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我们的“秘密王国”,探寻植物与水的奥秘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2-06-07


《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成人定点班,每次的课程就像是一场聚会,已随着游学班相伴走过一年的伙伴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了新一年的定点观察,探寻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将带来一场面向公众的自然讲解作为两年课程的毕业典礼。


在经过第一次课对植物与阳光关系的探索后,成人班的伙伴们再次来到老地方,一起解开植物与水的奥秘,让我们跟随着学员小鸟的记录,看看大家都有哪些发现吧......




10月的第二个周三的清晨,《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成人定点班的老师同学们一早相约来到老地方。今年第一节植物课在9月,主题是植物与阳光,我们分组后划分地盘,每组都拥有了一片可以相伴一年的“秘密王国”。因为我们组的地界儿大,我们给它起名字叫“无尽王国”。


这是第二节课,距离第一次课已经有一个多月,不知道“无尽王国”里的植物们都怎么样了呢,心里有几分期待。这一次课的主题是植物与水,去上学的路上,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搜寻了一下植物和水的关系,不知道这次鸵鸟老师又会带领大家探索到哪些令人惊叹的大自然之作。


集合完毕后,以为马上就可以跑去我们的王国一看究竟,可是并没有,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另外一条小路上。这次的导入环节,居然是小剧场。要求两个彼此不太熟悉的伙伴,用两个人的自然名、再加上水,这三样东西一齐编一个小故事并表演出来。虽然只有几分钟的短暂准备,伙伴们呈现出来的表演,有的对白似诗、有的场景如画,动物与动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之间都能够发生美好的关联,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今天的主题——水。



欢乐的小剧场


接着是一分钟计时摸自己的脉搏,正在我琢磨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之时,老师问大家,植物有“脉搏”吗?我被问懵了,正犹豫着,有同学说:“有脉搏!因为植物要喝水呀!”于是大家一起在旁边的树林里,一人抱着一棵树,把耳朵贴到树皮上,静静地聆听大树喝水的声音。虽然很遗憾几乎没有同学现场听到声音,但有的同学以前是听到过的。大概也和今天降温有关吧,大冷天儿的,树木和我们人一样,也不想喝太多水了吧!老师告诉我们个小窍门,要找碗口粗细、树皮偏薄的树来听,时间在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太阳升起的时候,更容易听得到哦。


大家在林中听大树喝水的声音


之后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空场,嗯,是我们“无尽王国”的地盘。鸵鸟老师要带领大家做个小实验,她掏出几个塑料袋,让大家选择几株植物的叶子套上,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再来查看每个塑料袋里的植物蒸腾出来的水分各有多少不同。根据推测的几种可能,大家选择了针叶的松树、小叶的榆树、槐树,还有大叶的构树,除了构树,都选择了阳光能够无遮挡直射的部分。


接下来是分组讨论两个问题,植物里的水从哪儿来,植物是如何运输水的?植物是否有储水器官,如果有,它们怎样利用储水器官储水?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植物里的水是通过蒸腾作用输送,由根部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向上经过茎达到叶子部分,由叶子表面蒸发到空气中去。


有同学问,蒸腾作用是由下而上的,那如果下雨了,这个过程可以反过来吗?老师否定了这个可能,但鼓励大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在温度比较高的白天,森林里的树木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云,所以森林上空到了下午都会有很多云,云多了又形成雨下落到地面进入土壤,这是大自然中水通过植物进行循环的一种方式。


说到储水器官,多肉植物的叶片、仙人掌的茎、猴面包树的树干,后来老师提到的作为根的萝卜,都是植物的储水器官。有一种叫做扁担藤的热带植物,它用枝干储水。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走在热带雨林里若碰到这种植物,砍一段藤条便可以供几个人解渴,想必喝过的人一定心存感激!甘草同学提到的关于维管束的问题,我已经记不得以前是否学过,老师告诉大家,苔藓没有维管束,无法为高处输送水和养分,所以苔藓是长不高的。


有时候植物也会喝多了水,比如到了夜晚气温突降的时候,植物身体里不需要储存太多的水分,那么它就会吐水。像海边的红树林植物会泌盐一样,通常在水边的植物更容易发生吐水现象,一般在寒冷的清晨更容易看到水被吐在叶片的边缘上。



叶片吐水(冬青/摄)


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相似之处。植物课上,也经常会联想到动物、甚至我们人类的某些相似特点。今天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事情,雨天拖着湿漉漉身体爬行的蜗牛,会在干旱的时候分泌一层膜,让自己自封在壳里,等空气湿润的时候再出来,干旱时间不超过半年一般都是可以的。以后再遇到停在玻璃上的蜗牛壳,一定试试看~


除了根部可以吸收水分,叶子上也有类似于人类皮肤汗毛孔的东西,叫作气孔,可以吸收雨水和空气中的水分。有些不需要那么多水分的叶子,尖部长成了可以导水的样子,可以帮助落在叶片上的雨水快速滑落。


我们记得在砍劈柴的时候,劈柴上有纵向的纤维,很粗糙,那就是树干里的导管。而劈柴需要晾晒很多时间才能彻底干燥,正是因为这些导管中存有大量的水分。叶子中有分布细密的导管,也就是叶脉,就是这些导管把水分输送到叶片的每个细胞。


课上鸵鸟老师带来的叶脉标本


讨论总结完毕,终于可以出发去我们的领地查看。我们五人组(刺猬、银杏果、甘草、海鸟和小鸟)今天又多了两个新成员——豆子和青芒。我们一起光顾了那棵狂野的大槐树、发现了秋天里罕见的颜色——一种小草的玫红色叶片,一起被圆柏上的小鬼脸儿萌翻、惊叹于榔榆结在秋天里的榆钱儿果实。扒开看似被小鸟啃光了的构树果实球,看到了藏在里面未出头的红色种子......


狂野的大槐树



玫红色叶子的小草


圆柏的小鬼脸儿


榔榆和它秋天里的榆钱儿

扒开被小鸟啃光的构树果实


王国巡视完毕,套袋观察的等待时间正好也到了。大家惊奇的发现,并非我们之前想象的大叶子中的水分会蒸发更快,小叶子的水分会蒸发较慢,实验结果是能够被阳光直射到的部分,不管是槐树和榆树的小叶片还是松树的针形叶,都蒸发得较快,而阴凉处构树的大叶片,反而几乎看不到什么水分出来。


松树上的套袋

榆树上的套袋

槐树上的套袋

构树上的套袋

<<向右滑动查看

看来阳光和气温对蒸腾作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富有探究精神的甘草同学说下次要多带一个黑色的袋子,和透明袋子一起套在同一株植物的相似区域上,看看光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课程接近尾声,照样是大家围坐在一起总结和归纳。鸵鸟老师带着我们把今天三个小时的课程流程一一做了回顾,大家分享了各自王国中的新发现新感叹。老师提醒各位,作为植物课定点班的学员,持续观察同一株植物对于本学年培养目标的重要性。

在心里暗自记下,哦对了,别忘了回家赶紧去观察自己的秘密伙伴吧!


文:小鸟
图:小鸟、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组


更多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西双版纳冬令营(1月31日~2月6日)亲子+单飞 | 丽江#闻见自然#亲子营,探索#水的喆里#单飞营(2月18日~2月24日)
  参加培训    11月30日~12月4日自然体验师培训(深圳站) | 11月7日/14日/21日盖娅设计生态营造师培训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推荐阅读    梁从诫先生逝世十周年:回望“民间环保十年路” | 蚊滋滋和冬小麦出镜啦!快来看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