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开馆,以苏新平作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30余年波澜壮阔“风景”
继2017年5月13日“一带一路|凤凰·威狮国际艺术嘉年华”开幕式——《融之榕城》大型公共艺术活动后,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在福州落地第二个深度合作项目,“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于2017年11月12日正式揭幕,同期推出开馆展《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齐杰,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批评家、策展人高名潞及其夫人孙晶,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琦,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瑞典艺术史学家、艺评家乔纳森·斯坦普,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黄晓燕,中央美院教师汤宇,中央美院附中教师边远,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艺术总监、主编肖戈女士等嘉宾出席现场,共同见证“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亮相。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2017年11月12日,在“凤凰·威狮艺术中心”开幕式之前,开馆展《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学术主持高名潞、参展艺术家苏新平、策展人肖戈三人在展厅中举行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高名潞对话苏新平:被仪式化的真实”。这场讲座即是高名潞基于自身建构的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体系对贯穿苏新平近40年创作历程的“仪式感”的剖析,是肖戈作为苏新平的学生对恩师的一次致敬的“仪式”,也是一场与福建当代艺术圈真诚的对话和分享。同时,这场关于”仪式化”之文化涵义与精神意蕴的深度探讨,作为“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揭幕仪式的铺垫,上下关联,互为文章,无疑成为促进机构未来发展源源不竭的精神资源。
▲ “高名潞对话苏新平:被仪式化的真实”讲座现场
在“凤凰艺术”与本次展览策展人肖戈交谈中,她提到展览题目 “被仪式化的真实”其实是在学术主持高名潞提议下确定的,他曾对苏新平作品形式中的“仪式化”进行过深度的分析。“从苏新平80年代石版画中被虚拟化的天地间蒙古人‘仪式化’的动态,到90年代在经济大潮中看似庄重有‘仪式感’实则荒唐的生活场面,以及2000年后艺术家回归本真,对现实环境的冥想,‘仪式化’几乎贯穿了苏新平过去三十多年创作的终始。艺术家将自己对现实身临其境的人文关怀,隐藏在纪念碑群雕式人群和具有对称性、金字塔形构图所加强的仪式感之后。从社会现实的真实与不真实之间切入,以‘仪式化’手法表现,恰是苏新平对真实本质的高度观念化。他作品中的真实与现实间所形成的冲突与反差,有时显得荒诞甚至颠覆,引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生活中的真实。”
▲ 艺术家苏新平(左)与策展人肖戈(右)在布展现场
时隔10年后,当高名潞再度回望,他觉得“仪式感”仍然存在于苏新平创作之中。这种“仪式感”并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根植于苏新平的内心。他质朴真诚的性格、“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对自我的探索……都包含于这种“仪式感”之中,并且像他一如既往的真诚质朴的为人一般,贯穿始终。“在我看来,经过二三十年后苏新平现在还是很踏实,一方面不断地在关注和思考外面发生的现实,一方面也在要反思自己,甚至在具体的一些手法上,他会否定,会采取另外一种新的方式。他是很认真、严肃,而且很有人文激情的一个艺术家,但并不激进。苏新平的这种沉稳、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值得年轻一辈人学习。”
▲从左至右:策展人肖戈、学术主持高名潞、艺术家苏新平
▲ “高名潞对话苏新平:被仪式化的真实”讲座现场
▲艺术家苏新平接受采访
▲学术主持高名潞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翻译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教授在接受“凤凰艺术”时谈到他对“仪式化”的理解时说道:“苏新平在一个表达任何一个动物也好,一个人也好,都抓住它的本质的东西,不是简单的现实,也不是简单再现,再现有的时候是抓住一个瞬间的神情或者细节,但这些对他来说都是不重要的,他要表示一个在时间的流程当中本质性的东西。其实这种东西稍微仔细想一下的话,就是这场展览所谓的“仪式感”,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
这种“形而上”的理想主义或许来自苏新平小时后眺望蓝天白云时对自然的神秘与力量给予他的想象,或许是他在80年代就读于央美期间的学院氛围和社会思潮带给他的人文滋养,或是版画纯粹的创作手法与形式语言已经深深浸入他的画面质感中,无论他用任何材料、技法,那种过程性带来的时间凝固,使其作品充满的空间感。
▲ 艺术家苏新平在讲座后为现场观众导览作品
