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文》共读回顾
2023年2月26日,自然读书会的书友们以竺可桢先生的《天道与人文》开启了2023年共读活动。在四周的共读过程中,大家体会到了物候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深深地被竺可桢先生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所折服,让我们一起再回看那些触动我们思考的点点滴滴。
读书笔记摘录
霞:
以前总觉得气象学是一门很偏的学科,自己的职业微不足道。通过读这本书,我突然内心萌生出了的一种职业自豪感。曾试想,如果在我刚参加工作或者刚开始读气象学专业的时候就读到这本书,那么我的人生轨迹是不是会有什么变化呢?或者说我的人生感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我也许会爱上我的职业,会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年复一年的四季变化,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过,很庆幸的是,现在遇到了,也不算晚。 非常感谢自然读书会给我推荐了《天道与人文》这本大家小书,通过阅读,让我对我们气象事业的鼻祖竺可桢先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前辈对科学和人文的专研精神令我敬佩和大开眼界,同时也激烈和启发我对科研有了兴趣。 |
雪豹:
《天道与人文》第四章名称是“改造自然”,在改革开放之前, “改造自然、人定胜天”这类的口号,实际上是表达人类发展,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的意愿和决心。这就给很多民众造成了误解,以至于在这个口号下,干出了很多不顾自然规律和盲目的破坏自然的蠢事。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现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呈现出美好的生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 特别高兴和全国各地喜欢自然的朋友们、书友们一起来仔细认真的共读,做一首小诗作为总结: 读《天道与人文》小感 风吹沙飘千里迷, 云开得见月离毕。 卷云高积层云低, 舒畅习得物候计。 |
古柏:
感谢自然读书会提供共读平台,让非资深自然爱好者的我有幸,在2023年初春走进自然读书会,初次用共读方式和大家一起共读、探讨竺可桢先生的著作《天道有人文》。在共读志愿者的带下领深深感受到,来自天南海北的书友们对自然的热爱、对保护自然的那份热忱、对自然的敬畏。 可能有看过此书的朋友认为,这本书讲述了早些年间对于古代气候学、物候学的研究,与现在脱离久远。但我的感觉是,虽然此书是后来精选片段版,但每一篇文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竺可桢老先生结合古文献、古诗词里提到有关天文、地理、气候、物候的信息集合起来对比研究,发表创造性看法。体现出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体现了爱国情怀。使我对竺可桢老先生产生深深敬佩之心。 天道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促使我对文学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让我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从新认识自然、能够自然地去保护自热,做自然中的自然人。期待下一期继续跟随大家共读! |
雪莲:
读《天道与人文》给我带来下面一些影响: 一、坚定了我多读书,读好书的信念。竺可桢先生不仅西学渊博,国学功底也极深厚,让我深深叹服。 二、读古诗词的时候,会思考里面有关物候学的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天气现象也多了一分关注。 三、增强了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意识。曾经读过《圆明园防渗之争》,加上书友们关于南水北调、地下水超采的分享,让生活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沛的我,更加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家人结束扶贫工作后,单位让他写了份“口述历史”,那时我想:“又没什么重要人物和事件,有什么好写的?”。在读书会上,书友谈到地方志的作用时,我瞬间就理解了这项工作的意义。读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
