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揭晓

2016-12-20 新闻组 勘测联合网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终评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揭晓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名单,14位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获得殊荣。

黄汲清

  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分设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和教师奖。本次评奖工作得到了地勘行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初评、公示和终评,决定授予裴向军等5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授予代杰瑞等7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授予吴怀春、武雄2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教师奖。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表示,黄汲清青年技术奖是我国地质界的一项重要奖项,主要奖励45岁及以下在地质科学领域有创造性科学成就或在地质勘查及地质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工作者,该奖项已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

  关于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黄汲清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汲清一生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国内外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生前特别关注青年地质人才的培养。

  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是我国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之一,这一奖项旨在鼓励广大青年地质工作者献身地质事业,爱国爱科学,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勇攀科学高峰。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裴向军,男,1970年1月出生,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国土资源部等30余个科研项目,完成重大工程项目50余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专利金奖;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16年获第九届全国发明创业·人物奖,主持完成的粘度时变材料与灌浆技术入选2015年全国重点推广低碳项目。

  发现了强震条件下,滑动面的“夯击-扩容”机理及超孔隙水压力效应,揭示了强震条件下滑动面强度骤降及滑体高速远程运动机理;发展了基于三维空间影像识别技术的大型工程危岩体精细调查方法,按成因机制构建了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与分类体系,提出了大型工程危岩体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体系;针对我国西部重大工程斜坡岩体深部成生机理,提出了水泥基灌浆材料水化过程的溶剂化膜理论,研发了SJP系列灌浆材料,发展了粘度时变性浆液扩散理论。

  王红岩,男, 1971年生8月出生,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和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领军人才。长期立足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和国家基础研究项目,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任国家重大专项《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项目长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项目《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研究》项目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5项,编写专著18部,发表论文142篇,SCI收录16篇,EI收录34篇,获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成藏基础理论、资源评价、有利区优选、建产区确定、岩心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支撑了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在我国非常规油气地质事业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总结出我国煤层气富集成藏五大规律;发现我国最大的油砂矿,建成年处理1万吨油砂的示范工程;在全国首次形成适合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特点的“超压页岩气选区、超压页岩气藏生产方式、超低页岩含水饱和度”的页岩气评价与高效开发基础理论;研制了四代煤层气、页岩气含气量测试系统,测试全国75%的页岩气评价井;牵头建设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任国家能源局页岩气专家组组长,牵头编制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全国年度页岩气财政补贴审查。

  张拴宏, 男,1974年5月出生,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基础地质研究室副主任。2011年8月获“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14年2月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近十多年来在华北北缘及兴蒙造山带南部大陆边缘性质及构造岩浆演化、古元古代晚期至中新元古代哥伦比亚及罗迪尼亚超大陆重建及裂解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1项、公益性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作为骨干参加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项、科技部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地质大调查项目5项、深部探测专题1项。

  确定了燕辽地区中元古代地层内大规模辉绿岩床侵位于中元古代中期(~13.2亿年);从白云鄂博富稀土-Nb-Th火成碳酸岩中成功分选出了均一的火成碳酸岩侵位期及稀土-Nb-Th成矿期结晶的锆石;在内蒙古隆起(“内蒙地轴”)前人认为的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岩系内,识别出了大量的晚古生代深成钙碱性侵入体,在晚古生代煤系地层内发现了能够代表弧火山活动的凝灰岩夹层;首次通过东南极温德米尔群岛冰碛物研究了威尔克斯地内陆冰下地质及岩石组成,确定了威尔克斯地内陆为中元古代造山带,为东南极构造单元划分及中元古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制约。

  刘全有,男,1975年8月出生,油气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高级专家,实验中心基础地质项目部首席,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油气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在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TSR作用下碳氢同位素分馏、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下油气形成、以及海相油气动态成藏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2012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2012年度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获得企业界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4年分别获得第二十三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和第十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建立不同阶段TSR过程中碳氢同位素分馏模式;建立壳-幔二端元天然气成因类型鉴别模式,为下扬子锡北1井风险井论证提供理论支撑;建立鄂尔多斯盆地海相层系天然气动态成藏过程,为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下找“大牛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王强,男, 1971年1月出生,岩石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岩石学学科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现任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Mineralogy and Petrology》和《岩石学报》副主编以及《Lithos》、《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等期刊的编委。曾经先后获得“Shen-Su Sun Award”(孙贤鉥奖)(2007年)、“侯德封奖”(2008年)、“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2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3年)与“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5年),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等。4篇论文入选ESI全球高引用率“TOP 1%”论文,入选ESI全球地学和爱思唯尔2015年高被引用率科学家榜单。长期从事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曾11次深入藏北羌塘、可可西里和昆仑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在埃达克岩成因、成矿及青藏高原隆升、洋脊俯冲和地壳生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认识。

