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河知我心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2024-02-04




成长故事

2021年度洛阳法院“人民满意好法官”

候选人





旖旎洛阳城。它有着和煦之春、热情之夏、收获之秋、瑞雪之冬。
这是一个古老城市的四季风情。
淡泊人生路。她有着春之温润、夏之辛勤、秋之成熟、冬之坚毅。
这是一位法官的四季人生。
当有人问起任海霞十五年的法官职业生涯有何体验时,她的回答是:“江河知我心。”


初任法官的初心,矢志不忘

内心的良善是不变的标尺


今年是任海霞在法院工作的第15个年头。


她常说,“愿自己成为点点滴滴的春雨滋润人们的心田,让社会多一份诚信与关爱。”


这份初心来自于任海霞小时候长辈们的耳濡目染。那是她人生中学到的第一课——善良。


30多年前,豫西农村的冬天,经常会有走街串巷讨饭的人。生活也不富裕的爷爷,从来没撵过来他们。有人上门讨饭,爷爷总是会给瓢粮食、盛碗饭或者拿俩馍,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归。


年纪尚小的任海霞曾经不解地问爷爷:“好多家见讨饭的来,早早就把大门关上,等他们走了才开,咱咋不关门呢?”爷爷的回答让她终身难忘“给口饭怕啥!这口饭咱少吃了饿不着,他们吃了却是救命粮啊。


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善良的种子在任海霞的心里悄悄发了芽。时至今日,沧海桑田,但处理每一起案件,内心的良善都是她不变的标尺。



2006年,初入法院的任海霞被调任到基层法庭工作。


一次中午下班回家,任海霞碰到一个年过古稀、腿脚不灵便的老大爷,坐在法庭门口的地上。


上前询问后才知道,大爷的案件下午要开庭,但是腿脚不灵便怕赶不过来,早上碰到同村有人到镇上办事,就趁着顺风车过来,坐这儿等下午开庭。


“孩子们咋不陪你一起来呢?你中午咋吃饭啊?”任海霞立马关心起老人的吃饭问题。


提起孩子们,大爷的眼中立马蓄满了泪水:“这次来就是要告三个儿子,要他们承担医疗费、赡养费。”原来老人以前在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上个月不小心摔伤后,小儿子不愿意拿医疗费,说他年龄大了根本没必要住院,老大、老二见老三不拿钱,也都不愿意再继续给钱。老人边诉说着边从怀里掏出了俩冷馒头准备当午饭吃。


老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讲述,让任海霞心中也隐隐作痛。


那天中午,任海霞没有回家,而是把老人请到了办公室里休息,还给老人捎上了一碗烩面,让老人在屋里等待下午的开庭。


开完庭后,任海霞和老法官一道把老人送回村里,并一个个去见他的儿子们开解矛盾。


不出任海霞所料,几个儿子都躲着不见,儿媳妇们对情况也都“一问三不知”。但任海霞却没放弃,第二天找到村干部一同前往调解,却依然没有进展。


第三天、第四天......电话一遍遍响起、几个孩子的门一次次被推开,孩子们的心房也渐渐被打开。终于,在又一次的登门调解中,三个儿子当场拿出医疗费,并承诺以后会好好侍奉老爹,老人也撤回了对三个儿子的起诉。


走在回法庭的路上,看着山边的积雪,任海霞突然觉得,即使身处冬日,也内心温暖,充满力量。



柔弱的肩膀,总能扛起重任

她有不服输的性格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从小在农村长大,跟着父母为生计忙碌,经历过暑天田地里的辛苦操劳,也感受过雪天里跋山涉水时的刺骨冰冷,儿时的辛苦,培养出了任海霞踏实勤恳的性格特点,而简单朴实的农家生活和父母埋头苦干、坚忍不拔的人生姿态则造就了她待人处事的真诚与执着。
“我的父母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我的天资不算聪明,素质不算全面,但这份学自父母的骨子里那份坚毅,让我始终向上生长,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总是会全力以赴。”任海霞用“不服输”评价自己。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英美法法学硕士项目向全国法院招生,任海霞在短暂的犹豫过后,就立马报名参加。
英语基础十分薄弱的任海霞,为了突击英语、跟上学习进度,每晚哄睡孩子后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看书。“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休息过。”
初试通过后,又强忍内心对家人、对孩子的思念,在国家法官学院再次闯关几个月,任海霞最后成为了项目的一份子,奔赴香港、美国继续学习深造。


“别人看我觉得柔柔弱弱,但是我骨子里的那份韧劲儿,不比任何人差!”和对当事人的如沐春风相比,任海霞对自己往往是“一狠到底”。
2017年12月底,已有三个月身孕的任海霞,作为审判长承办了鲁某等300余人诉某区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发还重审案。
该案不仅事关该区的社会稳定,也是法官们“谈及色变”的涉众型诉讼案件之一,如果处理不慎,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为了确保案件的顺利审理,任海霞反复拟定详细的庭审提纲,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了多套应对预案,不管身体再不适,任海霞也坚持和团队成员一起加班到深夜。
为了稳定300多名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只要当事人打电话或是要求会见,任海霞都会第一时间耐心倾听、尽量解释,悉心疏导他们的情绪。
怀孕7个月,当该起案件进入专家论证会讨论阶段时,任海霞又作为审判长承办了诉讼时间长、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度高的“唐伯虎虎画”案。
不服输的性格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让任海霞不敢有丝毫松懈。最后,凭借着专业的审判业务能力和准确明晰的法律适用,任海霞交上了两份详略得当,说理充分的判决书,顺利解决了矛盾纠纷,还兼顾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法官的最低标准,就是要做到专业

越专业,越令人信服


一个优秀的法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专业”是任海霞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今年3月,任海霞调任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
近年来,环境资源案件频繁进入大家视野,与之对应的是案少人多的现状。刚刚接手环境资源案件的任海霞面对案多人少的现状倍感压力,“大量案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将有损司法的公信力。”
这样的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重任在前,便只能风雨兼程。翻开任海霞的开庭日程表,每周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庭审排期。白天要忙着开庭、处理各种程序性事项,只有到了晚上,她才能集中精力撰写复杂的判决。那些逾百页、沉甸甸的判决书,都是她无数个夜晚抽丝剥茧、挑灯夜战的心血酿成。
“那段时间,感觉法庭才是家,家里反倒成了打卡的地方。早起上班时孩子还没醒,晚上到家时孩子已入睡,每天都在完美错过。”任海霞回忆道。
在任海霞眼里,学习永无止境,她从来都把自己当成一名法律的新人,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忱与劲头。
她善于挤时间、用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会议精神以及最新的司法文件、指导案例,汲取创新审判工作思路的养料,为的是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她在总结提炼审判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文章,撰写的《抵押权未清除不能阻却行政协议的履行》荣获第八届全国行政审判优秀业务成果三等奖;撰写的《行政许可若干争议问题之探析》《学生就高校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裁判规则》等文章,多次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在最高院学习锻炼时,作为法官助理起草的“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对象的界定”等文书,多次被作为典型案例。
“只有专业在心,胸有点墨,才能在驾驭庭审时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彷徨;在面对困难时,少一分踌躇,多一分担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海霞不知疲倦地用案件积累生命的旅程,计量青春的脚步,以法官职业为乐,以法官职业为荣,有趣味地享受工作,内心如阳光般灿烂和温暖。
千山万水,坚定前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任海霞的法官故事还在继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河知我心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