惟智:
这本书从开始阅读到结束,我一直从南到北,从北往南在路上。在去广州的火车上,20多个小时慢车,让我好好地看了又看。重点学习了竺老的三种方法: 1、对比不同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别特征,探讨其相互作用。 2、根据不同现象在时间上的先后相随,追溯其因果关系。 3、追踪自然界中物质或能量由一个客体到另外一个客体,由这一位置到另外一位置,由此一时刻到彼一时刻的演化过程,寻找其量变或者质变的关系。 把我们习以为常,视若无睹的物候和环境通过南北对比,古今对照,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并受益匪浅。其中的民谣和俚语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奶奶下地,老太太唱给我听并给我讲述的情形。 |
太阳花:
竺可桢先生有着一种敏锐的批判思维,能够从别人不疑之处生疑。“月到中秋分外明”,便是一位21世纪的高等知识分子或许也未曾仔细思考过这句话是否有其自然道理。 竺老慧心,或者带着一丝顽皮,非要较个真。于是乎由中秋想到了秋分,由秋分想到了月亮高度,由满月想到日月相对位置,日月赤纬,想到冬至太阳高度最低,那么与其正面相对的月亮则高度最高。高度最高,则月光更接近垂直地面,则地面单位面积接受月光最多,即最亮。竺老大概曾经不无得意地想:明明是‘月到冬至分外明’嘛! 月离于毕滂沱乎。这句的解读让我大大吃了一惊。“离”乃“丽”,即满月。月在毕满月时,常是初秋,初秋多雨。在充满智慧的笑容中,竺老再一次展现了气象和天文结合的神奇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的分享,让我很有收获。我从中的感受是:面对当下的气候变化,或许我们不必有太多的焦虑,除却人类的活动影响之外,大自然本身便会发生变化,既来之则安之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爱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
杨树:
对于物候,我更多的是从母亲说的一些农谚农时来看的。农民种地离不开物候,农事,老百姓可能不知道物候名词,但日积月累,常年的观察,感受,他们也有我们无法理解和体会的智慧在。过去是人种天收,法天敬祖的。对于土地和泥土,辛劳和汗水得来,她们内心很崇敬的。 而今天的农药,化肥,杀虫剂一味的追求高产,老农们是知道它的害处的,怎样回归自然的本初,尊重了解天时的基础上,和谐与自然万物相处才是我们的绿水青山所在。 物候科学不是机器,更多的是双目的观察,可能永远离不开,也让我们人走出钢筋混凝土里,感受天地,感受泥土,少一点这样那样的焦虑,困惑,少一点事端。 当然本书很多地方也开拓了视野,太多我们祖先的记录,充满了人文的色彩。天道要遵循,人文也要去观察记录。 |
紫燕:
“顺应天时”,其实不管是节气、月令、阳历阴历、季风、气候,说的都是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万物在自然之中生存配合,没有什么是可以脱离其中的,人们再怎么模拟自然环境,总是会有与自然不一样的地方。 竺可桢先生谈到了物候学的重要性,从霞姐的分享中也知道了现在的气象站依然有专人观测记录植物的物候,用竺可桢先生的话说就是:“物候学依据的是比仪器复杂得多得生物。各项气象仪器虽能比较精密地测量当时的气候要素,但对于季节的迟早尚无法直接表示出来。” 在北京,北海冰融的迟早,预示着各类花卉开放的迟早,而农时的迟早,是随着植物开花结果时期而定的。结冰的温度是客观的,冰凝和冰融,是自然最好的语言。 而读到南北物候差别时,刚想着以后读古诗将会有新的眼光——读物候,竺可桢先生马上在下一节里给了我一盆冷水:不能太天真地以为唐宋诗人没有杜撰的诗句,他们会遗留错误的观点,会盲从古书的传说,会为了诗句的美和方便,不求数据的精密,也会全凭主观的想法而不顾客观事实,也有被后人改错的。果然是有批判性思维的科学学者,以后来一个古诗找茬也不错。 |
小象莫莉: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候学和气候学可说是姊妹行,所不同的,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一个地方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向;物候学则是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 竺可桢先生在文中详细谈及物候的南北差异和古今差异。人类认识自然,开发自然,但朝代更迭,自然依然。 中国的物候学流传千载,依循四时,观察物候,比照古今,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生活乐趣。 |
云杉:
