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教育能否促成环境改善?——我与19岁儿子的一段探讨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5

承接昨天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今天的文章来自42期体验师小蜗在参加完体验师培训后,与她19岁的儿子关于“自然教育”的一段探讨:


美术培训班的孩子们只能在室内学习美术,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而我认为美是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母亲的,走出教室,那里才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有没有好的户外课堂呢?怎样在户外课堂上课呢?在我的世界里,解决疑问最好的老师就是网络。于是一个搜索,我遇见了盖娅自然教育;在了解的过程中,知道了这次自然体验师培训西双版纳站计划;经过了解,盖娅体验师的课程吸引了我,我刚好有时间,于是我与盖娅结下了第42期自然体验师西双版纳站之旅的缘分。



5天的学习,冬青老师和橙子老师的教学风格令我印象深刻。她们的语速不快,声调也不高,没有激昂的煽动,更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有的只是温柔的语气,言语中时不时暗含幽默,眼睛和肢体语言里,充满了坚定。

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课程,却让我一天一天兴趣大增,情绪激昂,恨不得立刻投身其中,见人就想要分享。所以,我在回程的飞机场上,一见到我19岁的儿子,就迫不及待地与他分享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和感想,我本以为他会应和与赞同甚至也会极感兴趣。但是分享的结果让我很吃惊,很意外,还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这番分享到底聊了什么?下面,我就用对话的方式慢慢表来。



我:妈妈这次出去7天,参加了一个叫做自然教育的学习,你想了解一下吗?

儿子:我正想问问你呢?

我:原先我理解的自然教育,就是把课堂搬到自然里,然后把孩子们在课堂里学的枯燥抽象的知识,通过大自然课堂来让他们学习。但是通过这次盖娅自然体验师的学习以后发现,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盖娅自然教育是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体验为主的上课形式,认识和理解自然,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继而生出对自然的珍惜保护之情,并付诸行动。妈妈觉得很好,准备在我的美术培训中,加入盖娅自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儿子:自然教育,就是环保呗。我知道,我看过的这方面的书比你多。环保教育没用的,有几个人会这样做?没人喜欢这个。

我:可能这样跟你说,不是很好理解,难以引起你的兴趣。这样吧,我讲几个故事,会更生动有趣,便于理解。


第一个故事,是自然艺术课里讲到的。自然艺术课会让我们通过游戏更仔细地观察平时没注意到的生物,发现它美好特别神奇的一面,然后用手绘或摄影的方式来表现。课中老师让我们欣赏了许多艺术摄影照片和手绘作品,有的很普通,有的很美很有艺术感染力,有的貌似独特。


其中有一幅独特的摄影作品,它一度在网上流传甚广,相信很多人在网上看到过。就是雾蒙蒙的飘着小雨的背景中,有一只小巧可爱的绿色雨林蛙,蹲坐在一段横放的粗树枝上,两只小手捧着一柄嫩绿的小荷叶在遮挡雨水这样一幅画面。如果你没见过,可以脑补一下画面。是不是很美很独特?其实它是···


儿子:知道知道,那张照片是摆拍的,涉嫌虐待动物了。

我:是的。那张照片是摆拍出来的,看起来是不是也很美,也蛮艺术的,但这绝对不是我们自然教育所提倡的艺术。

儿子:我没觉它好看,有多艺术。

我:也许正是你知道了这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如此残忍,所以你就不觉得它美了。这种作品的创作过程,的确是不符合盖娅自然艺术课的理念的。盖娅自然艺术课,就是想通过亲身接触体验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产生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情,继而用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感染更多的人热爱保护珍惜自然。



反而有一副画,是一个小朋友创作的,很稚嫩的笔触,凌乱的构图,乍一看不怎么样,但是仔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孩子是要表现走入自然观察到的一棵大树,用到的各种感官,这时候就觉得它很耐人寻味了,比那副摆拍的作品多了许多美感。

儿子我觉得最好的保护自然的方式就是不进入自然,不打扰自然的宁静。

我:你说不进入自然就是爱护自然,这个也不完全对吧?因为如果不进入自然深刻体验,很难理解自然的美好神奇,很难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你不了解它,就容易产生误解,怎么去爱护它,珍惜它?

儿子:就是人类到处跑,进入自然,美洲大陆被发现,结果呢?人类为了银子到处开采银矿,为了自然物资大肆掠夺,结果那里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

我:所以有了自然教育,就是让人进入自然了解自然,在此过程中产生爱惜之情,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保护和使用。我觉得自然教育是可以达到效果的。因为我在这次学习中听到的故事参与的很多游戏和活动都是让我产生这种心情的。

儿子:不用进入自然的,看看书就知道了。现在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很多的。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我看的比你多。

我:你比我懂得多,那好呀。你这么年轻就比较关注这些,仅从阅读就知道这么多保护自然的知识,妈妈真的很高兴的。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人类通过大自然给我们的教训,认识到对大自然的掠夺式索取会造成环境破坏,威胁到自身生存。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做破坏环境的事情不自知,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还有望恢复吗?正是这样的思考才有了这些环保文章。


可是这样仅仅通过环保文章的文字传播,起到的环境保护作用很小,对阅读者的触动也很小,刺激人们实际行动的作用更小,所以才发展出现在的自然教育,通过进入自然的体验式学习,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



就像我这次学习后,加深了我对自然的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环保知识。这种进入自然的学习方式对我触动很大,所以我就会积极分享给你,那你可能通过我的分享多少知道了自然教育的线索,可能受我的影响,去阅读这方面的资料,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可能你也会受到影响,也会更懂得去保护自然珍惜自然,注意环保,对不对?

