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8年第5期目录与封面图集(微评有福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18年第5期 总第32期 目录
1
特别策划·文艺评论的理论之维
把握新时代文艺价值的理论维度
——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体会
杜学文
内容摘要
对文学艺术的观照,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对文艺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就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时代意义、引领作用。特别是他观照文艺的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要求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深邃的目光,特别是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层面观照文学与艺术,从而发现并实现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大价值。
关 键 词:新时代 中国文艺 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 民族复兴
文学理论亟待突破的三个问题
李春青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不再出现“热点”问题了,这并不意味这门学问的衰微,恰恰相反,正说明它的成熟。但没有热点并不等于没有新问题。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是坚持以审美为核心还是以文化为核心,是从理论出发还是从作品出发,以及如何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标示性概念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应该展开深入讨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 键 词:审美 文化 理论中心
标示性概念
“限制”与艺术跨界的尺度
宋生贵
内容摘要
在艺术领域某些特有的情境中,必要的限制性是合乎规律的,而且通常具有特别的潜质及形成张力效应;其意义在于除了有助于突出不同门类艺术的独特性之外,还可以因其限制性所在而使艺术家练出“绝活”,创造出匠心独运的力作,甚至可以达到某种极致。对艺术接受而言,艺术表现中必要的限制性更能突出审美注意中心,使之与接受者建立更富有情趣意味的审美关系。
关 键 词:艺术表现 特定情境 限制性
张力效应
“美情”与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的反思
金雅
内容摘要
对“美情”的追求和倡扬,是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神髓之一。“美情”要求对日常情感进行审美升华,重视美的情感与真善之贯通,由此可以对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的种种非美趋向予以观照反思。“美情”的命题,也要求理论家批评家提升情感能力,重视情感品格,尤其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以真善美贯通为要旨的大美情韵。
关 键 词:美情 真善美 大美情韵
当代艺术理论批评 反思
“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赖勤芳
内容摘要
“形式”概念是舶来品。《新尔雅》将该词作加点处理,指明它是日源词,但从本源看实属“旧词新义”。它在古汉语文献中一度出现,其基本词义即至今天也仍在使用。王国维、梁启超等赋予了新的特点,主要体现是与“内容”“实质”等构成一对范畴而逐渐泛用开来。与“精神”构成一对范畴,且带有明显的诉求革命的功利色彩,这成为在后来使用中最明显的变化。“形式”的源流情况,大体反映了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相媾和的历史情境,亦突显出当今展开中西关键词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形式” 加点词 汉语
革命 比较
2
艺象点击
从朱新昌的创作看中国画的探索
汪涌豪
内容摘要
当代工笔画的复兴是基于中国画的转型焦虑,画家所作的一种选择与因应。其间,围绕着《聊斋志异》与《山海经》两部经典,朱新昌在神话题材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他既无取以空洞单薄充简明醇至的疏懒画风,又反对以粗鄙化的人物造型求奇求新,以不脱浮世绘笔法的艳俗风格哗众取宠。在认真学习传统技法,广泛汲取民间艺术,包括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在内的多种养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对中国画创作路径与未来发展的实验和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正可归入当今画坛酝酿中的“以意写形”的“新文人画”行列。
关 键 词:中国画 朱新昌 转型焦虑
表现主义 以意写形 新工笔
图 1 《 童 趣 》 朱 新 昌
图 2 《聊斋·公孙九娘》 朱新昌
图 3 《山海经·精卫填海》 朱新昌
图 4 《艳阳》 朱新昌
新时代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三要素
周斌
内容摘要
面向新时代,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努力提高艺术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出现更多精品佳作,既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娱乐需求,也进一步促进国产电视剧创作长足发展。为此,创作者应具有新视野,不断开拓题材领域;应具有新创意,在艺术上大胆进行创新探索;应努力塑造新形象,切实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由此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使作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 键 词:国产 军事题材电视剧
新视野 新创意 新形象
《我是特种兵》剧照
3
艺海杂谈
金耀基艺术三部曲
长北
内容摘要
对文学艺术的观照,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对文艺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就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时代意义、引领作用。特别是他观照文艺的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要求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深邃的目光,特别是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层面观照文学与艺术,从而发现并实现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大价值。
