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85岁高龄的里希特一生传奇:绘画是纯粹的痴

2017-06-30 李鹏 凤凰艺术


  路易威登·里希特  

2017年6月28日,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开幕首展“格哈德·里希特,精选作品展”在当日举行,以致敬知名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作为20世纪艺术家,里希特他敢于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不断穿插,决不坚守自己的符号领地,被认为是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相关报道。


“面对绘画的最初冲动…起源于对交流的需要。”


——里希特


▲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 


85岁高龄的艺术家里希特,他的勇气和成功是世纪之交艺术领域的一个奇迹。


他本人却常在嘴边挂着口头禅:“我无知,我无能,我一无所有。”但就在2008年的伦敦苏富比,他的一幅名为《烛》的油画(Candle,1983年创作),却以1050万欧元成交,使里希特成为在世德国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一位。


▲ 里希特《烛》198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016wn9bs0&width=500&height=375&auto=0▲ 里希特作画过程


2008年,中国美术馆首次以格哈德·里希特为主题,展出其在1963年至2007年间绘制的画作。2017年6月28日,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邀请大众,继续探索这位享有国际盛名的艺术家。


本次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的展出,将包括一幅此前从未公开展出过的珍品——格哈德·里希特的万花筒风格系列作品、4900 Colours(2007)的第七版。这件作品由196块面板组成,每块面板中含有25个色彩方块,以11种核心样式排布在一起,它代表了作者自1966年起通过大规模复制漆料生产商的工业比色表,对色域绘画所作的初步探索,体现里希特的实际创作方式,以及他对于“去主观化”绘画的不懈追求。


▲ 里希特在作品《线条》前

▲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开幕首展“格哈德·里希特,精选作品展”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1932年出生于德国Dresden(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1961-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深造和工作,1971年起被聘任为教授,在那里执教至1994年退休。1963年第一次举办他的展。他曾有3次婚姻,生有3个子女。


二战后的德国不止产生了像约瑟夫·波伊斯如此激进澎湃的乌托邦主义者,同时也出现了一位冷静沉稳自我反省式的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他没有大张旗鼓的宣言与盛气凌人的魅力,只有一如既往、天天如此的绘画实践。“我相信绘画”,当大家都一窝蜂地扑上现代艺术时,他选择留在台后双手交叉在胸口前观望,这使大家的目光自然就会往他身上转移,里希特就是这样引人注目的。


▲ 里希特在他的工作室,杜塞尔多夫,1977年。(照片来源:findart,摄影:Erika kiffl)


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成长在德国纳粹背景下,里希特有不少卷入纳粹活动的家庭成员,舅舅是英年早逝的纳粹官员,患有精神病的阿姨却死在纳粹组织的安乐死集中营内。这些经历都很直接的反应在他的画面上,信仰、战斗机、年轻的德国恐怖主义分子、家庭和风景。里希特的父母是非常不协调的,他的父亲是位思想保守的教师,拥戴纳粹主义,最后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相反的,母亲却是位开放的女性,来自丰富的文化背景家庭,是位钢琴师和书商的女儿,她让里希特接触文学、哲学和音乐并支持他的绘画事业。


15岁离开语文学校后,里希特当过一段时期的摄影助理也曾为东德的共产主义画过宣传横幅和壁画。1952年,他20岁时被德累斯顿艺术学院入取,学习至1957年毕业。里希特的老师Heinz Lothmar是为前超现实主义画家,在充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色彩的东德美院里,意外的是他所学习的壁画部门却允许自由创作。毕业前后,里希特的第一份工作是为德国卫生博物馆创作大幅壁画,他很快便在这方面有了出色的成绩,稳定的收入给予他到西德旅行的机会。


▲ 里希特在他的工作室,杜塞尔多夫,1967


1959年,在一次前往西德的短途旅程中,他被准许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抽象绘画。今天,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更多的着重在全球的当代艺术交流上;但在最初,它的使命却是填补德国12年纳粹主义统治后的文化空白,旨在紧急复苏本土艺术并加步赶上国际现代艺术队伍。这次参观成了里希特的一个转折,虽然对展览上的名字完全陌生,但来自内部的压力却催促他与之接触。因此,一年后,在柏林墙建起的前刻,他携妻离开了德累斯顿去了西德。


里希特在朋友的建议下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Staatliche Kunstakademie)学习,在那儿接受了他的二次教育,他摒弃之前所学在艺术家Karl Otto Gotz的引领下认识新的艺术语言并尝试在Jean Dubuffet、Alberto Burri、Jean Fautrier等艺术家的影响下创作。有趣的是,在里希特入学的第一年,波伊斯也在同院里被指认为纪念性雕塑系的教授;但在1964年毕业前的学习过程中,里希特都避开和波伊斯的接触。后来一直到1971年,在里希特被指认为教授后他们两人才正式成为同事。


▲ 目前,里希特与第三任妻子Sabine Moritz居住在科隆,他拥有5个儿女,图为里希特与第二任妻子著名的德国艺术家Isa Genzken,第一任妻子是Ema Richter


