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一)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
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中国评协代表团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包恩泽摄)
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
夏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新阶段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战略性问题,为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新高峰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系统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工作宝贵经验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宽广的理论视野和非凡的理论勇气,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重要教科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宝库,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将随着伟大复兴进程的向前推进而不断呈现、日益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评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文艺评论和其他艺术门类一起取得了长足进步,明确提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这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视,对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肯定,对文艺评论事业未来发展的期待,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指明了方向,也对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发挥理论优势,构建评论话语。作为具有鲜明理论学术特色、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评论学术话语体系使命的专业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负有研究阐释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职责。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不能只限于一般化的理解,或者从概念到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人云亦云、流于口号式的学习。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诸如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党领导文艺“三个坚持”的方针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等重大命题,我们应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和学术特长,主动策划设置研究选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努力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添砖加瓦。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为对理想信念的笃定不移、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世界变局的从容驾驭、对使命任务的强烈担当、对风险挑战的勇于面对。这种精神品质是解决诸多文艺发展症结问题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创文艺评论新局面的思想武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我们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强化自己的头脑,用好的文艺评论引导好的文艺创作,塑造良好文艺环境,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同时,还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这也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在观念形态上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站在高处以宏阔的眼光观察对象、分析对象、评论对象;树立大时代观就是要将评论的视角放置于整个时代的发展图景之中,反映时代、传颂时代、引领时代,热忱描绘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孜孜追求、艰苦奋斗的大时代。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人民史诗。我们党总结百年来领导文艺的历史经验所走出的“一条道路”,就是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的根本立场,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职责所在。文艺评论能否发出声响、传之久远,关键在于它是否真正体现了人民意志、表达了人民心声,是否在审美的维度上强调人民性,是否能够站在现实的基座上为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提供新的想象、新的逻辑、新的动力。“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当我们真正走进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情谊相通、心意相连,以艺术之我热情拥抱人民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可爱可敬,感受人民创造历史、书写时代、筑梦未来的磅礴气势和伟大力量,引导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火热实践的史诗作品。
坚持守正创新,焕新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要求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号召,既体现了中国力量的跃升,也体现了我们讲故事能力的增强,凸显了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积极运用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评价鉴赏、传播推介优秀文艺作品,深入挖掘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创作题材,通过引导创新性的艺术呈现,打造和镀亮更多赢得广泛认可的中华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发展之美、人民之美。要立足中国大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和发扬我们的艺术传统,用新的观念、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将可信的“真”、可爱的“美”、可敬的“善”有机统一起来,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通向有朝气和锐气的文艺评论