  确定了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的构造动力学转变过程;提出部分熔融弱化的地壳流动导致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扩展的高原生长模型;揭示出洋脊俯冲在西准噶尔乃至中亚造山带的大陆地壳生长、铜金成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形成MORB型拉斑玄武岩的新机制。

  

教师奖:

  吴怀春,男,1977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旋回地层学和海洋地质学研究,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教研室主任、年代学组织“地时-中国(Earthtime-CN)”秘书长。曾获第16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青年古生物学奖,入选第二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负责申报“海岸带生物地质过程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并担任基地主任;先后讲授4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共指导22名本科生、3名博士生和19名硕士生,所指导学生发表学科国际主流SCI期刊论文4篇、EI论文2篇。指导5组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和科研工作,其中3组获得国家级重点项目,结题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紧密围绕中国东部地层特色,综合运用沉积学、旋回地层学、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等方法和手段,对关键地史时期和关键地区开展旋回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共发表学术论文6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篇。确定了华南中二叠世罗德阶–三叠纪印度阶天文年代标尺和中国东北陆相白垩系天文年代格架。

  武雄,男,1973年7月出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名,工程硕士28名,博士研究生2名。一项教改成果获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完成或在研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编写专著4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第十三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和翟裕生青年教师奖,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水利部水资源论证专家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名单。

  针对三峡移民工程新建城镇的地质问题,采用宏观、细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对巨型古滑坡体进行了鉴别研究,建立滑坡信息数据库及稳态评价系统,成功进行了三峡巴东地区新城镇的信息化选址;提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研究成果被相关主管部门采纳,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水文、降雨、土壤、矿山地质条件等特点,制定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总体原则、具体措施和修复标准;提出了强膨胀性软岩的分类和分级标准,揭示了延吉盆地强膨胀软岩滑坡的机理。


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代杰瑞,男,1977年2月出生,地球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自2002年以来,一直在野外一线从事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水工环和物化探勘查等地质调查工作,长期致力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等方面的研究,是山东省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成果集成者之一,是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了20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山东省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主持完成的“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创造性地把地球化学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和地方病防治等领域,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特色农业及典型生态区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研究”项目,对全省小麦、玉米和10余种特色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安全的各项措施,调整了山东省区域农业发展布局;研究确立了烟台苹果、章丘大葱、大泽山葡萄、日照茶等10余种特色农产品品质与母岩、土壤和水等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宜性地球化学模型,提出种植规划建议;发现并评价了山东省绿色土地、特色土地资源;揭示了表生条件下元素在岩石—土壤—地下水—农产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徐长贵男,1971年生,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地质总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勘探专家。长期奋战在渤海油田勘探第一线,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在复杂陆相断陷盆地石油地质理论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勘探突破和重大油气发现,为渤海油气勘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担任项目经理及地质总师期间,带领团队发现了近20个油田或潜在商业性含油构造,累计三级地质储量9.9亿方油当量,其中向国家申报探明地质储量4.7亿方油当量,为中国海上大庆的建成及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次,2012年获得首届“传承铁人”年度人物称号并获得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带领团队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

  创新建立陆相断陷盆地源-汇时空耦合控砂理论,渤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预测成功率由40%提高到87%,直接指导渤海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创新建立增压型走滑转换带控藏原理,指导了辽东湾获得3.6亿吨石油地质储量,老区走滑带勘探成功率由22%提高到64%,远高于国际同行水平;首次提出辽东凸起北段存在晚期构造活化现象,拓宽了辽东湾北段油气勘探领域,发现了辽北地区首个新近系五千万吨级油田;建立高效供烃、高效疏导、高效聚集“三元控藏”的优质油气富集模式,在辽西北部发现两个五千万吨级大中型轻质油田。

  支东明,男,1971年1月出生,石油地质勘查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工作。在车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北三台凸起侏罗系油气勘探,玛湖斜坡区百口泉组油气勘探等工作中提出新的成藏模式、有利领域和技术方法,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和新发现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先后负责完成了国家和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等科技攻关项目或课题25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10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1篇。所带的项目组和研究所,相继被授予新疆油田“基层建设示范点”、“红旗班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中石油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提出车排子地区火山喷发分布及“火山机构控藏”理论,是西北缘精细勘探的主要贡献人之一;阜东地区侏罗系石树沟群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人之一;积极倡导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坡区油气勘探,构建百口泉组扇体大面积含油成藏理论,是玛北油田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创新提出识别断距小于10米的小断距断裂及薄砂体油藏的识别配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侏罗系勘探首次突破;首次提出了二叠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新模式,在夏72井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在车89井、车95井获得重大突破,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近系油田的首次发现的主要贡献人之一。

