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孝感
古树普洱茶山头直发,买茶别再花冤枉钱!
19岁中国留学生投票被抓,“假装”公民身份!且已无法撤回.........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非法投票,后果很严重
19岁中国留学生非法投票美国大选,被控2罪!或被判15年监禁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国开便利店,想赚钱怎么就那么难?
Original
长袖
创新零售社
2023-01-08
收录于合集 #线下零售
1个
“某个风和日丽的周一上午,办公楼附近的便利店门庭若市,上班族们整齐的排列着队伍,手里拿着待结账的早餐,收银台内的服务员忙得汗流浃背”。这个是不是办公楼附近便利店的日常写照?看着是不是很赚钱的样子?是的,这个是部分办公区连锁便利店的日常写照,但是,赚钱这个事,还有待考究。
2018年11月,全时受前母公司北京复华卓越商务管理有限公司旗下P2P业务暴雷事件影响,资金链断裂,难以维持发展。2019年2月,全时被迫拆解卖身,分别出售华东及重庆地区、北京天津及成都地区的门店给了罗森中国、北京山海蓝图等公司。
2020年5月12日,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发布告知函,宣布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24点0分进行经营调整。一连两月,全时两座城市的经营状况发生改变,引起业内波澜。
昔日北京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全时“二次死亡”的消息迅速占领了热搜。更是让人不禁思考,标准化的连锁便利店赚钱这个问题,是否是个伪命题?
- 01 -
便利店是门好生意
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人民需求来看,便利店的发展确实是门好生意。
1、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在便利店行业发展上,国家及地方政府曾相应出台众多发展建议和扶持政策。
2020年1月20日,商务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织密便民消费网格,优化便利店营商环境,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更好地发挥便利店服务民生和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近日北京市就发布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便民商业设施项目管理规定(试行)》,项目中就涉及到了便利店这类商业服务综合体,且扶持力度较大,项目补贴在总投资的30%-50%左右。
2、 国内市场尚未饱和,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底,韩国便利店数达3.4376万家,平均每1491人拥有1家。日本的便利店平均2226人拥有1家。
而在中国,截止至今年,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只有13万家连锁便利店,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数量还是大大不够,难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便利店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3、经济发展、对于便利店的需求提高。
2020年4月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在疫情的背景下,还能保持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趋势并没有变。
此外,2020年1月有关数据显示,虽整年的总体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是中国GDP首次超过了1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便利店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 02 -
国内的便利店生意不好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因为从目前来看,国内便利店行业发展并不如人意。
1、三大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超十年,但是发展速度缓慢。
自1992年全球便利店之王的7-ELEVEn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后,罗森便利店、全家便利店也分别于1996年、2004年紧跟发展步伐,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如今,三大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时间均超十年,但是发展速度却差强人意。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深耕中国多年的全家在中国国内有2571家门店,罗森在中国国内有1973家门店,而7-11仅有1882家门店。
与外资便利企业发展相比,成立于1997年的本土便利店品牌美宜佳目前在国内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0000+,此外,随着不断地发展,外资企业关店潮事件也不断。2013年罗森就曾因发展速度过快,成本、管理问题凸显,无法跟上发展步伐而选择关店100家。
2、国内便利店纷纷暴雷。
除了外资企业发展缓慢外,我国本土便利店企业暴雷事件也不断。
(1)邻家便利店;
2018年8月1日,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发出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经营。据了解,停业的原因是因为该公司背后唯一的出资方收到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而该公司尚处于发展阶段,未能真正实现盈利,依然需要资本方的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的销售收入仍入不敷出,且公司账户被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
一夜之间,168家曾被称为“最像711的便利店”的邻家轰然倒塌,成为历史。
(2)131便利店;
同年9月18日,北京131便利店发出相关通知称,因资金周转问题不能正常运营,将与合作商家在9月20日至9月25日内核对账款,对账完毕后将会给各供应商出具汇款承诺函。而据有关人士表示,131便利店资金周转问题,或与有关投资方涉足P2P有关。但目前为止尚未得到证实。
(3)Today便利店。
同样是本土品牌Today也经历过类似事件,曾短短三个月连续获得两轮融资的辉煌,不到一年开店30家门店,但门店难自行造血,资金链濒临断裂,日亏损曾高达10万元。
(4)便利蜂
便利蜂于2017年2月份开出第一家门店,截止至2020年,在北京有超过500家门店,全国门店总数超1500家,在国内发展三年多,但目前为止也仅有北京地区的部分门店实现盈利。
所以无论是本土便利店企业还是外企便利店企业,在国内发展地情况都并不乐观,便利店行业发展的背后,似乎还暗藏着不少的危机。
- 03 -
便利店生意为什么那么难?