1958年发行的《气象》邮票全套3枚,分别描绘了相风铜乌、现代探空仪、气象观测塔相风铜乌邮票:一根高高的杆子顶端,安装着一个盘座,盘上立着一只三足铜乌;风来临的时候,铜鸟便旋转起来;铜乌嘴里衔着一朵花,花的旋转能够使铜鸟头朝着风来的方向站住不动。 测风仪“相风铜乌”:看似结构简单,但其中蕴含着很深的科学原理。当风吹向相风铜乌时,风对鸟的头部和尾部都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鸟头面积小,受到的风压就小,鸟尾面积大,受到的风压也就大,而且鸟头距转轴较近,鸟尾离转轴较远,于是相风铜乌就会在尾翼产生的风力矩下绕轴转动,当鸟头正好指向风的来向时,相风铜乌就会稳定在一个位置。 发现一本好书:《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 |
果仁∑:
第三章《顺应天时》部分我最喜欢《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一文,在文中竺先生讲述了我国古代的十九年七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西方现行日历的不科学性。引众多古代中西文献互为佐证,读来很有种特别长见识的感觉。文中隐隐透着一股对我国古代天时记录与历法研究的民族自豪感。 谈唐宋诗篇存在杜撰,讲到了《凉州词》。原诗其实应该是“黄沙直上白云间”,而非“黄河远上白云间”。因为此诗主要目的是通过西北边塞的荒寒之景,来抒发戍边将士的怀乡之情,集中表现在一个“怨”字上。次句写戍边将士怨所处环境之遥远、艰苦、恶劣,三句写戍边将士怨与亲人长期别离,末句写戍边将士怨自己得不到朝廷的关合与照顾。则第一句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方能显示出玉门关一带风沙之大、环境之恶劣,方能引出一个“怨”字。如果作“黄河远上白云间”,戍边将士生活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则“怨”字就变得没来由,无着落了。 |
金橘:
夫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只是今年广州的春天比较干旱,近一个月没有下雨,气温恍如初夏,即便阴天也比较难遇到,冷空气也是一日游。好在今天收到天气预报短信,后天局部有小雨,希望能准确播报。当然比较干旱天气,也没有影响木棉花的灿烂,满树满树红得像火焰一样。 从木棉花通过“花杯装水”这样的方式储存水分,联想我们国家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北方缺水的难题。假如今年南方一直不下雨,南方的农作物,尤其是水稻是无法对抗这干旱的,而南方有的地方例如广州,是种植不了比较耐寒小麦的。不知道南水北调工程,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呢? |
车前:
读完这本书后,我看历史时又多了一个纬度。因为我很喜欢历史知识和典故,所以读到竺老先生旁征博引的古文时,感觉这是读了多少书呀,把古代的气候,物侯说的如此清晰。 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风雨之时期,知之甚稔,《吕览》卷十九《贵信篇》云:“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花不盛。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 植物所需的四大要素,日光、温度、湿度和土壤,其中气候却占了三个。一棵树的叶子厚薄多少与叶绿素之分布,统和日光强弱有关。 昆虫对于温度的高低、感觉的灵敏,从蚂蚁和蟋蟀就可知之。蚂蚁行动的快慢,和蟋蟀鸣声的缓急,视温度的高下而定。 |
南枝:
🌺中国最早的古农书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其中不少地方引用了早500年的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这本书系统总结了物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提出顺遂天时,估量地利,可多些成果。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及时和保熵。在1400-1500年前,贾思勰能够坚持唯物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农本》积极提倡物种驯化,如今拉丁美洲引进的甘薯可在河北、山东等地普遍种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记载2000多种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物候资料。 🌲读物候学,看古人眼中的植物-动物-环境,我有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与环境共生共荣的感觉😊 |