儿子:····

我:还是有可能的嘛,对吧?

儿子:·····

我:再给你讲一个野象的故事。有一年在野象谷,游客们把几十辆小汽车停放在路边,去周边活动。在大家的印象中,亚洲象是很温和的,一般也没什么危险,也不会伤人搞破坏。这一次却不同。这群人回来之后发现,大象弄坏了十几辆车。


当时人们的第一反映是,大象怎么了?我们没有惹到它,它莫名毁坏车辆是为什么?后来经过调查和观察,才发现游客们停放车辆的地方是大象们经常走的路,也就是象道,人类的活动逐渐侵入野生大象的生活范围,还把车辆停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就如同我们经常上下班走的唯一的道路上,被人停放了自行车等障碍物,妨碍了我们行进,我们也会很生气,忍不住会踢一脚拍一下障碍物。


大象也只是这样小小发泄了一下不满情绪,但是它体型庞大力量大,一个小小的不满举动,就造成了这样的破坏。实在不能全部归为大象的责任,怪罪大象。


儿子:中国都是亚洲象,它们很温和呀,也没那么大力量,不会破坏这么严重吧?你知道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区别吗?你们这次有学这些吗?

我:有学啊,还是野生动物专家给我们普及的知识呢!亚洲象体型也很庞大,虽然没有非洲象力量大,可是生气起来,破坏力也很强的。当然,这都是人类先侵入了它们的生活领域影响到了它们的正常生活,才发生的。

儿子:知道知道,都是人类惹的祸,先侵入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想听了,不说了。自然环境早晚要被人类破坏,自然教育没有用的,没有几个人会有兴趣,没几个人会这么做的,享受当下做好自己就行。

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觉得自己践行环保行为就好了,管别人那么多干嘛。最起码在我有生之年环境也不至于破坏的怎么样,我自己还好就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比我想象的快多了。就看阿克苏吧,我小的时候,从七团到阿克苏60多公里路上到处都是红柳胡杨等荒漠植被,还有狐狸这样的小动物出没,现在,这一路上只有各种农产品加工厂和大片人工种植的棉田和红枣核桃等经济林,见不到野生红柳,胡杨,更是见不到野生小动物。我小时候,也有沙尘暴,但是不会这么频繁,冬季也没有。现在沙尘天气特别频繁,甚至在11月份的冬季也开始出现。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人工种植的田地,地表没有其他植被覆盖,早春一刮大风就会把地表浮土吹到天空降落到人类居住的城市。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自然环境破坏的速度远超你我想象。


我们的生存空间遭到空前破坏。我希望通过努力,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慢慢改善,希望能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我无法想象我的儿子未来的生活画面是:天天带着防毒面具,只能在巨大的玻璃罩子下活动,或者为了活命逃离被污染的地球,在太空中苦苦寻找适合生存的家园,过着流浪艰难的日子。毕竟地球目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还是接受教育保护它吧。

儿子:没有用的,人类最终会把地球现在的环境破坏的。人类在整个地球历史以及未来里,都注定是一段渺小到不足一提的生物,现在所做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说不定科技的发展就能实现太空移民,说不定生活在地底下或者玻璃罩子里也没什么不好。既然人的一生如此渺小,如此短暂,过着和前人一模一样生活有什么意思。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就面对它,我还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经历一些和前人不同的事,就算戴面具,就算住玻璃罩,移民太空又如何,就算太阳也完蛋了,那又如何,反正人类如此渺小,如此不起眼。


科技的发展也是你我无法想象的。事物都是两面性的,谁知道,我们的家园被毁了,也许不是坏事。


我:万一科技达不到人类移民太空的水平或者创造一个宜居空间的水平,我们就遭遇了家园被毁的情况,万一我们的后半生都是在悲惨痛苦的境况下度过,你也不想现在就接受自然教育,试一试努力保护自然,改善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好一点吗?

儿子:让环境更好?不可能的。人类最终会毁了自己的家园的,早晚都会毁掉自己的家园的。现在所做的,只是稍微延缓一点被毁灭的速度罢了......最终会完蛋的。



这一段谈话,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我的儿子为什么会对自然教育不感兴趣,对改善自然环境这样悲观?是他的年龄所致?还是我是他母亲这样一个身份所致?(孩子在母亲面前有叛逆心理?)我将来开展的自然教育中,是不是也要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的特质,尤其是他们这个敏感的年龄段,让课程适合他们?


自然教育任重道远,是一项长久持续的工作,或许会面临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和困难...


文:小蜗,第42期盖娅自然体验师

图:第42期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课程组


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与盖娅一起重新认识自然、认识自己

盖娅培训 | 5月27日~31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北京站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北京站)| 中级体验师培训(5月)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参与式教学协作者训练工作坊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活动招募    2019盖娅夏令营合集 | 独立小纵队夏令营 | 山西历山亲子夏令营 | 历山植物课集训营(成人单飞)绿色生活夏令营 | 丽江喆里亲子营 | 丽江喆里"水的哲理"单飞营(8-15岁)  | 丽江喆里"冲刺少年"减压单飞营(12-18岁)  | 黄山夏令营 | 黄山端午营 | 低碳展馆X北京坊

  推荐阅读    发现之旅——记这个美好的早春上午 | 荐书《北京野花》| 荐书《观鸟:荷兰皇家图书馆珍藏鸟类观察笔记》 | 想带孩子体验爬树?你需要先知道这些 | 这届人类或许还有救——一个激进自然主义者的新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