回归最初的疑问,标准化的连锁便利店赚钱这个问题,是否是个伪命题?小编认为是的,因为从目前来看,标准便利店的发展还有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
1、国内环境复杂。
便利店生意实质上还是一门零售的生意,而在中国,零售环境复杂。
除了深耕中国各地的众多小店,还有各大零售企业、电商平台,此外,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零售渠道,如社区团购、新零售等。所以总体来看,虽然中国消费者基数大,消费需求大,但是竞争环境相对复杂多变。
2、供应链。
后端的供应链是前端便利店销售的强有力保障,但是目前来看,众多企业还存在着供应链不完善,供给、拣货效率较低、物流配送效率较低的难题。
3、服务。
便利店是服务型的行业,所以服务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取得良好口碑和声誉的关键。
但是目前来看,很多便利店在业务人员工作培训方面比较难以形成培训机制,即使是形成了培训机制,在加盟店等店铺也难以形成统一管理,客户进店后不引导、顾客选购遇到问题不热心解答、客户购物就笑开花,不购物就冷眼相待以及售后服务问题等都是目前便利店在服务上比较突出的问题。
4、资本催化、急功近利。
便利店企业想要发展,没有资金扶持相当于没有轮子的车,但是在资本的加持下,便利店企业往往会受到资本方发展的压力,在资本的催化下,急功近利,没有打好根基就盲目扩张,最后的局面就是倒闭关停。
5、经营能力。
便利店企业的发展、扩张过程中,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便利店模式可以快速复制、迅速开店,迅速形成规模化,但是很少人关心门店的运营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合理并适合不断发展的模式,于是,烧钱开店,最后又死在了经营不善上。
6、成本问题凸显。
便利店在运营过程中还会面临系统维护,人工费用(根据店面的大小、营业时间可能会有4-8名的倒班店员)、房租(根据不同选址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货款、商品损耗(冰激凌、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就会产生损耗、停电状态下,冰激凌等产品也容易发生损耗)、营业不规范的罚款(食品安全问题如三无产品、过期产品)、装修、设备折旧费用等相关费用。
有关调查显示,以一、二线城市为标准,一家几十平方米到一百平方米的店铺月租金约为1.5万-3万多元不等,位置较好的租金可能还不止这个金额,此外,根据店铺大小、营业时间还需要雇佣4名的员工(部分便利店有6名),按照平均月薪5000-6000元算,每月人工成本最少需要2万元。
此外,还有商品临期、过期、运输的损耗,部分便利店损耗甚至每月高达1万;每月水电费开支也不少,以及很多人都会忽视的装修、设备折旧费,一月下来,成本高昂。目前来看,行业平均水平是日营业额5000-6000元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但是能够做到日营业额5000-6000元,业内多数从业者反应并不容易。成本问题成了便利店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7、其他(如疫情)。
无论是小店还是连锁便利店,在运营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可逆的一些影响因素,对经营产生影响。如今年疫情突发,众多上班族在家中办公或是待岗,商务区无人流,但便利店的房租、人工却一点都没少,所以此次疫情成为压死不少便利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便利店倒闭的消息频发。
中国很多便利店企业过分追求规模化,以期早日实现盈利,但是过度追求规模化的背后,往往可能是地基不夯实,急功近利,最终的结果可能只会是分崩离析。所以看似繁荣向上的行业,实际上暗藏许多发展问题,便利店想要获得盈利,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全时便利店宣告倒闭,曾经的京城第一为何迎来“二次死亡”?-鞠君
【2】如何看待经济发展趋势?从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央视新闻
【3】便利店迎来18条发展新政,企业方怎么看?-便利店直通车
【4】欠薪、裁员、关店!便利店赚钱有多难?-第一财经 乐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