小石子:
经纬度与气候和文化的形成一直是自己关注的部分之一。在书中这里提到:盖在北纬40度左右,无论人民之职业为渔猎、游牧或农耕,若不知一岁中寒暑雨旸之循环,则衣食住行均将发生问题。中国是农耕文化,比起其他文明来说,对于这片土地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是生命的延续之地,越是重要越是在意,古人观察它记录它。一代一代的文化积累中,对于农耕与气候的关系,古人有不少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这是国家智慧的财富。 结合今年的春天,春,似乎有些着急,各株花草似乎还没有收到命令 都迫不及待的舒展起来,有点像人们疫情后的心情。一种久违的,长时间的在室内三年之中,似乎错过了春天的气息。 今年的春天好像大家还没准备好相机,花朵都已经开放,是迎合心情,欢迎人类重新亲近自然和正常社会活动了吗? 还是气候真的温暖了? 不知道今年的夏季又会怎样? 北京地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这些在现在生活在城市的人,在一切温度均可以以自己的喜好改变的时候,好像从温度到气候,我们越来越不敏感了,我们在进步的科技中好像丢失了感悟自然的本领。 |
紫苏: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白露看到大雁往南飞、冬至腊梅开始开放,你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 |
忍冬:
有一天中午遛弯,在小公园看到水面被风吹皱、跟同事讨论起“风是怎么产生的?”大家七嘴八舌,发挥自己残存的地理知识讨论,边讨论边感受风迎面吹来,听风的声音,好像风知道它成为话题焦点了似的,还”特意“在我们面前打了个旋转了几圈,吹起不少乱草微尘和悬铃木的落叶。突然觉得风好神秘,无根无基无影无形,但它就那么产生了,能被感触到、被看到、被听到。没想到共读时发现有不少书友也有此疑问。 我深刻感受到了,日常我们以为很熟悉的事物,其实对它们并不是那么了解。比如风,比如云,司空见惯、以为”再熟悉不过了”,但实际以为的熟悉,恰恰可能是一种漠视,很少有意识地觉察它们的存在、它们是何许风/云也。 原来遗址、文物甚至传统文学,除了欣赏、作为语文考点/历史考点,还能帮助研究古代气候的变迁。更不可思议的是,以为很熟悉安阳了,却从没有去殷墟参观过。总觉得“就在家门口,随时可以去”,而实际上自以为熟了近10年、但一次也没去过。哈哈,今年说啥也要安排上了。 |
路转溪头:
把古代文化拿出来进行解读的时候,就会天然的具有了审美体验。读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时,我们首先是感受到了苏东坡享受生活的快乐。然而竺可桢先生在古代文化中寻找物候史料的时候,他等于是在从事一项复原历史现场的工作,给一个模糊的历史背景廓清一个清晰的环境设置。 所以经过了竺可桢先生的解读,我们就感觉,东坡先生是在一片长满荔枝树的美丽村庄,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竺可桢先生对史料中的物候研究,帮助我们给苏东坡先生的快乐建构了具体的环境和氛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如同高叶给大嫂一个清晰的模样一个道理。 我们常常强调影视剧里服饰礼仪等等要符合历史事实。但其实古代作为历史发生的“场”,自然环境设置对于真实呈现历史细节非常关键。从竺可桢先生的文化散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一必要性,但是在影视剧和相关文化产品中,自然环境设置在追求复原方面还很欠缺。 |
甜柠檬:
河南是大象的故乡。想到了前几年云南有一群大象,一路向北,还有网友笑谈说大象要直抵河南认祖归宗。现在看到了可靠的认证了,早在武丁时代就有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了一头大象。表面在殷墟发现的亚化石象必定是土产的。还有“豫”字原来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也是这个含义。读到这,不免好奇为什么那时候的大象一路南下去了云南呢,是不是也跟气候有关。 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一定会影响动植物,但是植物结构比较脆弱难以保存,但植物又不像动物那样会移动,因而作气候的标志比动物化石更为有效。 气候的寒温也可以从高山顶上的雪线高低来断定。气候冷,雪线就要低。12世纪的中国真的好冷啊。气候过去在变,现在在变,未来还会变。 |
叶子:
