这300余年里,吴地相继出现了50多种谜书,姑苏谜语,著书林立,这种现象在全国谜坛实在是罕见,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时姑苏谜语之繁盛。



1912年左右,西风渐进,各地兴起办报热。为吸引读者群,各新闻媒体开设栏目刊登谜语,还举办有奖猜谜活动,姑苏谜语由此走进媒体圈。20世纪初,马飞黄创办的《吴语》率先刊登介绍“灯谜”的短文。


1930年1月1日,曹叔衡、吴莲洲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一本专业性谜语杂志《文虎》周刊,邀请了40多位爱谜文人担任撰述者。


1921年10月14日《吴语》刊登的

牛翁《牧牛庵随笔•灯谜》一文 | 来源:苏州谜语


在姑苏谜语处于鼎盛的时期里,在苏州从事教育工作的徐子长提出了“作文游戏化”的主张,即通过猜谜语、唱儿歌、吟诗歌、讲故事等游戏化的形式,开拓小学生作文教学新途径。他认为:“小学教学适用游戏化,低年级更加需要。小学生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投其所好,借以教学,无有不收美满的效果。”

诚然,姑苏谜语也有过暗淡甚至停滞的时候。


清乾隆年间,上元灯节曾一度衰减。在苏州府的震泽县,“今之灯皆买于郡城,故邑中无灯市,而侈靡喧盛乃大减于昔”(清倪师孟、沈彤纂辑《震泽县志》卷之二十六“风俗二•节序”,乾隆十一年刻本)。在元和县(今苏州市),“此风(指上元灯节)因岁歉民贫,久衰歇矣”(清许治修,沈德潜、顾诒禄纂辑《元和县志》卷十“风俗”,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长期

征稿

以弘扬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苏州市情地情、展示地域风土人情、讲述苏州故事为主。

每篇文章字数在2000字以内,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以系列为形式提供稿件。鼓励配原创图片。

来稿一经采用,即支付相应稿酬:

1、原创文稿类:文章首次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表的署名文章——150元/篇

2、编辑整理类:转载其他公众号上的原创文稿,或者根据已发布的文章进行编辑整理(标注资料来源,不标注原创)——80元/篇

3、图片类 :根据图片质量——20~60元不等


电子邮箱: 396487287@qq.com

详情咨询联系电话:68617312

(投稿请点击:征稿启事


往期精选

1、说古道今 | 火树银花贺上元,细数元宵节的那些过去......

2、说古道今 | 甪直殷家一门双院士,绝非偶然......

3、说古道今 | 高手在民间,看看苏州古代的这些极品工匠......

4、说古道今 | 看看这些“牛”地名和“牛”诗歌,体验苏州的“牛文化”......

5、方志馆 “春节六天乐”喜迎新年!更多精彩等你到来......

6、春节特辑 | 苏州各地传统过年习俗,你知道多少?

7、说古道今 | 文徵明的初名是“壁”还是“璧”?

8、记述苏州政法工作70年发展历程,《苏州政法志系列志书》首发

9、说古道今 | 刘禹锡诗中的苏州吟咏: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10、说古道今 | 从谜灯合璧到民“风”集粹——姑苏谜语的发展时期

在历史的细枝末节中

探寻城市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方志苏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