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吕廷川《华不注》

      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是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自2013年开始向全国发起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专题摄影作品进行公推和综合审议,最后评出本年度上榜作品,至今已连续举办该活动五届。主办方希望通过常年举办这样的活动,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树立一个风向标,共同推动中国摄影的发展进步。


       近日,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活动已经圆满完成推荐和评审工作,并最终形成上榜结果,共有十件作品上榜,分别是(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卢承德《世俗生活在南方》、吕格尔《羌的山》、吕廷川《华不注》、罗永进《山高》、李止《溪山》、潘晓春《异物》、丘《日常写作》、吴国勇《无处安放》、王轶庶《无中生有》、郑知渊《大城》。


      本期介绍吕廷川作品《华不注》。


吕廷川

      1971年生,山东临朐人,纪实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1996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长期致力于图片故事的拍摄,2008年获山东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2015年6月,入选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同年9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人物专题片;2018年当选山东省第九次文代会代表。 从事摄影工作20余年,长期致力于图片故事的拍摄


作品阐述

      在济南黄河南岸,有一座海拔197米的小山,山呈圆锥状,拔地而起,与其他丘陵不相连。 它是一座历史名山,元代赵孟頫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华不注”山。山名“华不注”取自《诗经》,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就是说其形状犹如湖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唐朝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山,他在《古风》中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在清代以前,华不注山是济南市区的第一名山。随着山下湖水的逐渐干涸,兴盛千年的华不注逐渐沉寂下来。华不注山一带村舍俨然,大片农田中残存着零星的水塘,偶尔会有水鸟掠过荒芜的芦苇丛。从2013年6月开始,济南市启动了华山历史文化公园的城市规划,围绕山体人工挖掘几千亩的华山湖,山脚下的前王村、郅家庄等19个村庄陆续拆迁,祖居在此的村民从此告别农耕生活,将住进统一建造的安置楼房。从2015年开始,这组照片历时四年多时间,以山体为背景记录了周围的变化。


评委评语

颜长江

      吕廷川用纪实摄影的方式,描绘了《鹊华秋色图》中,华不注山的当代处境。与原作的清新美丽不同,他没有营造优美的景色,而以一种灰调浸染画面,色域讲究,抒情有度,如同提琴的慢度。这种气质是独特的,有见识的,保持了变异后的风景、人们,包括摄影师,所有相关者的尊严。

      这隐含着社会学的观点:中国景观不再是现实生活的自然发育,而是作突然地硬性地改变,让自然与人生不再自然。但他没有应用一般的景观摄影手法,而是选择了纪实。对于纪实来讲,其实这地方很难出彩。但他智慧,转山,加上一年四季,尽量做足纪实该有的方方面面,而得天独厚之处,是背景总是那一座山。这山不仅一统各种景象因此让图式相当成立,而且在内涵上,始终强调着此地不同寻常——这是一大文化符号,它让照片中再普通的场景也拥有灵魂,富有意义。如此在抒情中不时回响着主旋律,不动声色地渐渐谱成内在充沛的挽歌。

      中国的纪实摄影,在主题与影像这两个基本方面,一向较弱,这组作品能兼而有之,圆融动人,难能可贵。


作品展示

惊蛰,2018年3月,前王

大雪,2017年12月,前王

立春,2017年2月,石门

芒种,2016年6月,前王

清明,2018年4月,后王

雨水,2018年2月,山根

芒种,2016年6月,山根

雨水,2017年2月,山根

大暑,2017年7月,后王

立冬,2016年11月,北陈

立春,2017年2月,前王

大寒,2017年2月,后王

立秋,2016年8月,东陈

立春,2018年2月,后王

小雪,2016年11月,前王

夏至,2016年6月,北陈

雨水,2018年2月,华泉

夏至,2018年6月,前王

谷雨,2018年4月,华泉

霜降,2017年11月,石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