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应该普什么?自然教育中的科普

gaiainstitute 盖娅自然教育
2024-08-29

编者按 我们熟知的“科普”,是科学普及四个字的缩写。从英文 popular science 这个名词来看,它又可称作流行或大众科学。科普旨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一般大众传达科学的技术知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传播科学理念及精神等。在自然教育的语境下,大家会觉得,自然教育是博物学吗?博物学是科普吗?科普是讲解自然的知识吗?带着这些疑问,来看看冬青对科普的思考。

科普是知识的扩充吗?


我们做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博物学家?植物大咖?昆虫达人?我们作为教育者,自身怎么看待自然看待教育以及自然教育,决定了我们做什么和怎么做课程。这就是所谓的“通天”。


如果我们相信自然教育是育人成长,是人人需要的,那么它就不是大学或研究生那样的专业教育,而是像义务教育中的语文算术,义务教育的语文算数不是培养文学家和数学家的,我们面向公众的自然教育课程也不应该是培养所谓的“家”的。再类比一下,小学美术课是应该教怎么画画还是更应该培育审美?音乐课是该教会更多歌曲掌握更多乐理还是更应该培养乐感和欣赏水平?现在的教育已经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该在自然教育中去强化这些问题,而要解决问题。 


当然专业教育或专业研究也不只是知识的扩充,单纯的知识扩充是存在的,为了知识而知识被认为是“高级”的人性,但在进行普及(科普、人文普及)的时候,是要考虑知识的意义的,对于非专业领域的普遍的人类,需要知道和理解些什么,才能够让世界让社会运转得更好?如果不关心这些,就会变成知识的搬运工,而知识是无穷无尽、也越来越唾手可得的。


科普要包含情感吗?


保持对身边自然的关注、兴趣、敏锐度,在情感上感同身受,在认知上能够整体地联系地看待自然事物,形成一种意识,以至于思维习惯:    


从小处着眼:看到具体的真实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事物、现象;


从大处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它和它之间有什么联系?丰富多彩的表象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普遍规律”?等等;进而进一步探究、学习(继续观察、查资料等)……,即使还没搞清楚或一直搞不清楚它是谁或怎么回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优先想到一些大的方面(关系、规律,包括人在内的自然整体),在进一步探究的时候也向着大的普遍规律靠近。


形成这种意识或习惯后,这种意识或习惯会反过来会带动情感,自然的丰富、蓬勃、生命力……这样才能唤起真正的尊重之情,进而反思和改善自己(人)的行为方式(成为绿色公民)。


如果考虑的总是那些知识点(无数的碎片),不能进一步到普遍规律的唤醒(包括人在内的,不论荒野、乡村、城市、沙漠……的自然整体),不去搞清楚这些知识对于我们和环境的关系意味着什么,这种碎片化思维会越来越强化“主客体”的分离,将自然只是当做认识的对象或客体,这当然很难唤起与自然一体的感同身受的情感,更难落到反思和改善自身行为上。


科普和传统智慧矛盾吗?


在去登龙云合自然学校的参访时,神山脚下,佛塔前,当地的藏族引导员达瓦带领大家做敬山仪式。炽烈的阳光,嫩绿的新叶,清凉的树荫……我的心中升腾起一股神圣感!这神圣感并不直接来自对神灵的信仰,而更多的来自我对物理世界的认知。阳光、空气、水、土壤……构成了世间万物,不论神山还是你我,都一样是这些基本的元素在不断的流转中变幻出的物质能量体,形态不同,尺度不同,有的更长久,有的更短暂,有的更坚韧,有的更脆弱,因而有的显得更“伟大”(不是高高在上),有的显得更“渺小”(不是卑微)。


相对于大山来说,人无疑是渺小的,尤其是作为个体的人,只有依赖更长久更坚韧更伟大的存在才得以存在。这种物理的同一感和渺小感交织在一起,我的神圣感大概就这样生出来了。


达瓦说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神山是有生命的,草木是它的发肤,石头是它的骨骼,水是它的血液,是不能去伤害的,神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是不能取用的。煨桑许愿的时候,达瓦也说,先为世间万物许愿,再为身边的人许愿,最后再为自己许愿,这样会比较灵验。