竺老先生从我国古籍中整理了不同时期的古气候变化规律,读之受益良多。也查了一些资料加深理解。其中尤其感兴趣那一篇南宋时代我国气候的揣测,深感气候不仅对自然生物,同时也对人类的文明社会走向影响至深。从历史的维度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曾经多个偏暖或偏冷的时期,气候的变化是古代中国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诱因。 在历史上气候总体偏暖的时期,由于畜牧条件较好,东北等地游牧族群的人口就会急剧增加。然而,随着“冷期”的到来,北方的土地、草场无力“养活”这么多人员、马匹,游牧族群及其政权就有很大概率选择举兵南侵来争取资源及生存空间。 北宋初年迎来了大半个世纪的气温回升,京师开封附近雹、雪、冰、寒等气象记录在50年中仅有可数的几年出现,甚至史料(公元1010年)记载“京师竹有华”。这段时间宋与辽、西夏在短暂冲突后迎来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与辽、西夏所辖地区因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我国就迎来了一个持续100多年的“冷期”,特别是“靖康之变”那年寒冬,异常的冷。靖康元年(1126年)冬,强寒潮接连南下,偏冷的气候除了推动了北方政权南下之外,它也动摇了中原王朝的内部统治基础——寒潮等极端天气导致农业收成锐减,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也正是那个时期所作。《满江红》的词牌名取自一种喜暖湿的小型浮水植物。这种水草多分布于南方地区的稻田、池塘、湖泊等水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水草。 平时状态下的满江红呈现绿色,多数人乍看之下并不能将其与浮萍区分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呈羽毛状分布的小圆叶。到了秋冬季节,满江红的叶片将会合成大量花青素,使铺满水面的叶片呈现鲜艳的红色,满江红的名称也就是由此而来。 满江红算得上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仅2~3天就能让自己的生物量翻番,这得益于满江红与叶片内的鱼腥藻形成的共生关系,鱼腥藻拥有高效的固氮能力,能够把大气中的氮元素集中并储存起来,满江红借助这些氮元素茁壮生长,再凭借数量优势大肆吸收二氧化碳,就这样,满江红能实现高效的碳氮汇聚。 习惯了地球北极总是处于冰天雪地状态的我们,恐怕很难相信在很久以前北极会是一大片茂盛的丛林,而且北极由森林变为雪原最关键的过程只发生了很短时间,在地质尺度上看几乎是一夜之间,而这个关键过程,就和满江红固碳的能力有关。 在此期间满江红吸收的二氧化碳让整个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了将近一半,北极也因此加快了变成冰雪世界的脚步。这一次神奇的地质事件被称为满江红事件.2004年科研人员竟从北极冰芯中提取到了丰富满江红的孢子,这就是古气候中著名的发生于4900万前的“满江红事件”,它证明了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会更为巨大,连北极都曾经如此温暖。 作为词调岳飞、辛弃疾等南宋名人多次谱写《满江红》,冥冥之中或许也是对那个温暖故土的眷念吧。 |
韭菜花:
如今社会我们给每项任务定了“deadline”,我们的口头禅就是“没时间了”。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时间成了主宰者,它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督促着我们,让我们深感人生的短暂,以及这种有限人生带来的深重压力。更关键的是,这种时间是一种工业化的产品,它与我们生活所依赖的最本质的东西——土地和自然——都没有丝毫关系。它是被隔绝在写字楼里,被高悬在头顶。 看到书中引用了那么多的诗经、诗词中的物候: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陵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感叹古时人们与自然与土地链接至深,很清晰的感知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希望能重拾这种感觉。 |
春春:
从小,妈妈每逢一些重要节气都会有各种祭祀、拜神活动。人到中年关注养生,因为孩子教育而接触自然教育,才真正认真关注四季和节气,遂发现其中无限趣味之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短短八个字,不仅仅能指导农业生产,还包含着我们每个人都用得上的四季健康生活与运动的无穷奥妙,再读一些古诗词时更有一种豁然开朗。 通过阅读竺老的文章,娓娓道来间更是增添一份自豪感,我们除了横向学习各国民族的优秀文明,是不是更应该纵向翱翔古今学习我国古代文明? |
