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心之问,我用行动作答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2024-02-04




成长故事

2021年度洛阳法院“人民满意好法官”

候选人





“如何做一名好法官?”2004年,刚刚走进孟津区法院大门的李静曾经这样叩问自己。
这一问,伴随着李静的法院生涯,已有18年。
如今,李静找到了这份答案。


调解是法官法与情的融合

“平凡的坚守,也能汇成江海”


——“质量是法官价值的体现,效率是法官生命时长的延伸,调解则是法官法与情的融合。”
基层法院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平均每个工作日开两三个庭,一年光判决书就要撰写三十万字左右,比起‘5+2’‘白+黑’的工作时长,作为基层法官如何在日复一日、案复一案中始终保持对案件事实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法官不为人知的辛秘。
李静就是如此,不断地在案件中锤炼着初心。
小张在某企业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向该企业提出人身损害赔偿。而企业在经过协商后,对小张进行了部分赔偿。但由于后续赔偿未能履行,小张将企业告上了法庭。
接到案子的李静,在仔细分析案情后,决定引导双方先行进行调解。
“我们已经慢慢在赔偿了,他还要告我们!何况第一笔赔偿都到位了!我们是不守信用的人?”“你们就给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就没打算给,我不告你们,我能要回来钱?”法庭上,双方当事人互不让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在纷杂的争吵中,李静准确的找到了“破局点”——守信。
找准目标的李静迅速联系了企业负责人,开展了“破冰行动”。
“小张的事情咱们谁都不希望看到,但是他确实是在咱们企业里受的伤。现在进入诉讼阶段了,如果咱们不解决问题,那么不仅仅是外面人觉得咱们失信,咱们的员工是不是也会觉得心寒。”在李静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下,企业负责人的强硬态度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企业在原本调解数额的基础上多拿出了1万元,对小张进行了赔偿,双方重新握手言和。
办理涉农、涉房贷、涉企案件中,李静始终以调解作为办案要旨,保障农业生产经营及基本生活所需,缓解信贷危机,尽心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在办理涉邻、涉亲纠纷中,“庭前冷静半小时,庭后三天调解期”,李静的融情于法,让无数矛盾消弭于无形。
“基层法官虽‘小’,但每一位‘小’法官平凡的坚守,才会形成守护城市平安的磅礴之力。”李静坚信,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终将汇成奔涌江海。

内心之问与社会发展的碰撞

单日开庭审理14案的记录


——“案件的日益增长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法官要在案件的激流中全力以赴,诉源治理、调裁结合、维稳创新、保质保量,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是初心使然。”
随着社会发展,案件量激增,看着审判系统上不断新增的收案数,李静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案件质量和效率兼顾?”这是她十余载来从未有的困惑。
内心之问,她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准确定位、科学施策”,她给自己定下了八个字的准则。接着,仔细领会“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文件、精神,重新回过头审视自己学习的实体法、程序法等核心内容,静下心来一遍遍细细疏理、体会。终于,在无数个想法被自己否定后,李静有了新的突破点。
“横向(实体)走量保质、纵向(程序)走质保量。”李静对不同案由不同主体的案件进行分类整理,从合同、证据等多方面找出共性、提取异处,紧扣审判要点、证据特性等形成各类案件规范性庭审要旨。为了保证审判质量,李静还多次组织庭审观摩,认真听取反馈信息。
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审判方法,确保了在激增的案件数量中,始终保持流转顺畅,全面高效。
今年,李静曾创下了孟津区法院单日最高开庭14件的记录。
“案件少了,可能还会不习惯。谁让咱都被练出来了,这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忙碌之余,李静总会这样自嘲被案件“反复折磨”的自己。


是法官,也是“倾听者”和“引导者”

为当事人多想一步


——“要想做一名好法官,就要做好群众工作,交上满意答卷。”
“李法官,你说,他欠我钱不还,他还有理了。开庭都不来,肯定是不敢见我。”2020年12月,王某诉张某民间借款纠纷一案中,开庭审理时被告缺席未到庭。
在庭后的交流中,李静得知,王某和张某是一个村的,今天张某不来开庭,就是躲在家里,而且张某本人有存款,但就是拖着不还。
标的额较小,案情也比较简单,团队的法官助理也劝她直接判了就可以,但李静心里却有不同的想法:本是同村,低头不见抬头见,一纸判决可能带来的是“仇恨的加深”,两家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世仇”。调解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为了切实解决两人的矛盾,李静带着书记员找到了张某的家里,在几次上门寻人无果后,直接在张某打工的工厂将其堵个正着。

李静的韧劲儿让态度强硬张某服了软,“本来想着就2000块,能拖过去不还了,没想到咱们法官这么下功夫,我实在没脸不还。李法官你放心,我这就给他把钱打过去。”

次日,收回欠款的王某来到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李静回忆时说她现在还记得王某交撤诉申请时的笑容。
“来法院打官司,可能就是一时的心气儿不顺,加以引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李静深知沟通与倾听的重要性,每次与当事人交流,都会在法律知识、感情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疏通引导,做好“倾听者”和“引导者”。
在一起纠纷案中,因当事人分歧较大、证据较多,庭审持续了近4个小时。庭后,李静又根据审理情况进行深一步的调解。最后,在经过2个小时的协商后,原被告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为当事人多想一步”,这句话被李静写在了笔记上,时刻翻阅。而她也切实把这句话付诸于实践中。
有老人来诉讼时,搀扶一把,帮助点一下健康码;长时间开庭调解时,递上一杯热水;能电子诉讼的,能打个电话解决的,就让当事人少跑一趟......她像她名字中的“静”一样,总让当事人感受到恬静、温暖的司法力量。
“记得自己为了给一位老人借老花镜,跑遍了法院多半个审判区。但是看着老人戴着眼镜认真端详材料的样子,又觉得非常值得。”李静回忆起这些“小事”时,嘴角总会忍不住的扬起。
在她心里,这些“小事”和结案质效排名全院第一一样,都是值得她骄傲的。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
“如何做一名好法官?”

李静的回答是:“要做好一个法院人,未来的路还很长,内心之问,我用行动作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内心之问,我用行动作答丨人民满意好法官评选

人民满意好法官 洛阳中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