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雪龙”船再赴南极 新增卫星遥感船载系统

2015-11-09 勘测联合网

  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任务。



二度挑战环南极大陆航行

  去年刚刚上任的“雪龙”船船长赵炎平告诉记者,今年“雪龙”船将再次挑战环南极航行。2013年~2014年期间,“雪龙”船完成了首环南极的壮举,这是“雪龙”船第二次环南极航行,但对船员来说仍然是很大的挑战。赵炎平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这次考察要去的罗斯海海域,其中就有4个点是“雪龙”船此前从来没有去过的。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将全力做好我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保障服务。”赵炎平说。


“雪龙”新增“贴身法宝”

  作为我国南极考察队的“老队员”,记者早就对“雪龙”船的各种装备如数家珍。但此次上船,记者却发现“雪龙”船上多了一件“神秘”的装备。

  从“雪龙”船船头向后望去,可以看到一个直径十余米的白色球体摆放在靠近船艉的船舱上方,“丰满”的体型格外醒目。记者虽不知这神秘的球体有什么作用,但猜测应该与气象预报有关。果然,在“雪龙”船的气象室,记者见到正在调试这套系统的吴奎桥和他的同事们。

  “这是我们中心为‘雪龙’船研制的一套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与海洋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雪龙’船的航行安全提供气象和海洋环境服务保障。”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吴奎桥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基于‘雪龙’船的船载平台,实现对我国自主海洋卫星及其他遥感卫星数据的实时接收和快速处理,并提供海洋环境监测产品和航线保障服务产品,为‘雪龙’船的航线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据悉,该系统今年10月刚刚安装完成,其研发初衷是为了满足我国极地考察的特殊需求。系统由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和海洋信息服务等几个分系统组成。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分系统位于船艉的接收机房,海洋信息服务分系统位于船头的预报机房。而记者看到的白色大球便是接收分系统的天线。

  吴奎桥说,这是我国最大的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相比我国其他船载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其接收数据的稳定性、精确性、时效性都有大幅提高,可谓是“雪龙”船的一大“贴身法宝”。


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

将在南极首飞

  在环境恶劣的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后勤保障尤为重要。其中,担负着紧急救援、科学研究等功能的固定翼飞机是开展南极考察的一大“利器”。但遗憾的是,我国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30余年,一直依赖直升机作业,固定翼飞机是一个空白。

  “今年我们将在南极进行固定翼飞机试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张体军称,今年我国终于填补了固定翼飞机的空白历史,拥有了将首飞南极的第一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它的试飞将是此次南极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

  张体军告诉记者,为了在极地顺利飞行,“雪鹰-601”进行了大量改进,配备了数字摄像机和激光高度计,还安装了冰川学研究的重要科研设备探冰雷达、磁力仪和重力仪。这对于我国南极科考队伍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所以试飞不仅针对飞机性能,也对飞机上科研设备的集成、机组人员操作设备的熟练度等进行测试。”张体军说,固定翼飞机对我国南极科考来说是一个全新事物,试飞可以令考察队员更好地学习和熟悉。

  “试飞成功后,‘雪鹰-601’将正式入列。’张体军兴奋地说,“固定翼飞机将成为我国极地考察的重要保障力量和独特的科研平台,必将为人类认识和利用两极冰区提供巨大支撑。”


自主研发极地全地形车

随“雪龙”出征

  极地全地形车被誉为南极科学考察的“重器”。11月4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极地全地形车南极考察出征仪式在上海举行,它将随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该极地全地形车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其成功研发和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装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

  这款极地全地形车是全天候的水陆两用多功能车,具有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适用于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各种复杂地形,最高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水中行进速度每小时5公里,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并且能在-40℃~40℃的环境下工作,其技术水平填补国内装备制造空白,达到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据了解,极地全地形车可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试验情况和各项数据,将为极端条件下应急装备及各种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技术提供重要参考从而带动提升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另外,极地全地形车可完成南极濒海海域、冰盖、陆地的探路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承担救援设备的地面运输和人员搜救工作;还可以运送科考人员进行科学考察,改善科考人员的野外工作条件,缩短在途时间,降低工作风险和人员疲劳程度。(赵 宁 吕 宁 王方园)


原标题:南极考察再添利器——探营出发前的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


来源 | 中国海洋报


精品内容推荐


“中国制造”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参与第32次南极科考

【原创】揭秘“雪龙”号船载勘测设备 实验室达500平方米

无人机+倾斜摄影 南极真三维实景地图不再遥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