王一川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
中心暨文学院教授
有朝气和锐气的文艺评论应当是怎样的?这是当前文艺评论界和相关社会领域正在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想想确有道理:拥有朝气和锐气,文艺评论才能在文艺界鼓荡起新气象、展现出锐利的锋芒,切身担负起“批评”的职责。而假如缺乏朝气和锐气,文艺评论就无法发扬自身的“批评精神”,无法承担起“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等使命,从而无法完成既定使命了。
文艺评论拥有朝气和锐气,首先是由文艺评论自身的角色所规定的。文艺评论者的角色在于,自觉地成为新的文艺作品中真理内涵通向观众的使者,把文艺作品中蕴藏的真理内涵及其意义阐发出来,教育自己,与观众分享。这可能出于两方面的缘由:一是优秀文艺作品的真理内涵总不会用直白的理性语言阐述出来,而是蕴含在其独特的艺术媒介、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系统中,依赖于观众和评论者的亲身体验和耐心品味,甚至有的“传世之作”或“不朽之作”更是依赖于历代观众和评论者的代代接力式或叠加式品评;二是有的在文艺史上有着突破性或集成式意义的作品,刚问世时可能被误解或埋没,例如杜甫和塞尚在世时都未能及时赢得声誉,更是依赖于后世观众和评论者具备胆识或力排众议的艺术发现。正如鲁迅曾说过的“伟大也要有人懂”所揭示的那样,伟大的文艺作品之伟大,常常需要文艺评论者以不带偏见、有某种客观性的使者身份去加以阐发、疏通或确认。
要真正承担起文艺作品之真理通向观众之间的使者角色,文艺评论就需要必要的朝气和锐气。提起朝气,人们可以想到早晨清新空气带给人的新鲜感和兴奋感,由此可以联想到一种精神振作和力求进取的气概。由此去理解,文艺评论的朝气可以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层是说文艺评论应当引人朝向上方,走出或脱离低级、低俗、消极之境而向往更高的精神境界;第二层是说文艺评论应当引人朝向前方,不断超越自我有限性而奔向变革的前沿;第三层是说文艺评论应当引人面向深层,持续地向着人类生活世界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去探测、开拓。总体来看,文艺评论应当通过评说新的文艺作品的意义、价值及其成就,把其中具备引人向上方、向前方和向深层的蕴含及其力量阐发出来,与观众和艺术家分享。伟大的艺术家或文艺大师总是谦逊、自谦、卑微甚至是自卑的,曹雪芹如果知道后人如此崇拜《红楼梦》,可能会急急忙忙把它写完,但为博取声誉而匆忙写就的东西,恐怕无法成就大气象。一生不得志的塞尚如果知道身后会被罗吉•弗莱等批评家奉为“现代艺术之父”,想必不会那么卖力地不断尝试、探险并全力为得到承认而斗争了。但如果他真的满足于世人的承认和赞誉,或许他的那些最后的杰作就不会产生了。真正的文艺评论就应当从林林总总的文艺作品中,把那些具备引领人类向上、向前和向深层的元素捕捉和发掘出来,缝合到人类文化的链条之中,传给后代。这可能正是文艺评论的朝气之所在。
提到锐气,人们会想到一往无前的锐利气概或旺盛气势,而就文艺评论来说,可以是指文艺评论具备一种锐利性、锋利性、尖锐性或穿透力。这就是说面对文艺界的乱象、丑态或歪风邪气时要敢于发声、发言或斥责。首先是自己身正、从严要求,然后敢于面对文艺界的乱象、不良风气,如“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照搬跟风、克隆山寨”“庸俗、低俗、媚俗”等,对它们发出富于锐气的批评声音,展现出批评特有的锐利性。
文艺评论者要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首先必须自己加强学习和修养。应当自觉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的成果。同时,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国艺术史学修养,领会“中华美学精神”,练就起能够识别中国艺术传统的民族“文化辨识度”的理解力。
其次,文艺评论者应当深入体验现实社会生活的时代内涵。这就是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态度,深入感受新时代新征程十四亿多人民波澜壮阔的人间活剧,悉心关怀他们日常生活中悲欢离合的状况和酸甜苦辣的滋味,树立起一种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从社会生活流中获取丰厚的创作养料。
再次,文艺评论者应当对于相关中外文艺发展史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研习,涵养一双能够发现和阐发优秀文艺作品中形式创新及其蕴含的新真理的慧眼,练就一双明察秋毫、敏锐地辨识作品优劣高低的火眼金睛,能够把被评论作品及时地纳入中外文艺史进程中去作纵深考察和准确定位。这样才可能像鲁迅所说的那样,以“剜烂苹果”的精神去揭示作品的短处和劣处,以烛照“真善美”的光芒去发现作品蕴含的新的人生价值。
最后,文艺评论者应多向艺术家和观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评论质量。正如夏衍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时所告诫的那样,评论者应主动跟艺术家和观众交朋友,成为他们的“诤友”,一面向艺术家和观众学习,一面做好自己的评论工作、提高自己的评论质量。
当然,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的体现,不能仅仅在对着被评论对象时,还应当首先和同时体现在面对评论者自己时: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是否确实做到公平和公正?论据是否言之有理和持之有故?是否在评论某部作品时分析和把握不到位,以及存在欠缺或不足?文艺评论者只有始终坚持自觉自愿的自我批评,不断进行回头的自我反思、自我否定和自我调整,才有可能真正磨砺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推进文艺评论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升。
文艺创作中的辩证思维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哲学层面回答了文艺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对于文艺创作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
历史大势与生活质感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感受历史脉搏,探究历史规律,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用文艺的笔触将不朽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融化在时代的潮流中,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总书记同时指出,“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恰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文艺的宏大叙事中必须蕴含生动的细部描写,要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和冷暖悲欢,标刻个体特征和生活底色。那些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个体和那些微小的、生动的、鲜活的质素构成了活泼泼的艺术世间。电视剧《大江大河》既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壮阔画卷,也抒写了宋运辉等小人物的情感命运,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电影《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影片既全面还原了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饱含温情刻画了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燃点”与“泪点”写就荡气回肠。
