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目次及摘要


目  录




摘  要


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

周立,王晓飞

(中国人民大学)

【摘  要】中国已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讨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问题,必须具备城乡互动视野。长期的去组织化,使得乡村无法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机会,反而加速乡村各生产要素流出。再组织化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创造新供给、满足城市新需求,促使城乡发展再平衡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过继承与对话理性选择与结构主义的集体行动理论,提出城乡中国时代村庄再组织化“是否必要”与“如何可能”两大问题。基于袁家村案例分析,本研究对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和自组织理论,做出本土化完善。本研究认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外部结构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的新机遇,为村庄再组织化提供必要性;村庄结构性因素和个体行动者交织互动,为村庄再组织化提供可能性。“中心人物-关键群体-后续参与者”相继将创造乡村新供给的设想付诸实践,促成城乡互为供求、有序互动的融合。乡土中国时代以“以土为生”的均质化小农,在城乡中国时代以高度异质化特征出现,并将形成有别于一般农民合作社均质化假定的新的集体行动结构。对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进行利用和升级,可以推动形成基于市场规则和乡土人情相互融合的城乡中国时代的新村庄社会结构。异质化的个体行动者与村庄社会结构的不断交织互动,能够推动村庄再组织化不断迭代升级,促成城乡中国时代的供求匹配,实现城乡发展再平衡,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关键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民组织;理性选择;城乡中国

周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中国银行家学会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项,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4项。

疫情影响下供需环境动荡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张怀英,苟凯歌,蒋辉(吉首大学)



【摘  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企业间的组织韧性差异使得企业在逆境下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全然不同。为此,本研究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供需环境动荡性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绩效影响的“SRP ”研究范式,即“供需环境动荡性(Shock)-组织韧性(Resilience)-企业绩效(Performance)”范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供需环境动荡性可分为供给端动荡性和需求端动荡性两个维度;供需环境动荡性负向影响中小型农业企业的企业绩效;组织韧性在供需环境动荡性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扫描分析、调适匹配、反馈完善、韧性升级”四个阶段,为中小型农业企业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持持续稳定经营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小型农业企业;供需动荡性;组织韧性

张怀英,湖南衡阳人。吉首大学管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业生态、农业企业管理研究。现任吉首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等多项省部级项目。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

何婷婷,张丽琼

(安徽农业大学)


【摘  要】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具体影响对指导农业低碳发展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1997-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计量模型,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状况,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各省区间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状态较为平稳;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以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机械化程度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新型城镇化的减排效应有所下降。【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效应;门槛特征

何婷婷,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以上社科项目。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有效衔接视角下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与演进路径——基于江西省P县的调研

潜  环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和载体。基于对江西省P县的调研发现,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以能人大户为主导的过渡模式、以村集体为主导的振兴模式。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层次的产业治理体系发现产业发展是从“扶持型”向“内源式”发展的转变,此过程拓展了治理主体,优化产权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这种内生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存在治理资源不匹配、政策依赖、连接机制不顺畅等潜在隐患。鉴于此,应引入市场化的产业治理资源,理顺主体权责关系,提升村级产业治理能力,拓展群众与产业发展联结形式,循序渐进的推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关键词】有效衔接;产业模式;运行机制;演进路径


潜环,湖北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基层治理。主持和参与多篇咨询报告获得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批示和采纳。已公开发表论文3篇。

我国农地制度的本源性权利及其强化逻辑

张元洁

(山西农业大学)

【摘  要】从本源论上来看,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内含着农地的集体所有权、农业使用权、劳动收益权和生态发展权等四项彼此统一的本源性权利。在三权分置改革中,农户承包权和流转经营权便直接由集体所有权衍生出来,并通过三权合约建立统一性,同时受到农业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劳动权益保障和生态保护的约束。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业劳动收益率相对降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地抛荒或者变更用途,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由此我国农地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集体所有权这一本源性权利的虚置和弱化,也使当前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所依赖的三权合约出现结构性失灵,并连带其他三项本源性权利程度不同的受到影响。农地制度本源性权利的虚置弱化和三权合约的结构性失灵,要求农地制度的合约论应以本源论为目的导向和约束条件,通过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化农地的本源性权利。【关键词】农地制度;本源论;本源性权利;合约论;三权合约张元洁,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乡村振兴,农村法治建设。在《中国农村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社会变迁下乡村社会治理的理想类型及其实践

