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嗡嗡说嗡嗡,必须要给大头泥蜂一个特写!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嗡嗡说嗡嗡,昨天蚊滋滋给大家介绍了盖娅·沃思花园大部分常见的蜂邻居以及和它们的相处之道,还特别埋下了一个伏笔,要说一说其中的一个“狠角色”,TA会是谁呢?



上回书说到…...有伙伴说看我写的字儿像听评书,那我就自带节奏了哈!


前一篇,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在盖娅·沃思花园里各种各样的蜂。今天,我要用专门的篇幅来展示其中的一种……就一种!为什么?因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在它的蜂毒之下,蚊滋滋的免疫系统险些输掉全局的一个精彩故事呀!(真的精彩,都来不及惊慌失措的精彩…)估计到过盖娅·沃思花园的伙伴已经猜出来了,今天的主角就是大头泥蜂!


刚从洞口爬出的大头泥蜂


大头泥蜂是泥蜂家族中的一类,但与一些喜欢独居的泥蜂不同,它们选择了蜂多势众的群居。大头泥蜂个头儿不大,但是脾气很差。嗜肉成性的本质,让它们很容易就突破做蜂的底线。每每我们在大桑树下准备食物的时候,总会有几只贼眉鼠眼的大头泥蜂在附近偷窥。一旦有肉,它们绝对不会放弃在你眼皮底下一展身手的机会,果断地飞来、落下,明目张胆地用强而有力的大颚切割无论烧鸡还是烤串儿,然后就这么抱起一块肉若无其事地离开。


有的时候,它们还会在旁边的枝头稍停一下,把肉块整理成一个小球状,如同快递取件打包一般地干净利索。大头泥蜂不仅嗜肉,还贪吃嗜杀。在沃思花园的田间地头,大头泥蜂们捕猎、进食的场景算是目击率很高了。当然,它们的作风和昨天介绍过的黄脚胡蜂却截然不同,往往是抓到猎物后,当场开膛破肚,一通狼吞虎咽之后,把吃剩下的再打包带走。


看这大头泥蜂的好身手



特写镜头来一个!


这样的真性情让它们有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敢死队精神,无论是天上飞的蜜蜂,还是地下走的肉虫,甚至是黏蝇板上的苍蝇,统统都不放过。个个都是“人为财死,蜂为食亡”的死士呀。要是遇上仇家,它们更是要死磕到底的那种。再加上大头泥蜂的巢一般是在地下泥土中开挖的洞穴,非常隐蔽,如果在行走中不慎踩到它们的洞口……那后果还是会有些凄惨的。


在砧板上收拾残局的大头泥蜂,求旁边那只苍蝇的心理阴影面积


曾经的我们就在沃思花园遭遇过一次意外。一位小朋友在果园里行走的时候,一脚踩了大头泥蜂进出的洞口。(后来,这个行为,被我们比喻成“强 拆”,大家都认为十分生动。)当时,群起而攻之的大头泥蜂拼了命地向我们大大小小的一群人扑来!头上、手臂、身上无一幸免。蜂蜇的刺痛,引发了人群的尖叫和乱跑,但请相信我,这样的挣扎只能让杀红眼的泥蜂们更加亢奋,会再三发起猛烈的攻击。


后来听有经验的村民分享,我们才知道,遇到蜂蜇,首先要尽快地想办法遮挡住头面部,并减少身体皮肤的裸露,然后安静迅速地离开蜂巢附近的区域愤怒的蜂群往往更容易对快速移动、惊声尖叫,且一群中最高大的目标发起猛烈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蚊滋滋是受伤最重的一个……说多了都是泪呀)


看到这里,估计心惊胆战的你肯定要问,被蜂蜇了疼不疼,有没有生命危险这样的问题。下面,我就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吧。当时,我们被蜂蜇的一群人从事发现场撤退到安全地带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在急诊,很多人都在那里嚷疼,只有我一个人全身上下一片瘙痒、灼烧之感。医生看到我们后,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被蜂蜇了,疼是一定的。如果只是局部的蜇伤红肿疼痛可以先观察一下;但如果是全身瘙痒,发出了急性周身荨麻疹的,就要做好随时推进抢救室的准备了。