  张艳飞,男,1982年12月出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地勘分院院长。2014年荣获“第一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2016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15年入选第二批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长期奋斗在地质调查野外第一线,扎根基层,立足实践,取得了硼矿、钼矿、石墨等矿床地质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找矿实践的新突破。积极实施省部重大地质课题,努力推动地质成果的社会应用,提升了地质工作的社会地位。

  首次对辽东硼矿床电气石岩进行锆石SHRIMP定年研究,发现富镁质岩浆岩,建立了硼矿成矿系统模式,并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燕山(岩浆)岩的概念,并提出鉴定标志;建立了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模式:原生碳沉积富集→无定型碳热变质转变为石墨核晶→碳硅有机热液氧化还原交代石墨核晶生长形成粗晶鳞片状石墨的三阶段成矿模式;建立了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和尖山组含矿层接触变质带控矿和找矿模型,发现了一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矿石量3.49亿吨);通过对朝阳地区中生代盆地构造、地层层序集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圈定了油页岩成矿远景区,选择有利区段进行钻探验证,探获油页岩矿石量4.26亿吨。

  王艳忠, 男,1970年出生,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武警黄金第一总队副总工程师。先后参加16个地质项目的勘查工作,参与、主持提交各类资源量126吨。2005年任支队总工程师以来,全面调整找矿布局,把支队占据成矿带划分为重点勘查区、接续普查区、战略预查区,提出“主攻金厂、立足高松山、拓展吉东、开辟那丹哈达岭”的找矿思路,加大重点项目、重点矿区的投入,中心工作呈良性持续发展态势,形成了“一特一大一中多小”找矿格局。先后承担黑龙江省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调查局地调专项项目、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支队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能力,推动中心工作实现从“以金为主多金属勘查”向“两调一查一救援”转变。2016年4月到总队后,加强军事地质调查、区矿调、多金属勘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管理,做到四类项目协调发展。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参加科研项目12项,深化对成矿规律认识,以科研指导找矿,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二等功1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

  金厂金矿经过20多年的地质勘查,初步建立“角砾岩型-岩浆穹窿裂控型”成矿模式,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获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指挥部重大突破奖;对综合调查测量、民用数据标准化改造、遥感调查三类项目进行分类指导,确定军事地质要素及表达方式;跟进指导九台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减灾防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毛启贵,男,1980年2月出生,矿床学、矿产勘查专业,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成矿预测研究所副所长。一直奋斗在东天山有色金属矿床科研-勘查一线,研究成果面向生产一线需求,产学研结合,通过持续的科技攻关及勘查评价,取得了地质成矿理论的创新性认识和地质找矿突破,建立了东天山戈壁荒漠特殊景观区地质调查科研-勘查结合的工作团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10年来,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等科研、矿产调查评价和勘查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在《Lithos》、《Gondwana Research》、《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岩石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1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找矿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聚焦中亚造山带古生代大规模成矿的热点问题,创新了对东天山-北山地区地壳增生过程、样式及其对成矿制约的认识;在对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含矿建造、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和对成矿作用认识的创新的基础上,支撑卡拉塔格地区发现了北疆地区首个早古生代大型VMS型矿床,成为天山成矿带新的找矿方向;发现了具大型找矿潜力的玉带斑岩铜金矿床,明确了东天山地区发育中泥盆世斑岩成矿,是继土屋斑岩铜矿之后在斑岩铜矿找矿方面新的找矿突破,拓展了东天山斑岩铜矿找矿空间。

  张启跃,男,1970年6月出生,地质学专业,学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负责人,国土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主任。长期奋斗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第一线,先后在滇西、滇西北、藏北、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参加和主持了1:5万区调10幅、1:25万区调8幅以及多个矿产勘探、地质科学专题研究项目。在地层古生物学领域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首次发现罗平生物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初步研究,公开发表论文54篇,其中包括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arth-Science Review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等19篇SCI收录论文。2011年获得国土资源部“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2014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015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揭示了甲壳亚门是安尼期爆发性辐射的窗口,填补了我国三叠纪海生节肢动物研究的空白;首次发现了丁氏滇龙、张氏幻龙等海生爬行类及幻龙水下觅食遗迹,确立为全球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创建了集科普、科研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土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为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和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有力推动了三叠纪地学研究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推荐阅读

第二批“李四光学者”、“杰出地质人才”称号获得者名单公布

深入剖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所面临的现状

回顾我国无人机测绘发展进程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网站哪个好?测评结果告诉你!

回顾我国无人机测绘发展进程

揭秘北京城市建设“先行军”:上天入地只为保障首都健康运行!

科技兴海十三五规划印发  六大重点任务引领海洋强国建设



----------------    推  广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