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一起守护自然!——2018年台湾冬令营归来有感
8天7夜,在盖娅自然学校和台湾共生藻团队共5位引导员的陪伴下,我们一行13个家庭25人,从台北出发,走过花莲、宜兰,又回到台北。在这里,我们惊叹于自然的神奇,见证了时间的印迹;感受到地球的脉动,也经历过生死的恐慌。每一天,都有数不尽的新鲜与感动、温暖与思考……
01
赏自然奇景,感受时间的流逝,地球的生长
世间万物,何其繁多!每次出行,我们都会被自然的神奇与美深深折服。这一次,除了七星潭骑行时太平洋的色泽与浩瀚之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太鲁阁峡谷那经过流水旋涡的冲刷而形成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岩洞,以及岩石上那些深浅不一、斑驳美丽的纹路。这些岩洞与纹路让我们如此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台湾岛是如何一步步地抬高、生长;也不免让我们畅想:那高高岩石的夹缝,以后有可能会形成另外一个什么样的峡谷呢?
野柳地质公园那千奇百怪、造型不一的蜂窝岩也是一大奇观。当其他游人围着它各种拍照的时候,蟑螂却带着我们用眼、用心去“触摸”它的历史,感受其软硬不同的成分经风沙、雨水的侵蚀后,是如何造就这种奇景的。更加令人觉得妙趣无穷的是,在嘈杂的堤岸旁,我们这一行人,凝神屏气,去聆听那海浪冲击下方洞穴所传来的“嘭”的一声,每一次的听到,都让我们心领神会,雀跃不已。
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今天所见到、听到的一切,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02
叹原住民智慧,更好地与自然联结
大自然蕴藏丰富,其实包含了我们生存的必需。如果你去过吉籁猎人学校,你一定会为阿美族人的生活智慧惊叹不已。随处都是可食用的植物,但是你需要认识它、了解它。野外要喝水、运水怎么办?宽大的姑婆芋叶可以用来制作便捷实用的取水容器,外形也十分可观。野外如何生火?火绒可以从竹子上取得,干草、细树枝等大小不同、粗细不一的自然材料的排列大有讲究。
还有,制作结实的绳子,搭建临时遮蔽所,编织勇士花环头饰……所有这一切的材料,都来自大自然。所有的工作,看起来简单,自己去操作时,才深感不易。当我们身处都市的繁华,享受科技的便捷时,往往忘了现有资源的来之不易,忘了如何与原始的自然联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03
经地震体验,滋生更多联结的渴望
当大家对七星潭太平洋的壮美、骑行的畅快、阿美族人生活的智慧、太鲁阁峡谷的幽深还在回味不已时,未曾想,我们在花莲的最后一晚竟迎来了这次出行最难忘的一次体验——2月6日晚23:50发生的6.5级地震。
虽然已经有过前两天十余次小震的经历,虽然我们也进行过极好的演练,但在这样的自然现象面前,人力终究是微小的。强震一开始,大家就知道和之前所经历的不一样,不可避免的害怕、慌乱、着急……好在,我们并没有“无措”:在五位引导员冷静、清晰、周密的指引下,凭着大家的默契与互助,我们每一个人都安全有序地撤到了楼下的空旷地带。
不想再去赘述整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心理冲击,只是——当孩子们围坐在空地上唱起营歌时,当虫子强忍内心的恐慌带孩子们玩游戏时,当忍冬、小燕鸥、野鹿一次次返回楼内给我们拿来被子等必需品时,我们心里虽然仍不平静,但却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撤出花莲,入住宜兰民宿的当天晚上,引导员带领大人和孩子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召开了“震后心理疏导会”,我对蒲公英在会上提到的一点记忆犹深:经历过地震的孩子,如果以后有机会建造房屋或做相关的其他工作时,他(她)会不会多一份责任感?是的,这样的地震经历带来的生命教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来得真实而具有说服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感受到地震破坏力的几天后,又一起在太平山下享受了舒适的温泉。听蟑螂说,正是有这样剧烈的板块运动,台湾才有如此丰富的温泉资源。我又时常想起小燕鸥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把地震、台风看成是自然灾害,而仅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会怎么样呢?老实说,我目前并没有答案。但是,这种视角的转换跟对自然认识的深浅是有紧密关系的。面对这样的不可抗现象,我们要做的也许就是适应、调整与接纳。回想自己的整个心理历程,恐惧可能是源于未知,源于不可预测。那么,如果我们与身处的自然与世界有更多的亲近、更好的联结,面对地震、台风这样的自然现象,我们虽然会恐惧、担心,甚至无助、悲伤,但与此同时,是不是也会多一份接纳与坦然呢?
