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骨三哈 | 第二讲·张节末教授·禅宗与审美

2017-07-18 骨三哈第二小组 中国文艺评论


禅宗与审美     


“骨三哈”( 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的昵称)的第二天一早,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节末先生也从对这场清晨雨滴的思考,展开了“禅宗与审美”这一主题的授课。张教授从两个部分展开阐述。


张节末教授认真授课


一是中国人时间意识的变迁。他认为,时间意识应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来进行探讨,而玄学的时间观则为禅宗经验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儒家所主张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将时间视为一个连续、绵延的过程;道家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为时间设定障碍,开始规定生命的个体性;玄学则强调变化是永恒的,每一个刹那之间并无因果联系,每一个个体的时空规定性完全不同。玄学的时间观强调绝对的变化,佛教则将刹那的永恒变化从客观转向主观,使世界成为心相在一个又一个刹那的“变现”。


二是作为审美直观的“空观”。张教授提出,在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中,比和兴意味着必然存在相互联系的两个对象,而禅宗则形成了与之不同的审美品格,即消除事物之间的联系,将其与语境隔离开。他细致地分析了王维的《华子冈》《鹿柴》《辛夷坞》《鸟鸣涧》等诗作中的“山”“鸟”“花”意象,将其置于禅宗“空观”的审美经验之中,认为这些意象被“空观”渗透,脱离了比兴的传统审美经验,与现实世界、人的内心世界隔离开,变成“空山”、佛经中的“飞鸟喻”、非人间化性的花,呈现出“纯粹看”“纯粹听”的状态,完成了禅宗经验向审美直观的转换。


 授课现场


张节末教授的讲授立意闳远,旨在解决禅宗美学的基点问题。他立足于解释学的立场,巧妙精到地从时间意识入手,剖析了佛教移植中国的根本土壤。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内容是将儒、道、释的人生观和思维方法做出了比较到位的爬梳比较。只有抓住了“有”“无”“空”等这些原点性的问题,才能对与禅宗美学密切相关的“意境”“现量”等概念或范畴有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张节末教授从中国人时间意识的变迁来试图解答如何达到“纯粹听”和“纯粹看”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时间维度上,禅的经验得以建立,而审美也才真正进行。但这样一种弃绝语境(如生平、情感世界)的“纯粹”显然是很艰难的,在这个方面,“禅”体现了人类与“天地同在”的勇气和愿景。更重要的是,在这条时间之链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索精神牢固地镶嵌并以智慧之光启迪后人。在纷扰的碎片化时代,它启示我们尝试着以澄静之心面对自身和存在的世界。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核发:王庭戡 

供稿:刘畅 刘长华 张春梅

编辑:温馨 王筱淇




猜你喜欢:

“君臣”、“兄弟”与“朋友”——《诗经》中的人伦关系考察

骨三哈|盛夏冰城晴方好,风雨无阻艺起来

骨三哈|开班啦!专题研讨“中国传统艺术境界与现代性呈现”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