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测量之父---黄慕松
黄慕松(1883—1937),梅县松源镇宝坑村人,少年随父亲黄壁池住在广州,汕头岭东学堂毕业,考入广东武备学堂,1904年由清朝政府选派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他早年已倾向革命,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他回国后任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教官、校长。1910年,他再次到日本留学,考入炮兵专科学校攻读。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后,他从日本返国,追随孙中山到南京,任参谋部第四局局长、北伐军南京站副站长。1912年冬,他任外蒙考察团委员,奉命规划国防军事,考察完成后,得悉袁世凯谋辟帝制,他不为袁世凯所利用,再次东渡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20年政府任黄慕松以中国军事研究员身份赴欧州,在英、德、法游历考察了3年研究各国军事战略器械。回国后被任为中俄界务公署参议,兼中俄会议专门委员。1924年5月,他又兼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
1925年,北伐告成,广州国民政府移师武汉,黄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师长。1928年至1930年期间,先后任军官团副团长、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还被任命为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等职。在任期内,他亲自奔赴祖国的边疆,考察各地的政治、民情风俗、地方掌故。他是首次测量中国边疆军事地理的人,被称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
1930年秋,因黄慕松有外交才能,政府派他为英伦万国航空会议代表,第四届万国测地联合会及第三届万国摄影测量会议代表。1930年冬,黄慕松再度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1年11月,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黄慕松出席了这次会议。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不久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谋本部次长。
在20世纪30年代,黄慕松已是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通晓日、英、德法等国语言,了解现代军事知识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才华己被人们公认,中外人士咸称其为“学湛韬略,中西贯通”的军事专家,被列民国四大军事家之一,其余三人分别是是蒋百里、白崇禧、陈仪(陈仪解放前夕曾任台湾省省长)。
1933年4月,新疆发生政变,盛世才取代金树仁走上新疆政治舞台。政变引起的人事更迭,给国民政府控制新疆提供了机会。5月2月,汪精卫主持召开国民政府行政院第99次会议,任命黄慕松为新疆宣慰使。他到新疆后,采取措施制止内乱,改革金树仁留下的“一切不良政治”,逐步推广教育、复兴农村、发展交通、整顿金融、兴办实业等。黄慕松以中央大员的身份宣慰新疆,新疆“各方”表现出对中央极具“信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保证了国家统一。
为祭祀十三世达赖并祝贺五世热振活佛出任摄政,国民政府决定特派黄慕松任专使赴藏。他一行长途跋涉,历千辛万苦,于1934年8月28日抵达拉萨,受到西藏僧俗各界的热烈欢迎。9月23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致祭大典及国民政府册封十三世达赖为“护国弘化普慈国觉大师”的典礼。11月黄慕松一行离开拉萨,经印度返回南京。黄慕松是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首次遣送入西藏的大员,这次进藏大大加强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1935年,黄慕松当选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1936年7月,国民党政府免除陈济棠的广东省省长职务,委派黄慕松接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他到任后,下令禁绝烟赌,此一政策,很得全省民心。其时,广东全省各地纷设“禁烟局”、“戒烟(指鸦片烟)医院”,收到一定效果。他任国民党广东省主席仅半年多,因肝病复发,于1937年3月20日病逝于广州,时年54岁。
病逝后,国民党政府追赠他为国民党陆军上将。在广州举行了隆重追悼仪式。林森、蒋中正、于右任、孙科等政府要人均亲书吊唁词。蒋中正题词为:“党国宣勤”;于右任题:“南疆迭枣”、孙科题:“长才未竟”。同年4月16日,其尸骨葬于番禺黄家村。
黄慕松生前通晓日、英、法、俄四国语言,翻译有外文军事资料,著述有《环球游记》《新疆西藏》等发行于世。
黄慕松的亲属后裔大部分旅居海外,1987年他居住在海外的儿子黄维敬、黄维扬,把家乡占地两堂两横6厅36个房间的祖屋捐赠给松源宝坑中学作校舍使用。当地对其后裔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的精神,已立碑纪念。
推荐阅读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记海洋军事测绘生力军大连舰艇学院测绘系青年教员群体
---------------- 推 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