里希特擅长创作介乎形象与抽象艺术之间、充满矛盾风格的作品。他从来都和任何流派保持距离,拒绝被俘虏定位。他在科隆别墅区的大房子被邻居们称为碉堡:竟没有一扇窗户,这正是他的性格。


他的早期作品以放大版黑白照片为主题,仅用一系列灰色调描绘出报纸上、家庭摄影中的内容。有别于传统形象绘画,里希特刻意将所绘物体模糊化,以区分绘画与摄影。他相信,虽然这两种媒介均可能够忠实地反映或表达现实,但实际上仅能呈现出某物品部分或不完整的形象,远不如所想客观。


▲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开幕首展“格哈德·里希特,精选作品展”


对于路易威登而言,里希特是一位标志性人物,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了多件这位艺术家最为重要的作品,并曾于2014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落成时,专门开辟出一间里希特作品展示室。对于这样一位艺术家,里希特对自我的超越是不停且不断的,他把自己称为是“非定形艺术家”:


“在我看来,塔希主义者,行动绘画艺术家们,非定形艺术家们和其他的艺术家们,只是非定形艺术运动的一部分。这个运动包含更多的东西。我想有不定形的艺术因素在博伊斯的作品中,这一切开始于杜尚和机遇,或者蒙德里安,或者印象主义者。不定形艺术是古典主义(国王的时代,形式紧密的等级制度)的机构品质的对立面。原则上,我就是一个非定形艺术家,虽然它的时代还未来到。”


▲ 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创作中

▲ 里希特《Bach(3)》, 1992

▲ 里希特《Abstract Painting (809-3)》,1994


里希特在过去的40年内跳跃式地变换着绘画风格和题材。当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他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就转向抽象画。80年初“新疯狂派”盛行时,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90年代,他展示给善良观众的是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画,或是模糊不清的裸体男婴,无论是严谨的彩色田园风光,或是蒙上一层薄雾似的肖像、草地和云彩,都可以隐约地感到复制的现实社会,表现出艺术家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特距离的工作风格。法国报刊评论他的作品是“分毫不差的德国风格”。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照片绘画,还是尖锐而具有飞速流动感的抽象绘画,都可以隐约地感到艺术家更多地依赖于内心直觉,表现出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持距离的风格。1997年格哈德·里希特获威尼斯双年展大奖,当时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


“一位经验丰富的、理性的艺术家,其作品将给20世纪留下永远的印象。”


▲ 里希特《读报女孩》1994


在里希特“照片绘画”的画作中,还经常是曝光过度、对焦不准、模模糊糊的,而这种模糊却往往带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并非想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是以模糊的图像,在作品中产生某种特性。在他1994年所画的《读报女孩(804)》(1994年)中,乍看画面清晰如同照片,但细看之下,人物的头发、报纸和背景物体,都有虚幻的神秘感。像这样的读报主题他还画过多幅,只是从正侧面转换为背侧面,画中的人与物都模糊不清,到了抽象化的地步。这种模糊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虚,而是照片焦距没对准之感。然而这样的摄影作品被画成油画后,却变得非常打动人。这种打动人的力量不仅来自于绘画的技巧,也来自于画家对于素材的选择。从而使观赏者在这些“模糊”的作品前会产生一种时光流逝、人生如梦的疏离感。


▲ 里希特“照片绘画”系列作品


里希特对“平庸”的快照,比对“艺术性”的照片更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艺术性”照片追求的所谓和谐和结构上的效果,在内容上感到贫乏;相反,在平庸的家庭照上却实实在在地洋溢着生命力。1995年他创作的《S.与孩子》系列作品,如同随意按下的快门,显示出私秘性的自然状态,由于色彩的柔和、形体的模糊,充分表现出艺术家天真的本性和内心的敏感度。


里希特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开始把抽象绘画和照片绘画同时进行创作,平行展开的是另一个抽象世界。这些看上去与他的其他创作格格不入、但又与同期进行的画面不易解读,与唯美温柔的照片绘画比较,显得不相经度。里希特就是这样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反复转换,以示他对抽象和具象艺术划分的质疑。当里希特被世人以“德国波普艺术家”的身份认可时,他便说过:


“所有能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灰色的区域、片段和连续的序列,是绘画的空间、重叠和内在的关联。如果我能找到任何方式抛弃作为结构承载的表现客体,我将立即开始创作抽象画。”


▲ 里希特的摄影绘画作品

▲ 里希特《Red Blue Yellow》1972


1972年,里希特尝试了第三种抽象类型的创作,他称之为“混色绘画”(Vermalungen)。这类绘画得源于公园和树木的形象,当无数厚重的条状笔触如树杈般交结在一起时,它的原本面目便被掩盖了。与“混色绘画”风格相近的抽象绘画是集中创作于1972年和1973年的“红蓝黄”系列(Rot-Blau-Gelb),但较之于前者强调笔触的随机运用,“红蓝黄”则注重颜色性质的发挥,它以红、黄、蓝为主色,同绿、灰、紫混杂着运用。从1976年开始,里希特直接以《抽象绘画》 (Abstraktes Bild)为标题命名他的作品,这可以视为他抽象绘画创作的一个新阶段,也是成熟的标志。这类绘画的创作一直持续至今,它们既体现了里希特对颜色的高度敏感和天赋,又反映出他在创作中对手法、过程的一种探索。其间,如《九月》(September,2005)、《凯奇》(Cage,2006)都可以视为这一类型的典范。