“版画独特的工艺思维——那种经过层层制版、印压而‘过滤”出来的画面质感,本身就带着某种语言的纯粹性,对于表达空灵、玄妙、模糊的思想观念较为贴切,也比较接近思维的特点。与版画相比,我使用油画媒介的方式似乎能够让作品显得更有‘世俗感’,虽然画面构成方式脱胎于版画,然而当那些本来被作为象征符号使用的人物形象,由于油画强烈的塑造感而变得有血有肉时,我便在作品中制造了一种矛盾:原来纯净的理想家园,到底是被‘朱门酒肉臭’的现实搅得一团糟呢,还是欲望膨胀的内心促使人们看不到脚下的净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03fajvlz&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凤凰艺术”专访艺术家苏新平
巧合的是,三人对话的背景是苏新平的创作于2006年的《风景2》,其中扩散的色彩、模糊的风景和不确定的人物,使得画面充满了解读的空间。而这也代表了苏新平最近的思考,他认为这种高度抽象化的“心象风景”为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创造了开放的通道。
▲ 《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展厅1层
策展人肖戈在前言中所写,“在我看来,苏新平的作品用心感受即可,并不需要归入任何一种哲学体系来附加推理和诠释,因为观看比解释更接近于艺术。苏新平的画具有一种带入感,如同今天来到福州,这些作品本身就可以和来自于不同背景、文化、专业,不同社会层面的人进行对话。”
而在布展上,受苏新平从早起理性创作到后期回归东方语言方式的意向性创作的启发,肖戈此次采用了“感性”的策展方式,从她身为艺术家的角度出发,将布展视作一次艺术创作。她打破时间线,以整体视觉观感排列作品。同时,让不同时期的作品在空间的纵深中形成呼应,而作品之间的勾联又打通了空间中的观看通道。这种互相生发的关系将简洁的方形白盒子空间凝练为一颗充满张力的时间胶囊。
▲ 《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展厅2层
正如“风景”并非是指地域环境,而是可以容纳艺术家超量信息的视觉思想载体。苏新平作为‘85美术运动至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代表个案,对他的创作脉络之梳理,也是一次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的回顾。苏新平助手汤宇对“凤凰艺术”透露:“虽然这次展览只筹备了2个月的时间,但27件展品已经基本可以呈现苏老师的艺术脉络。苏老师自己留存了一些各个阶段的作品,包括一些极少展示的试验阶段的作品,都在这次展览上进行呈现,包括早年的草原系列的石版画、他的成名之作、包括后期的油画,以及他近些年来从他个人角度的一些探索的代表作品。”
▲ 策展人肖戈在讲座后为现场观众导览作品
傅志刚作为福建青年艺术代表,对“凤凰艺术”表示“这是我第二次见到苏老师作品,第一次是在央美,那时候没有看到苏老师的版画作品,这一次得以在福州近距离观看,非常幸运。福建省相对来说艺术机构还是比较少的,这次肖戈老师能够引进像苏老师、高老师等人,策划一场这样的展览活动,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激励。苏老师的作品如同他的为人,有一种很安静的表达在其中,而且他至今仍然保持非常活跃的创作状态、他对作品的严谨态度等对年轻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希望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能够不断引进更好的展览,非常期待。”
▲ 讲座提问环节福建青年艺术家宋瑞泽发言
▲ 讲座提问环节福建青年艺术家傅志刚发言
这场展览是肖戈担任“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后策划的第一场展览,也即开馆展。此次,她代表“凤凰艺术”与根植于福州本地的艺术机构“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强强合作,以新空间为载体,希望通过跨地区、跨背景、跨文化的多元文化交流,推动本土艺文氛围。“‘威狮国际’与‘凤凰艺术’的合作,是开放性、多元化、升级版的合作,交流是发展的催化剂,所以此次开馆展的艺术家选择、学术主持的选择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在前期筹划时,她决心筹划恩师苏新平在福建的首场展览。对她而言,苏新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者。他从“‘85美术运动”开始持续至今的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探索展现了当代艺术的生命力,而这也正是她希望带到福建来的。虽然福建孕育了许多当代著名艺术家,但本土的当代艺术在全国范围来讲,却显得“默默无闻”。
▲ 学术主持高名潞在艺术家苏新平、策展人肖戈、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琦的陪同下观展
▲策展人肖戈采访
苏新平的另外一位学生,中央美院附中教师边远在看完这场展览后对“凤凰艺术”记者说道:“苏老师是一个非常让人尊敬和敬仰的艺术家,虽然不是太喜欢表达,在平时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每一句话都说得非常实在,很有启发性,也是每句话可能都有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包括工作当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含金量非常高,包括像肖戈,作为苏老师的学生,在艺术相关的岗位上,做得也是非常出色,从这场展览也可见一斑。以她与苏新平的师生传承开头,想必对于带动外流艺术家回归有所帮助。”