04
品万物殊性,获得生命的启迪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运转的规律与独特价值;地震、台风的出现是如此,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看似不起眼的事物也是如此。
我们发现了高高树上的数个蚁窝,很难想象小小的蚂蚁是如何一点一点地衔泥而上,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力与协作力?
我们听说了姑婆芋的汁液是有毒的,可是它却可以用来解蜂毒;后来,我们甚至用它宽大的叶片制作了野外盛水的容器;
我们触摸到了九芎树与众不同的光滑树皮,更了解到它能够防止土石滑落,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还有很多,很多……
自然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我们从中了解到了个体的独特性,认识到事物是如何相生相克,各自又是如何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外观、习性,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所有的这些对于我们的人生未尝不是一种启发!
05
由净滩行动,反观自身行为
最后一个下午,在台湾环资协会大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加了一次净滩活动,地点就在风景奇丽的野柳地质公园公园附近的海滩。这绝对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沙滩上的垃圾真是触目惊心,我们越捡,内心越沉重;半个小时不到,十几个袋子就已经装得满满的。当大家还意犹未尽嫌捡的时间太短时,才知道后面还有更加庞大复杂的工作——垃圾分类统计。
难以想象,短短时间,我们所捡的垃圾竟达到了100.5公斤。经过分类统计,发现排在前三名的依次是烟头、一次性物品以及食品包装袋,而74%都跟人类的吃有关。在大毛老师接下来的图片展示与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垃圾是如何危害海洋及附近生物,以及那些塑料颗粒是如何形成塑毒回到人类身体反噬我们自身。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们明白,垃圾是捡不完的,唯有从源头进行控制,才能够使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而我们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又为垃圾的诞生“贡献”了多少呢?如今,在大城市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可以做到不乱扔垃圾。可是在制造垃圾这一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都是懵懂而不自觉的。
于是,做好家庭垃圾分类、不过度消费、少用一次性物品、少叫外卖,是不是可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06
回归,更多的责任,更落地的行动
二十多天过去,时至今日,鸵鸟的淡定从容,蒲公英的沉静自然,忍冬的体贴亲和,还有小燕鸥和蟑螂说起自然、环保的那一抹凝重与深情,仍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这些可敬可佩又可亲的人啊,用自己的行动在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身边的我们!
都说,出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如今,我们已归,回到了平淡琐屑的日常生活;可同时,心上也多了一份沉甸且欢喜的责任。我们都记得小燕鸥最后提倡的“一个月承诺”,所有的心灵波动都将化为我们切切实实的行动:或是餐后只用一张纸、出门带水杯,或是开始家庭垃圾分类、少点外卖,或是去超市一定带购物袋、少用一次性物品;甚或是难度超级大的一个月不吸烟……
为每一个行动的小伙伴点赞!
记得在某一篇文章里看到说,自然之友创始人梁从诫先生喜欢用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我们每个人能做得很少,联合起来却能改变世界”,我在此也借用一下,惟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联合起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起来守护自然!
山河依旧,美景常在;不是每一个去到台湾的人都能如此幸运地感受到这些,我们何其有幸!感谢五位引导员对活动的精心设计以及面对意外的沉着冷静,感谢盖娅学校后方的各种支持和高度关注,感谢所有同行伙伴的温暖陪伴和守望相助。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们在不同的角落,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来守护我们的地球!期待再遇,我们再来一起哼那悠扬空灵的自然之声——《穿越山水的溪》!
盖娅自然学校近期精彩文章和活动,详情请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