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加索:白种人根本不懂艺术,若论艺术,我只服中国人

2017-08-04 陈传席 活字文化

封面图:毕加索作于1924年的水墨自画像


活字君按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化兴趣的与日俱增,国内在西方艺术的译介、收藏与展览方面也有着长足进步。仅去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基弗特展、木木美术馆举办的安迪·沃霍尔特展,以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劳森伯格在中国”特展等,都引发了观展热潮和广泛讨论。最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大展,更是以前所未有的体量系统地梳理了现代西方绘画的前世今生,令艺术爱好者大饱眼福。


然而,与西方绘画所受到的热捧相比,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现代西方艺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启发、影响乃至直接借鉴。让我们通过如下文字,以毕加索为例,了解中国艺术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中国书画对世界艺术的重大影响

陈传席


 

陈传席,著名艺术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国绘画理论史》等。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早期的油画,基本上和欧洲传统绘画一样。他自己说他在少年时临摹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和当时的大师们的作品完全一样。一样就没有发展了。他1901年画的《横躺的裸女》(Jeanne [Reclining nude]),仍然是欧洲传统式油画,用面表现而不用线表现。还有他的《自画像》(Self Potrait,1901)也是以面表现的。还可以列出很多事实。


毕加索《横躺的裸女》,1901 年作。这幅画虽然吸收了欧洲印象派的一些画法,但仍然没有毕加索的突出风格。


但他后来临摹了中国画,有五大册,每册三十多幅至四十多幅不等。当然他用毛笔画,不可能是地道的中国画传统线条,大抵都和他1956年在法国尼斯赠送给张大千的《西班牙牧神像》中的线条相类。有些线条也暗合于中国传统的提按、方圆、轻重之变化,有的线条也有圆润感,但这都不是自觉的。有的人物画是用水墨画的,也颇有点韵味。




后来,他又用毛笔学齐白石的画,画了二十本。他学齐白石的画学得并不像,但他学了中国画后,便改面为线,他的画变为主要用线来造型了。有的是用线勾好后,表现质感的部分也用面,但他的“面”也是中国化的,似中国画的写意笔法,不是传统欧洲油画式。


他1907年创作的《阿维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被公认为第一幅立体主义绘画,其画法主要是用线,尤其是《阿维农少女》的那幅油画草稿更明显是用线造型。



毕加索《阿维农少女》。这幅草图画于1907 年,用线造型更明显,和他以前用传统欧洲油画的用面造型有明显区别。



愈到后来,他愈重视线的造型。有时用粗线,有时用细线。他的《带齐特琴或吉他的女人》《拿曼陀林的少女》《梦》《三个音乐家》《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三个舞者》《镜前少女》《坐在庭院中的女人》《戴蓝红色帽子坐着的女人》《生之喜悦》等,后期几乎所有的画都是用线造型。他1923年画的《恋人》(The Lovers),实际上就是用油画画中国画,线条也好像是用细毛笔勾写似的,实际上是用小油画笔勾的。

毕加索《恋人》,1923 年作。这幅画更似中国画,是用油画的材料(油画笔、油画色、油画布)画中国画。


毕加索《生的喜悦》,1946 年作,也是用线条造型,直线、曲线都用,但因用油画笔,画不出中国画有提按变化的效果,但显然是学了中国画之后的作风。


1937年他创作的著名的《格尔尼卡》(Guernica)也全用细线造型,这是传统欧洲画中所没有的。

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 年作,用中国画的细线条作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欧洲油画。



毕加索学中国画用的是毛笔,他送给张大千的那幅《西班牙牧神像》,也明显是用软毛笔画的,线条圆润,有粗细的变化。但他用油画笔画油画时,线条便无变化了。因为油画笔的鬃毛刷很硬,缺乏弹性,画不出粗细的变化,只能画出直线条。

毕加索《西班牙牧神》,1956 年,毕加索将此画送张大千。这是用中国毛笔、用中国画的方法创作的以线条为造型基础的画。这时毕加索已临摹过很多中国传统画,他的突出风格基本上来自中国画。



所以,他后期形成他个人特殊风格的画几乎都是用直的、或圆的、或各种几何形的线条为主画出来的。其画属于立体派也好,现代派也好,但画法明显受中国画的影响。形成他的绘画风格的部分来自中国画,若没有中国画的启发,便没有毕加索后期的成功。毕加索也十分感谢中国画对他的启发。他对中国画的评价也十分高,远远高于欧洲画。


毕加索《庭院中的女人》,1938年作。这一幅不仅用黑色的线条造型,其中树叶也是中国花鸟画中的写意画法。



张大千在1956年也回赠毕加索一幅画,上画两株竹子,前浓后淡。据张大千的叙说,他见毕加索用毛笔学中国画,但不知用笔之法,他便画竹子告诉毕加索应该怎样用笔。如果张大千的话对毕加索有影响,那么这影响仍然是来自中国的传统,因为张大千是研究中国传统的画家。



毕加索还说过:

我最不懂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的艺术。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也不懂艺术。


看来,毕加索对艺术史也颇有见地,他说“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是非常正确的,这比很多美术史研究家的看法高明得多。日本艺术对世界产生影响的是“浮世绘”,全用长线条造型。日本人说是学习中国唐代的绘画,其实主要是学习中国明代的陈洪绶。早期“浮世绘”中的人物造型多来自陈洪绶的人物画,画法更是来自陈洪绶。当然,他们同时也学习了中国唐宋传统和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国画家的作品。总之是“源自中国”。因而,凡学浮世绘者实际也是受了中国画的影响,不过是中国画的再传“弟子”而已。


左:汉画像石(见徐州汉画像石馆),右:毕加索作品(毕加索的立体派画早在中国汉代就有)。



西方人早期用面表现物像的油画乃是来自古希腊,后期用线表现物像的油画来自浮世绘和中国的写意画,归根结底是来自中国。所以,毕加索说“白人根本没有艺术”,也是十分正确的。白人没有原创的艺术,这也是普通美术史研究家所不知、更不敢道的。


毕加索后期用中国毛笔作画


毕加索还说:“中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崇尚西方画和现代派的人提起毕加索,无不五体投地,他的每一句话都比圣旨还重要。那么毕加索如此崇尚中国画,论之为世界上第一等艺术,他们怎么又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呢?难道一些根本不懂艺术的画商能高于毕加索吗?

毕加索的水墨画之一


毕加索还说过:“如果在中国,我不当画家,我一定当书法家。”可见他对中国艺术的理解,毕加索未必能看懂中国的书法,但天才人物的感觉是很准确的。


END



了解更多

《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从莫奈到毕加索

陈传席 著


活字文化策划

中华书局即出


即将问世,敬请期待!


西方近现代的画家,最知名者如毕加索、凡高、马蒂斯、莫奈、塞尚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中国书画的巨大影响。传统西方油画以面表现物象,而中国书画以线表现物象,空中的云,河中的水,本来无线,但画时也都用线去表现。近现代西方画家的作品凡有新意者,大多改面为线而从事创作,在西方各大美术馆中皆可看到,这都是学习中国书画的结果。

——陈传席



目前本书已在下厂印制当中

活字文化设计师在前方发回最新进展

预计本月内就将与各位读者见面


关注活字文化微信

即时获取最新资讯






长按关注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微信ID:mtype-c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转载请联系后台 |  入群请加微信:daskapita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