关 键 词:金耀基 “金体书”
“金体文” 人书俱老 兼通
林散之对二王帖学传统的开拓
赵启斌
内容摘要
从林散之一生的书法创作实践上看,他最基本的书法美学思想显然来自于对传统书法美学的继承和把握,尤其王羲之为代表的传统帖学书法中呈现出来的书法美学思想对林散之的书法美学思想的确立与影响是决定性的,使他的书法呈现出“潇洒飘逸、古雅秀润、清新流丽”的书法审美格调与风格特色。林散之的书法具有典型的六朝以来的审美格调,浸润着六朝以来传统道家文化、玄学思想和佛家文化影响的痕迹,尤其六朝审美之风,成为其书法审美特色和风格特点的发源之处,林散之书法呈现出特有的山林气象、林下风度,根源即生发于兹。
关 键 词:林散之 书法美学 二王帖学
创新
图 1《瑶池归来自作诗轴》林散之
图 2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林散之
图3 《论书一首》 林散之
公众号影评的媒介化困局
丁莉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公众号影评强势崛起,已经占据影评行业半壁江山,但繁荣背后也包含着困局和隐忧。影评公众号的成长伴随着“批评平台”向“媒介平台”的转型,“批评”和“媒介”的双重属性构成了公众号的运作困境,如何避免批评媒介的垄断化、坚持批评的主体性成为公众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短平快”的写作要求,则构成了公众号影评写作上的困境。“短平快”正在改变影评的文体形态,并导致这一批评场域的“窄化”和“浅度化”。在电影产业化语境中,电影批评的实践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找到一种既符合批评“对象性”的批评原则,又能破解批评的产业伦理困境,这不但是一个批评议题,也是一个产业话题。
关 键 词:影评公众号 媒介化 短平快
流量崇拜
网络文学的民族性与大众化
桫椤
内容摘要
网络文学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格局,也影响了民族文学的发展,少数民族网络文学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国族性”和“民族性”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有较高点击率并获纸质出版的网络小说《苗疆蛊事》为例,从叙事策略上分析网络文学在促进民族性大众化过程中的优势,并概括了当前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这一新型民族文学样态的发展前景。
关 键 词:少数民族文学 网络文学
民族性 大众化
4
作品评析
经典复排中的活态传承
——评唐派名剧《二子乘舟》
王馗
内容摘要
《二子乘舟》是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扶持复排的唐派(唐韵笙)名剧,该剧创作于 1935 年,其时是一部悲剧意蕴浓郁的京剧新创作品,与京剧传
统创作格调迥异,该剧的复排展示了“创造性”在京剧传承与创作中的独特价值。
关 键 词:京剧 唐派 《二子乘舟》
复排
图 1 《二子乘舟》剧照
(沈阳京剧院提供)
图 2 《二子乘舟》剧照 (沈阳京剧院提供)
雕刻时代的心史
——评张炜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
宫达
内容摘要
本文聚焦《艾约堡秘史》的主人公——一个实业巨富的创业历程与情感世界,展示了当代经济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生态以及财富分配的公平与正义的矛盾,挖掘并剖析了主人公在追逐财富、权力、亲情、爱情中寻求灵魂自我救赎的人性奥秘。本文还从作家的创作层面肯定了其人物塑造及语言探索上的突破意义、对民俗文化的学术性表达、独特的精神叙事风格,认为该作品是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最成熟的合奏。
关 键 词:巨富 艾约 情种 拉网号
子 悲悯 精神叙事
5
名家专访
在“流转”中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
——访剧作家郭启宏
采访人:陶璐
郭启宏简介
当代剧作家、诗人、小说和散文作家,广东潮州人,1940 年生,1961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编剧、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发表各类作品一千余万字,其中有 34 部作品获 73 项国家级或省部级奖。主要作品有话剧《李白》《天之骄子》《知己》《小镇畸人》《大讼师》,昆曲《南唐遗事》《司马相如》《西施》《李清照》,京剧《司马迁》《花蕊》,评剧《向阳商店》《评剧皇后》《城邦恩仇》,河北梆子《忒拜城》《北国佳人》等,结集《郭启宏剧作选》《郭启宏文集 · 戏剧编》(五卷),长篇小说《白玉霜之死》《潮人》,传记文学《千秋词主李煜传》,散文集《四季风铃》《井花水》《艺坛梦寻》《鸿雁留痕》,诗集《燕云居诗钞》《天风雅阁吟草》,文论集《传神》等。
封二 ... 《浣花溪图》(美术作品)/廖勤俭
封三 ... 谢季筠 《〈道德经〉节选》 书法
书法是超越具象的东方哲学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境界体现,是灵魂与心像妙不可言的诗章。谢季筠先生诸体工用多变,济成厥美,此作观之逸笔草草、率性天然,颇具风神凛冽、电掣鸿飞之势,品之则“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正所谓“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为人的亲和谦恭与为书的自信狂放构成了他的品格,从陋巷寒舍到书法殿堂的坚强掘进,书写着他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历史传承。 (白漠)
封底 ... 《远方》(摄影作品)/邓鹏飞
《回望与怀想》
思澜
那些美好的时光,
不要为她的逝去而忧伤。
或许她还在那个地方,
或许她已飘到了远方。
不要那么多回望,
也不要那么多幻想,
坚定地前行,
是唯一的希望。
只要你走得足够深,足够远,足够长,
你一定会来到她身旁。
穿越了岁月风霜,
你会觉得,
她还是那个样,
但又不全是那个样。
欢迎对本期《中国文艺评论》月刊封二、封三、封底的艺术作品留言微评。
微评鲜活生动、点赞数15个以上的艺粉,我们将于6月1日16时公布幸运名单,快递赠送最新与近期杂志共两本。
互动板
本刊稿酬与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一次性给付作者,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杂志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编:100083
邮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定 价:25.00元
------------END------------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微信核发:何美 李维娟
美编:舒捷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11期特别策划·中国传统艺术及其当代呈现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
换新菜单栏啦,请多多关注!
长按识别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群
(QQ群366435036)
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