还好,那次我比较幸运,全身过敏症状止步于荨麻疹,没有出现休克昏厥、喉头水肿阻塞气道等危及生命的症状。经过皮下注射和口服抗过敏药物等治疗,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历山夏令营也经历了一次因误踩引发泥蜂反击的事件,因为有了经验而能比较从容地处理


户外活动,难免与野蜂们狭路相逢。但仔细想想,这儿都是人家的地盘,祖祖辈辈在这里打猎、修房子、生宝宝。而我们才是人家宁静生活的闯入者。与其反客为主,非要与人家正面对抗,总想着把主人灭杀,倒不如多注意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的“客人”身份和行为分寸吧。对于如何降低户外活动中的野蜂肇事风险,我的建议如下:


如果你的活动场域里有蜂类活动,无论如何不要惊扰、驱赶它们,这也包括受惊吓以后蹦蹦跳跳、大呼小叫的应激反应。这样的刺激都可能让小家伙们感受到威胁,从而引发攻击行为。在行走时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岩壁、树枝、灌丛以及路边是否有比较多的蜂在往返活动?如果有,更要仔细地看一看是否有蜂巢,或者蜂巢的出入口(泥蜂的巢在地下,一般在地表只有一个小小的洞口),一旦发现,还是敬而远之地绕个道吧!


在蜂巢附近的蜂会更容易发起攻击行为。还记得吧,蜂从来不热情好客,因为来登门拜访的都是死敌。如果不得已一定要从附近经过,建议大家踩点时,一定要在附近的树枝或地面上留下醒目的标记,并在通过前告诉大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每个人都应注意控制的行为,之后,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不同的蜂不一样,像我们果园里的大头泥蜂,距离蜂巢出入口2-3米以外是可以的,一般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会更安全一些迅速安静地通过即可。


如果万一被蜂群攻击,尽量做好自我保护,等到蜂群退去后,快速检查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了蜇伤处以外的身体过敏症状,比如皮疹,最好在第一时间到医院就医。(如果来得及,可以收集一两只蜂的尸体带上,北京的304医院绝对是个好地方哈!)如果只是非常少的局部蜇伤,在移除蜂刺后,用碱性的洗液(肥皂水)清洗伤处,之后可用季德胜蛇药化开涂敷,或者用温和的碘伏消毒伤口,持续观察直至痊愈。


最后,提示一点,蜂蜇后,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针对蜂毒启动免疫反应(比如红肿、发炎;严重的过敏症状其实也是过度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在康复期间应该尽量素食,特别是控制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并大量饮水排尿。我就亲眼见过盖娅·沃思花园的小怪物们(海盗、黑头、大耳贼)在被蜂蜇后脸肿得赛猪头,自己自动停食,只喝水,三五天就见好了。


黑头与海盗:我们来啦~~~


大耳贼:来,再给你个媚眼儿~(那说好了,肿成猪头的照片就别发了哈)


前面说了那么多大头泥蜂的嗜杀贪婪,但实际上它们是很棒的一群。首先,抓虫虫的都被农夫喜爱呀!看着它们在田间地头一通忙活,你说咱们吃进肚子的安全食物是不是得有人家的功劳?另外,大头泥蜂之所以带那么多肉回家,那是为了哺育宝宝呀!当妈的都知道,每个白白胖胖的娃背后,都少不了忙碌的老母亲疲惫的身影呀!


根据法布尔老爷爷的观察,因为蜂蜜对大头泥蜂的幼虫是致命的,大头泥蜂为了不让宝宝们受蜂蜜的毒害,在捕杀蜜蜂后,还会吸掉蜜蜂体内残存的蜂蜜,再把蜜蜂的尸体带回家喂宝宝。请问,这样的慈母情深是不是足以感动你一万次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天下毒虫,治不如防,防不如以邻为友哈!”


文:蚊滋滋
图:蚊滋滋、历山夏令营工作团队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推荐阅读    蒲公英:我给一双旧鞋画了件新衣服 | 寻找春天的足迹——“一周一记”小组二月记录 | 橙子:十年前的那个间隔年,改变了我的后半生

  报名课程    森林幼儿园 | 植物课游学亲子班/ 成人班 / 定点班 | 无痕游亲子班 / 单飞班 / 成人班 | 认识身边的鸟朋友 | 四季美学

  参加培训    KP法培训(5月北京/广州站)| 2020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