以上几种类型均集中于布面油画,里希特创作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他对不同媒材的使用上,就抽象创作而言,照片、纸面、玻璃作为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同样,他的创作还包括壁画、水彩画、装置等,这里面尤以里希特2007年为德国科隆教堂的窗户创作的镶嵌画《4900种颜色》(4900 Farben)为突出代表。


▲ 里希特《4900种色彩》在德国科隆教堂 2007

▲ 《4900种色彩》(4900 FARBEN)第七版在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展览现场

▲ 里希特《STRIP (920-1)》,安装在铝和玻璃之间的纸上的数字印刷,160×300cm,2011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上呈现的里希特作品《4900种色彩》的第七版 


这件作品源于里希特为科隆大教堂南耳堂重新设计的彩色玻璃窗,历时5年,艺术家最终选择了一种完全没有基督教内容的、由彩色板块组成的现代抽象图案。自1960年代开始,里希特即展开了对色彩的研究,而这一创作记录了他多年来为“色彩系列”付出的努力。


以创作数量和投入精力计,里希特的抽象作品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占据近半篇幅。然而,如果把里希特的抽象绘画和具像绘画割裂开,那么它将有损对里希特整体创作的深入理解。1984年,里希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他对具像和非具像艺术的理解:


“在具像绘画和非具像绘画之间,可能不存在什么本质性的差异。两者都是 ‘图画’,也就是说,无论它们表现的是什么,它们运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它们所显现的并不是它们表现的东西,而仅只是它们的外表而已。”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格哈德·里希特”作品展展览现场,大量的视听素材帮助观者了解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历史及艺术家创作发展史


在影响里希特的艺术家里,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雷曼的启示不可不提。罗伯特·雷曼是一位涉足单色绘画、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的画家,他的大部分作品受抽象表现主义笔触影响,常绘制在白色或米黄色的帆布及金属表面。在他的观念里,画什么无关紧要,而怎么画才是一个大问题。他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


“绘画所是的,就是你所看到的:瓦楞纸上的笔触,瓦楞纸上的颜色以及创作它和感受它的方式。这就是它(绘画)拥有的一切。”


里希特对艺术的立场也类似于此,他拒绝绘画以外的任何事物,诸如主题、叙事、情感及目的性,并认为绘画就是绘画。1977年,在与伊尔姆莱·勒毕尔的一次谈话中,里希特提到:


“为了成为一名画家,你必须参与进某些事情。只要迷上了绘画,你将不得不去相信,某种程度而言,绘画将使人类改变。然而,一旦这种热情消逝,你就什么也做不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这种信念,因为绘画只是纯粹的痴(idiocy)行为而已。”


▲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开幕展上呈现的《线条》系列作品


“线条”,是另一个里希特探研已久的题材。此次即将展出的来自路易威登基金会馆藏的《线条(920-1)》(Strip(920-1))《线条(921-2)》(Strip (921-2))与《线条(921-5)》(Strip (921-5)),其源头可追溯至里希特于1990年创作的抽象绘画。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图像处理流程重新演绎了他早年的抽象画作品:将原本的抽象组合分解成部分,使之缩小,再用它们的镜像使之无限抻拉,最后将这些片段重新组合,成为了新的创造物。

 

虽然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绘画媒材和创作方式,里希特的作品却始终和“绘画”本身有着无限的关联,对他自己来说,不论是早前的摄影绘画作品还是后来借助电脑技术的抽象画作,皆是同根同源——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绘画。

 

也正因如此,里希特在艺术史中难以被总结或归类。面对来来去去的种种“主义”和“流派”,他意识清醒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不拒绝它们的影响,但也不被任何一种裹挟。带着古典的内核进行最前卫的艺术探索,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描述如今已85岁高龄的里希特一贯坚持的创作精神。


▲ 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创作中


格哈德·里希特是当今还在世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他的绘画由此也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处境中,格茨·阿德里亚尼对此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他将里希特的绘画视为一种精微的触探,对于任何绘画传统,既不说“是”,也不说“不”,始终保持了不即不离的关系,并维系着一种脆弱而危险的平衡:


“没有风格或许能产生风格,回避情感恰好可以激发情感。”


这种悖论的态度也足以解释里希特为何从未以反叛者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可以肯定他并非别人所称之为的“后卫”,这位著名的画家住在科隆市城郊一所他自己设计的现代化玻璃和混凝土结构的立方体房子里,明亮的光线有利于他构思作画。虽然抗拒所有形式的祈祷,仍然虔诚相信基督拯救人类的希望和艺术的力量。


展览信息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李鹏  责编/李鹏)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基里科&莫兰迪——意大利现代艺术的光芒 


▲ 易英 / 刘波 油画风景写生展


▲ 就地起舞:日常空间中的舞蹈与影像


▲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