他们的这些观念,源自宗教信仰的精神信念;我的那种神圣感,来自科学认知的“物理信念”。虽然看起来表象不同,其实还是一回事。以我们这种接受“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传统”观念“不科学”,但这种不科学是可以和“科学”对应上的,用科学来解读它也并不附会,而且必要。


因为,如果想让这种传统智慧得以延续,如果想让现在这一代以及后代认同这种智慧,需要从现在的人们容易理解的视角来解读这些事,人们才会信服。现在的人接受的都是“现代”教育,藏人也一样,孩子们上现代的学校,读现代的书,跟他们的传统文化很不一样,甚至是颠覆的。达瓦说他们读书都是奔着考公务员,考不取就出去打工,几乎就这一条路。她自己作为村里绝无仅有的年轻人,要不是有森林学校租了她家的房子,给了她一个契机,她也不会留在村里。而村里的老一辈,也越来越需要“钱”才好过生活。在我们外人来看,至少垃圾、污水的侵蚀是肉眼可见的。


这或许也是单凭精神信仰的脆弱性所在。我相信这些精神信仰跟科学认知一样都来自祖祖辈辈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随着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化,开枝散叶,花繁果盛,人们对于这个基础,这个根,逐渐远离或淡忘了,因而对于这个根基所面临的冲击也缺乏警惕。或许人们注意到花不那么香了果没那么甜了,于是给花果喷洒养料,甚至造一个更漂亮的安上去……看一时似乎更香甜了,长久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正是“科学”发挥作用的时候,而不是与传统对立。诚然,人的精神追求是最最可贵的,但我依然相信,人的自然属性是最最基础的,缺少对人和世间万物自然属性的认识,精神追求将是虚幻的,没有生命力,或者误入歧途。“科学”可以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智慧的根基,让它更坚实,更有生命力。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人们总是对花花朵朵更感兴趣,而根,你甚至都看不见它。人性使然。而且,用科学武装传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往往是歪曲利用,并非真科学。科学本身也有局限性,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也充满矛盾,甚至针锋相对。这又是人性使然吧。




身心灵是解决之道吗?


还有,另一种偏向,太注重感悟,心灵沟通,忽略对真实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或者搞些伪科学来假装),看似与自然融为一体了,自己也仿佛真这么觉得了,但这种全然的一体是将人放大,放到自然那么大,而不是将自己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与万物相关联的那种一体。这还是将自然当做了“为我所用”的外在,只不过是用于精神层面了,很有蒙蔽性,也必然会带来问题。


特别认同本川达雄在《生物多样性》这本书中所描述的自我观,他认为“我”不是孤立的个体,完整的可称为“人”的人是与万物相关联的,不论是时间上(子孙后代)还是空间上(周边环境),这种关联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所以,身边之物绝不仅仅是我达成目的的手段。


当然有些观念就是相信“自然是人的外在自我”。但是,我们相信的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是这种一体感。这是解决问题之道。


地球教育理念就特别注重整体,认为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地球守护者课程将情感知识和行动设计得非常结构化,但并不割裂,有逻辑,有关联,整个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感觉上是融合的。而成人的课程,更加明确这种融合,Steve老爷爷让我们去自然里呆着,感受,当看到一只鸟候,那不只是一只鸟啊,是a piece of sunshine啊!看到一片树叶,啊那是a piece of sunshine啊!培育的是这种情感,以理性认识为基础的强烈共通感。



作者简介

冬青推荐的科普书

《生物多样性》,【日】本川达雄 著,新星出版社,2020年10月

Earth Education,Steve Van Matre, Institute for Earth Education, 1990-04



报名“家庭自然体验师”,
从认知上整体的认识身边的自然,
建立和自然的情感

△点击图片报名



点击关注 🌟星标收藏


联系盖娅研究院‍‍

盖娅研究院的使命是架起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效能感,让理论和实践能够良性循环;愿景是专业、健康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 
如果你有自然教育评估、规划方面的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可以获得一次免费咨询的机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自然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