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人好物 | 如何沉默

党委宣传部 无锡太湖学院 2022-04-01



浸润了上千年“温良恭俭让”思想的中国人民以一种内敛的方式将自己牢牢包裹。


少说多做,低调朴实,

不急不躁,人人独善其身。


多数的沉默在方方面面皆有展现,

人们以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

舍弃毫无作为的妙语连珠,

凸显最为沉默的一面。



最近有幸拜读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其中同名的这一篇被我择了出来。


在书里,

他以自身经历标榜了如何选择沉默的生活方式,言明自己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至于百转千折的心路历程、所悟出的沉默定律,或许对我们形成的社会思想有所助益。



1



沉默现状



在书里,

他质疑了龙应台女士的“沉默怯懦论”。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多数中国人都选择的生活方式。


书中写道:“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


在那个年代或是现在,

做一个沉默的人似乎显得更为理智。


这种固定意识的形成与经历、家教、甚至是谨慎的天性密切相关。“枪打出头鸟”,爬得越高,嗓门最大的人往往以一种常态被人理所当然的拉下神坛。尝尽挫败后,自然也就“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于是乎沉默也就演变成了一种适者生存的方式,又或者说是一项明哲保身的常规法门。


沉默的现状以一种两级的形式不断演化着,这种在书中被称为“集体性癔症”的情形显出了一种强忍的态度。在集体暗示下,“进了这个那个圈子,就要说这样那样的话,”若是挖空心思打进话语的圈子,或许是有人自动放弃的。


书中描绘的沉默现状,带上了一丝消极的色彩,但有一件事大多数人都知道:


“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的两种文化中选择”,而“话语即权利,权利又是个好意思。”


如何沉默



毫无疑问这是全书的灵魂所在。


书中在人性的角度上稍解了这一疑惑。


“若是话语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

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


在沉默与发声的问题上,

保持二者的客观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兴起了一种反对相对中立的观念,具体体现在在任何时间任何事件不下场、不站队的一种处事态度受到了诸多质疑。永远保持中立与沉默,是部分人明哲保身的法门。


书里也提到“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而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在大是大非的理智与情感面前,这种沉默就显得极没必要了。


该沉默的时候要沉默,该发声的时候自然要发声,极为中立的沉默便有了无意间偏袒罪恶的嫌疑。


至于如何沉默,

书中也给出了答案

适当发声的反抗,绝不逾界的沉默。


沉默是一种智慧,

在理性的前提下它

是我们独立思考的绝佳时机。


无论是权利、人性、乃至道德,若是在大是大非的情形下勇敢发声,更是一种正义与必然的选择。


《沉默的大多数》掺杂了一种虚构的现实之美,以一种对现实游离的相对自由,孕育出一种洒脱的自然之美。这美好似一束强光,刺穿时间的阻隔,启迪心灵。


有人评道:

“此书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

别样的世界,

激起了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

幽默而充满智性,

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不妨带上此书,

静静思考,

细细品读。





文 / 大学生记者团 侯静雯

排版 / 新媒体运营部 苏紫艳





无锡太湖学院


投稿邮箱:thxmt@wxu.edu.cn

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