写在后面:
作为自然爱好者,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共读的书专业性极强,非专业领域的我们对书的理解不免浅显、幼稚,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必为此感到不安,书能带给我们专业的视野,而非专业的我们,又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互相交流之后,反而更加丰富了书的内容,其实这更有意义,这也是共读带给我们的好处。 虽然这本书我们共读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周,但每一位小伙伴,都积极表达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每一句发言都让这次共读活动更为精彩,期待我们在下一期继续一路同行。 本次活动组织者:紫燕、杨树。感谢所有人积极的配合。 |
关于自然读书会
自然读书会由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第八期自然体验师部分学员发起,于2015年1月开始第一期共读,每月一期。读书会旨在通过一起读书学习,提升自然认知、促进思考、相互督促、共同分享。其最终目标与自然教育的基本任务一致,即知识的学习、情感的联接、行动的改善。“自然”,有大自然之意,也有轻松自然之意,所以请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我们的活动。在这里,新朋友、老朋友欢聚在一起,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彼此的声音。
Since 2015
2022年度
深入共读书籍及组织者
《野果》 山毛榉 松果 原野 杨树
《夏日的世界》野兔 小象莫莉
《自然法则:虚拟时代,重拾生活》丨花楸、山毛榉、原野、杨树
《瓦尔登湖》丨杨树、山毛榉、松果、原野
《种子的信仰》丨椿树
2021年度
荐读书籍及荐读者
《后山》|雕鸮
《植物先生》|白鲸
《自然之道》|晨冰
《山中最后一季》|椿树
《冲浪板上的公司》|花楸
《怎样观察一棵树》|山毛榉
《它们没大脑,但它们很智能》|原野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豆豆
《森林、冰河与鲸》|花楸、
《林间最后的小孩》|阿远
《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花楸
《荒野有歌》|龙葵
《垃圾魔法书》|Tomato
《植物的智慧》|番茄
《遥远的房屋》|猫头鹰
《鳗鱼的旅行》|花楸
《一家人好天气》|番茄
《林间最后的小孩》|椿树
《破冰北极点》|桂花
《万物有灵且美》|野兔
《活山》|桂花
《大卫爱登堡自传》|花楸
《海风下》|椿树
《南极洲:一片神奇的大陆》|灰林鸮
《我的野生动物邻居》|小黄猫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花楸
《深度自然游戏》|红叶
《征服北极点》|小泉
2021
2020年度
荐读书籍及荐读者
《日益寂静的大自然》|小黄猫
《徐霞客游记》|圆圆
《林奈传》|小太平
《手绘自然笔记》|饭团
《花朵的秘密生命》|萱草
《地球脉动》|小黄猫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花楸
《阿勒泰的角落》|荔枝
《小森林》|椿树
《清华自然观察笔记》|猫鼬
《森林疗养学》|椿树
《动物生态学》|松树
《名山游访记》|圆圆
《垃圾魔法书》|山鹰
《杂草的故事》|花楸
《山中的最后一季》|秋木
《森林报》|木棉
《自然四季》|晨露
《被你嫌弃的昆虫们》|猫鼬
2020
Presious
往期线下共读书籍
《动物解放》
《杂食者的两难》
《自然史》
《大地的窗口》
《猎人笔记》
《南极之南》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种子的胜利》
《风吹草木动》
《变废为宝-家居生活用品的第二选择》
《半农半X的生活》
《遥远的房屋》
《四季自然》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花朵的秘密生命》
《低吟的荒野》
《笔记大自然》
《种子的故事》
《看不见的森林》
《沙乡年鉴》
《自然法则》
《瓦尔登湖》
《向大自然学设计》
《惊奇之心》
《生态心理学》
《寂静的春天》
OFFLINE
相关链接:
2022年共读书籍:
2021年荐读书籍:
2020年荐读书籍: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聆听你的声音
欢迎关注自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