邝小军

(贵州民族大学)

【摘  要】随着我国乡村流动性的加大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应对由此产生的新形势、新问题需要采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甚至范式。受吉登斯、卡斯特等人社会空间理论的启发,可以从信任、空间两个维度将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即在场地域性社会治理、缺场地域性社会治理、在场脱域性社会治理和缺场脱域性社会治理。为了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乡村在充分发挥传统的在场地域性社会治理、缺场脱域性社会治理作用的同时,需要重视缺场地域性社会治理、在场脱域性社会治理的实践和创新.【关键词】乡村;社会治理;地域性;脱域性;在场;缺场

邝小军,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研究。独著《科技工作者的阶层分化与地位获得》、《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理论导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家户分离、技术赋能与乡村共同体重构

孙强强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摘  要】乡村共同体的衰败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严峻挑战,重构乡村共同体也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议题。乡村共同体从形成到衰败应聚焦于乡村的自然单元——家户,将家户拆解为“家”的实体性和“户”的公共性,并依据家户和乡村关系变迁作为解释当下乡村逐渐衰落的原因。家户形态经历了合而不分、合久必分和分而难合三个阶段,呈现家户一体到家户分离状态,成为当下现代乡村共同体重构最大障碍。尝试引入技术赋能,通过在乡村发展“互联网+物流”、“互联网+政务”和“互联网+娱乐”平台,实现对农民的经济赋能、政治赋能和文化赋能,使家户分离中的农民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形成家户和乡村关系紧密的经济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关键词】家户制;家户分离;技术赋能;互联网+;乡村共同体孙强强,河南济源人。2017-2021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目前就职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与乡村治理。

风水政治:中国农村墓葬空间秩序中的社会、市场与国家

冯川(武汉大学)



【摘  要】“风水”是一套赋予空间内各要素以价值序列和因果映射序列的规则体系。依照“风水”规则进行识别,那些被认为处于价值序列的高位、在因果映射序列中占据优位并牵动和维系场景中人良好境遇的要素,可称为“风水资源”。而围绕这些“风水资源”所展开的权力配置和权利博弈,则是“风水政治”。墓葬空间秩序在村庄所呈现的样态,是风水政治的结果。“村庄中的散落样态”“村内集体陵园中的集合样态”和“公墓中的集合样态”这三种墓葬空间秩序,对应“风水的私人交涉”“风水的伦理统筹”以及“风水的国家和市场配置”这三类风水政治运作机制。对比发现,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的当下,村内集体陵园和政府运营的公墓是墓葬空间秩序演进的方向,村级自治组织和政府是最适当的风水政治引导者。

【关键词】风水政治;墓葬空间秩序;殡葬改革;移风易俗



冯川,日本东京大学地域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兼日本村落研究学会会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城乡基层治理。

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20年的中国探索与展望

徐业鑫1,王利伟2,任玉洁1

(1. 山西农业大学;2. 山西省稷山县农业农村局)


【摘  要】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作为最早的参与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今已有20年时间。通过梳理20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农业文化遗产的本体论研究、作为资源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反思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研究需要持续讨论的相关议题。【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探索;本体论;遗产资源论;实践与理论反思

徐业鑫,辽宁大连人。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耕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多次参与山西省乡村社会田野调查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的调研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省级项目3项。

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体系及测度研究

李玏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  要】宜居宜业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也是中国现代化乡村发展的新形态。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个维度、31项指标的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指数从0.1757增长至0.7736;从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乡村产业、收入与就业四个维度看,中国乡村宜居宜业各维度出现明显分异变化,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由2010年的收入与就业>生活环境>乡村产业>居住条件,转变为2019年的居住条件>收入与就业>乡村产业>生活环境;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差异较大,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普遍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偏低。新发展阶段应坚持以人为本,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果,积极推进特色村庄建设,优化乡村就业创业环境,促进乡村从美丽宜居向宜居与宜业并重转变。【关键词】乡村宜居宜业;评价体系;乡村建设

李玏,理学博士,宁夏银川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专项课题2项。

往期精彩回顾

2022年第3期目次及摘要

2022年第2期目次及摘要

2022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END


编辑 / 赫雪侠

审核 / 佘小宁


期刊社新媒体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