▲边远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讲座之后,“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就“凤凰艺术”与“威狮国际”的战略合作,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齐杰谈到,“虽然自2016年8月开馆之后,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当代馆通过多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展览打响知名度,但为了更好推动在地艺术发展,推动在地文化走出去,单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今天的福州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导下,正围绕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积极奋斗,发展开放型经济,并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与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以艺术为载体,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传承与发扬福州的海丝精神。未来5年,我们将携手把中国当代艺术和本土最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推向全世界,同时为中国引进海外优秀艺术资源。”
▲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琦与凤凰艺术CEO黄晓燕共同揭幕
▲ 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齐杰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凤凰卫视领客文化CEO黄晓燕补充道:“‘凤凰艺术’一直致力于以文化和艺术的形式在全球范围推动跨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福州是我的故乡,我一直希望为福州开辟一扇通往世界艺术之窗,感谢威狮国际抛出的橄榄枝,未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希望为福州带来更多的全球性艺术和活动。同时,在未来3个月中,‘凤凰艺术’将会与‘威狮国际’携手,在日内瓦国家博物馆举办福建和台湾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创作的以大漆为代表的中国工艺精品展,明年还有一系列把福建的本土文化带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去的计划。让我们一起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成为艺术的实践者。”
▲凤凰卫视领客文化CEO黄晓燕接受采访
▲揭幕仪式现场嘉宾合影,从左至右: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产品运营中心经理陈婷,谢儒杰,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齐杰,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琦女士,学术主持高名潞及夫人,艺术家苏新平,凤凰卫视领客文化CEO黄晓燕,策展人肖戈,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瑞典艺术史学家、艺评家
▲高名璐在揭幕仪式上致辞
▲苏新平在揭幕仪式上致辞
▲凤凰卫视领客文化CEO黄晓燕在揭幕仪式上致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00lcsac9&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凤凰艺术”与“威狮国际”合作宣传片
▲ 苏新平,《八个东西9号》,布面油画,300x200cm,2013
《八个东西》布面油画
《八个东西》系列是苏新平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创作的系列作品。具体工作方法是在不设定前提的状态下,凭借第一笔落在画面的感觉形成判断,从一个局部入手,笔笔不同地向四面推进。这种方法摆脱了反复塑造的传统绘画模式,因而在绘画过程中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作品最后的完成都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遵循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使作品的内涵与张力自然地释放。
▲ 苏新平,《灰色12号》,布面油画,150x200cm,2013
《灰色》布面油画
苏新平将自己从擦笔纸和废弃颜料那里获得的瞬间视觉印象,组合成最基本的词语单位,即画笔与亚麻布结合而成的笔触,然后在这些基本的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的相互组合、重叠过程中顺势而为地导演着他画面的形象。在此时的画面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注入他所把握的“虚构”。形象不再是艺术家关注的重点,它只是绘画语言的自然流露。
《风景》布面油画
2006年开始苏新平开始了《风景》系列的创作,这既是他对《干杯》系列的反拨,也是他对新的语言方式、方法的尝试。这条从《风景》开始的线索一直延续到最近的《八个东西》系列,苏新平用充满可能性和书写性的笔触,以“风景”为题在模糊和不确定的形象中释放内心的状态。而这幅《风景》正是处于从“干杯”到“风景”转向期,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两个系列交织的痕迹。按照艺术家的说法,那是从画室所处城乡结合部荒芜的土堆、沟渠、烟云等失去活力的环境景观得来的观感,然而画面最终所呈现的却绝不止于客观层面的描绘,而是综合了画家对现实处境的批判、反思和讽喻。黄专认为这是转折性的作品,以往的喧嚣和燥动准备退场,新的剧幕被苏新平称之为“心象风景”。在一直延续至今的这个系列中,图像像作品标题一样被高度抽象化,并被赋予了一种音乐性的节奏,风景在这里作为一种新的喻体具有了另一种启示性的意义:它们从混沌的火的意象一直到现代人的梦魇幻觉。
