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看不见的生命力
我发现,很多在学校里学过的植物常识似乎都原封不动的归还给了老师。比如上完第三节亲子植物课,我很兴奋的“考’朋友:“你知道果实原来不是我们理解的果实。果是皮实是种子。”朋友不以为然的说:“这不是初中学过的吗?”
我一脸黑线,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是啊,植物世界那么大,其实,我们知之甚少。
《三国志·魏志·邢颙传》:“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这节课的主题即是“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生长完一轮,完成使命,来年再相逢。
秋天的植物界似乎进入到疯狂扫尾的阶段。在奥森公园,我们见到,金银木的叶子已落尽,玛瑙似的小红果却还在枝头,等一场雪来扮美它。小红果叫忍冬,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它能忍,很坚强。它是小鸟的食粮,不过,因为味道有点苦,不是小鸟的首选,等到冬天没得吃了,就是鸟儿们最后的粮食。我不禁暗叹,好一个忍冬啊!原来独自在风雪中忍耐到深冬,不过是为了成全小鸟。不由得对它多了几分敬意,小小的可可爱爱的,没想到生命力如此顽强。
除了忍冬,还有红色的海棠果,缀满枝头。
不过,大多数果实已经落下或变成种子。它们有的藏匿在叶底泥土草丛里,有的还缀在枝头。我们便要借用孙大圣的火眼金睛去找到它们。这个过程需要专注、专注、专注。
每一种开花植物都有种子,它们的形态各异。我们每人拿到一张任务线索单和一个种子多宝阁。需要根据线索找到对应的种子,像侦探的感觉,有点小兴奋。
任务单上提供的线索有:带螺旋桨的、带刺扎人的、会发射的、引小鸟来吃的、穿救生衣的、如羽毛状的、最小的等等。
拿到线索任务单的时候,我两眼蒙圈,这些名字如此生动,却很陌生。它们就像是一只只可爱的精灵,眨着眼睛,在召唤着我们去找到它们是谁。
我们这些大人,如同孩童般,怀揣一颗猎奇之心,去执行寻找种子的使命。
植物亲子课是大人和孩子分开行动,各有老师带领。同主题,不同的观察与感受,收获也各异。之所以分开,是让亲子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结,虽然一起参加课程,彼此却有不同的际遇和故事,而分享最难得。
我们每组三人或四人。鸵鸟老师提醒我们,大自然虽然资源丰富,但也要手下留情,不仅是给后来者留些种子,也要让种子回到土里,为明年的新生做准备。
秋天的奥森,放眼望去,橘黄红绿跃入眼帘,谁说不是上帝故意打翻的调色盘呢?这丰富的色彩,或许莫奈、梵高这样的艺术大师,也无法还原其本色。我们便是在这美中闯入到种子的世界中,寻找和辨认它们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可否认,开头有点难。满目皆叶,哪有种子的身影。我们便蹲在地上,脸快贴近土地,四处找寻种子。倘若同伴发现了蛛丝马迹,我们便欢呼雀跃,如获至宝,从地上轻轻拾起小如米粒的种子,然后小心翼翼放入我们的种子多宝阁中。只要找到一种,我们便一扫开始的垂头丧气,信心满满的投入到宝藏寻觅中去。
种子似乎在和我们捉迷藏。经常不起眼的地方,出现一大片。掉落的松果里,不经意间也能择出松子。最常见的种子,是白蜡、臭椿、杜仲、元宝枫的果实,都带螺旋桨一样的翅膀。最好玩的是白蜡的种子,一串串薄薄的,摘取一把,扔向高空,它便旋转飞落满地。那飞扬的快乐,是童年的翩翩舞姿。
还有我们常见的牵牛花,你留心观察,纵使花谢叶落,它的种子依然紧紧挂在藤蔓上。轻轻摘取,放在手上搓一搓,里面裹着几粒如墨般黑的种子,很有质感。倘若带回家,种在花盆里,过些时日,它便给你生的灿烂。
初秋时见过的“小南瓜”--茜草,那时它还是青青的绿。到深秋时,已是金灿的黄,体型更加突显南瓜形状,小小的懵得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它也被我收入种子多宝阁中,和牵牛花种子做邻居。
引小鸟来吃的会是什么呢?恰好同伴捡到一粒疑似“种子”,鸵鸟老师经过时便请教她,原来是鸟粑粑。鸟儿真是吃啥拉啥呀,鸟屎里都是各类种子,我们从中辨认出金银木的种子,还有构树的种子——它的果实长得像杨梅的那位。
接下来,会发射的种子呢?我忽然想到凤仙花,那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花。喜欢它鲜艳好看,喜欢它的花片可以用来染指甲,更喜欢它写着“不许碰我”的淘气的种子——像个微型的炸弹。当它成熟时,轻轻一碰,果实马上就“炸”了,种子像炸药般发射了出去。在那个玩具匮乏的年代,和植物玩也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呀。
不过,凤仙花野生的很少,大多种在盆栽上。会发射的还有三叶草的种子,随处可见到它们,我和孩子也经常会在小区里、公园里去找它们。记忆中的三叶草,味道有点酸。
最让我们苦苦寻觅的是穿救生衣的种子。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根据地必然是在水边。可我们沿着小河边寻觅,不放过任何一种植物,哪怕是漂浮在水中的已变成黑色、孔里还住着各种小虫的莲蓬。但收获甚微。后来,阴差阳错的摘取了水边一种植物上( 后来鸵鸟老师说它的名字叫黄花鸢尾)的种子,没想到,它就是穿救生衣的种子,生得粗犷,却有一个如此雅的名字。实在是其貌不扬啊。
时间快到的时候,我们的种子多宝阁中也几乎装满了不同的种子宝宝。可爱的,有型有款的,如羽毛状的,如棉花般柔软的,有像小蝌蚪的,还有小如米粒的……这些种子宝宝实在是植物世界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人类的珍宝。
这样的寻觅与发现,趣味无穷,我们做回小孩,俯身仰头,重新走进我们不知道的植物世界,去思考生命真实的存在。
我记得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植物的了不起远超于我们的认知和想象。
生物学家丹尼尔·查莫维茨说,就像我们所知的那样,植物虽然没有脑,没有眼,也缺乏感觉,但是它们有初级的‘意识’——植物会看、会闻、会尝、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做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
而我们在这三个小时里,是否做到了心灵宁静?至少我,还需要努力去倾听和完全投入到这美妙世界。
没有一颗种子是平凡的。《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绘本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远比我们大得多。哪怕它们是被投掷到了屋顶上、被压在石头底下以及悬崖边,也无法阻挡它们不顾一切,长出新芽,活出精彩。那种生命力的顽强是最触动你我的。
结束的时候,我们仍然把种子还给土地,我们有幸遇见它们,认识它们,足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