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空调,古时候的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2016-07-10 A-Ray 瑞艺术网


夏至那天,小编的空调竟然坏了!……

机智的小编忽然想到,古时候的人都没有空调,那是怎么过夏天的?也许可以学来用~

于是各种查证,结果发现,他们不仅过得很凉快还很诗意呢……


先给大家看个特别仙的


古代的中央空调——自雨亭


自雨亭在我国出现于唐代园林中,所谓自雨亭,就是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模拟降雨,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


(模拟出来,大概是这样的场景)


而且这可都是自动的,动力来源就是水和水车。

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自雨亭消暑的赞誉。
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诗也描述了这个自雨亭的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到了宋代,这种设备造得比唐朝更加豪华。


《武林旧事》卷三载:“禁中避暑,多御复古,选德勘殿及翠寒堂纳凉。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地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萸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等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可以看出,宋代的自雨亭不但有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

天呐,如果小编身处在这样自带芳香的房子里,那一定是白衣飘飘的白子画呀。来源:瑞·艺术


(好吧,小编已经热晕了……)

自雨亭……这个难度有点高,小编置办不了……退而求其次又发现好物一枚。


天霸冻霸tua——冰鉴

冰鉴分里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可以用来冰镇果蔬和酒,这不就是冰箱吗?


古时的冰鉴的盖子上有很多孔。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做冰箱,还可以通过这几个孔往外冒冷气,变成冰箱空调一体机!

天,真是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冰箱都是冒热气好吗!


当然,这样冰块的消耗量也会更大一点。

冰窖贮冰这种大工程不是一般人家消费得起的。

所以,一般的大户人家,采用了另一种冰箱空调一体化的设施:深井。


曹操当年在邺城建造大冷库“冰井台”挖深井采集冷气,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间挖一深井,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而冬天则有暖气上来,保证厅堂温度相对稳定、宜人。

 


 

其实在深井之前,古代人还有一种更便利的纳凉方式:“窟室”

所谓“窟室”实际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讲究。

先秦时期的王公贵族们一到夏天便在“窟室”内组织一些重要的餐饮活动。


贵族们的“窟室”除了利用地底层的相对恒温来降温,往往还会放置冰块。再加上美酒美食美女,名副其实的地下趴踢。



除了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空调冰箱,古时还有很多纳凉小物,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蒲扇、团扇、折扇自不必说。


 凉枕。看着就很凉快,可是当真不会落枕吗?


竹枕。你说这是平民百姓用的?小编怎么看着这么讲究……


竹夫人。这个……


哎,古代人真是多智慧,这么些个降暑的办法。不像小编,没了空调就只能抓瞎……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陈丹青:好的教育就是少啰嗦

苏轼与《寒食帖》,不只是颠沛流离

古画中那些奇趣日用品,大开眼界!

徐渭 | 把笔墨用到极致

陈丹青:千万别以为进了艺术学院就成了艺术家!

你在我背后开枪,我依然相信是枪走了火

他深入妓女心灵,被誉为一代“青楼画家”!

文人画与修养有关,与画种无关


瑞·艺术 | 让我们相聚一起







收藏热线 159-8672-0291

网址:http://ruiyishu.com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