▲ 苏新平,《肖像2012》,纸本色粉,330x240cm,2012
《肖像》纸本色粉
《肖像》系列作品中头部特征十分相似,只是手的姿势有所不同,但正是由于手势的变化,每件作品的内涵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说仰视的头部代表某种形而上的思辨状态的话,那么不同的手势变化则暗示着现实处境与欲望的诉求。不过在苏新平看来,无论是碎片化的呈现,还是各种不同的肖像组合,作品中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在揭示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探讨现实与理想的关系。
▲ 苏新平,《躺着的男人与远去的白马》,62×50.5cm,石版,1989
《躺着的男人与远去的白马》石版画
《躺着的男人与远去的白马》充分体现了苏新平驾驭象征、符号和绘画语言的能力,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内蒙草原的经验感受并没有平铺直叙地诉诸艺术家的笔端,而是通过全新再造的白马、人物、柱子等类似舞台道具的形象营造了一个静态的、物质化的剧场空间。这就使得艺术家感性经验与记忆沉淀的结合获得了恰当的形式载体,为画面的造型空间赋予了思辨色彩;同时,这种带有舞台强光效果的光影布局,则暗示了艺术家与草原之间刻意保留的距离。这一时期的苏新平正处于美院研究生毕业阶段,学院教育所带来的知识浸染强化了他重视理性归纳和提炼概括的思维方式,最终以非现实的情境,构成了画面与现实对话的精神力度。
▲ 苏新平,《习作1》,布面油画,100x80cm,2008
《行走的男人》石版画
《行走的男人》创作于苏新平沉浸于个人思辨空间的美院执教初期。草原的意象几乎完全被艺术家过滤掉了,只剩下冥想、徘徊的人四处走动。他们有着牧民的装扮,却用哲学家的沉重步伐,反复丈量着黑影及壁的空间尺度。苏新平运用连续与复数的形式,利用多重视线汇聚的方式将空间中的三个人物置于同样清晰醒目的位置,使得画面中的形象组合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节奏。本应宽广辽阔的草原环境,在此突然被挤压成逼仄而具秩序感的思想视域,从而具备了某种形而上的符号特征。这种表述这也是苏新平寻找出口和对话的另一种方式。
▲ 苏新平,《宁静的小镇之七(寂静的小镇之七)》,52×71cm,石版,1992
《宁静的小镇》石版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历过“85’新潮”和“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苏新平选择了回避艺术界一切喧嚣,终日沉浸在美院简陋的画室里潜心创作。在这种蜗居独处的情况下,藏在苏新平记忆深处的内蒙古集宁小镇如显影般逐渐被一种耀眼的光线照亮了轮廓。那是他儿时熟悉的阳光。顺着记忆之光的指引,苏新平看清了未来艺术道路的方向,并凭借一系列充满神启意味的小镇风景石版画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法论。如同德国19世纪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的作品,“小镇”中莫名存在的光线也已不再具备自然特性,而更像是经过艺术家的思想所淘洗、过滤而成的精神之光,代表了某种坚定的艺术意志和理念追求。
▲ 苏新平,《网中之羊一》,58×53cm,石版,1992
▲ 苏新平,《网中之羊之二》,58×43cm,石版,1992
▲ 苏新平,《网中之羊三》,58×64cm,石版,1992
《网中之羊》系列石版画
《网中之羊》系列无疑带有明显的现实暗示。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面临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激荡。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家,如何在社会环境整体转型的历史节点认清自身、平衡好各种得失利弊,越来越成为考验艺术信念的一道难题。苏新平将他的困境与彷徨幻化为一只踯躅难前的羊——甚至连身上的毛也被剃了个干净——反而从另一面折射了艺术家赤诚相对的勇气与诚意。苏新平与草原的联系,在此弱化为一枚“动物图腾印章”。正如他在自述中谈到早年与战友在草原追逐猎物时对万物生灵瞬间产生的敬畏一样,这种积极地将自我置入现实处境、迫使自己去反思和内省的做法,已成为他抹除不掉的生命烙印。
▲ 展览海报
被仪式化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
暨“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开馆展
主办方: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威狮国际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艺术家:苏新平
学术主持:高名潞
策展人:肖戈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2日-12月12日
展览地点: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福州市仓山区金工路1号 红坊海峡创意产业园7#101)
签到及入场:13:00-14:00
高名潞对话苏新平:2017年11月12日14:00-15:00
嘉宾:苏新平 高名潞
主持:肖戈
开幕式及揭牌仪式:2017年11月12日16:00-18:00
(凤凰艺术 福州报道 采访/张芳 撰文/张芳 责编/fanfan)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