基因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传统是文化的根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传统不是历史,而是存在于当下的现实。把握基因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当如探寻流之于源的奥义,把传承与创新统一于现实,既要汲取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所蕴含的力量,又要积蕴“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勇气,努力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传统艺术形式与新媒介的碰撞,展现了基因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的多重可能性,《中国诗词大会》用现代技术手段营造传统文化意象,将诗文、图画、影像相结合,使古老的诗歌重回现代文化生态之中;《典籍里的中国》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方式,让传统典籍中的文字“活”了起来,让古老而瑰丽的文化密码清晰了起来,国风、国潮、国韵已成为中国文艺新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焕发出时代生机,走进寻常百姓家。
承载形式与呈现内容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当今时代,文艺新技术滚滚而来,文艺新类型层出不穷,文艺新形态大量涌现,文艺的生产形式、方式方法出现许多新特点,带给广大文艺工作者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也给一些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实践带来恐慌和失据。但无论社会、时代、技术如何发展,艺术终归要回到其自身的目的性上来,过分倚赖技术手段、被媒介发展拖着走的文艺,只能徒有形式、缺乏内容。生活依然是创作不竭的源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表达自我、寻求共鸣的文艺的本性没有变,决定文艺的思想内涵、精神高度、审美价值的衡量标准没有变,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基本路径没有变。总书记关于文艺的形式和内容的辩证论述,有针对性地解答了当前创作中的困惑,具有指点迷津、反拨错误创作倾向的重大意义。
民族自信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任何一种文艺都具有其民族身份和文化标识。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有效的文化交流,才能赢得真诚的文化尊重。要坚定文化自信,以富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英国现代社会学家赫伯特•里德在其《艺术的真谛》一书中曾断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享有如此丰硕的艺术财富。唐诗宋词的格律、京剧昆曲的唱腔、书法绘画的文脉向世人展现出也正在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审美无国界、情感有共鸣,文艺还具有缝合文化差异、填补意识形态鸿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价值。寻求艺术作品中激发个体情感的深切表现,启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文艺作品能够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文艺作品国际传播能力的重点。近年来,在“走出去工程”的助推下,众多制作精良、类型多元、贴近现实的中国影视剧频频“出海”,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就是很好的例证。
主体人格与艺术品格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文艺创作是培根铸魂的事业,文艺工作者是社会聚光灯下的群体,有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才有铸就文艺高峰的广阔天地;有心怀“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才有跑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属于文艺这一棒的使命担当。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艺术家的才情、学识与其作品的审美品格密不可分,艺术家的品行、志向与其作品的成就价值密切相关,因此才有“诗品出于人品”之说。屈原坚守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操,方能写就《楚辞》;岳飞怀抱精忠报国的孤胆赤诚,才能写出《满江红》;常香玉坚持“戏比天大”的从业理念,才能塑造出令人永久品味的艺术形象;牛犇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在从艺做人上成为业界表率。总书记关于主体人格与艺术品格的辩证论述,继承中华美学精神,焕发当代中国文艺的时代光彩,对于文艺创作和文艺行风建设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郭沫若曾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疾呼:“没有辩证唯物论的观念,连‘国故’都不好让你们轻谈。”立足当下,唯物辩证法仍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指引我们在差异中寻共识,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对立统一中管窥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期(查看目录)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责编:易平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相关阅读】
◎习近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评协主席团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一时间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十一次文代会中国评协代表风采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点击联系开白名单)
新媒体三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
wyplzg
中国文艺评论网
“艺评中国”新华号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