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唱雄鸡天下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安葵 中国文艺评论 2023-07-25


一唱雄鸡天下白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

安葵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指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新文艺发展的方向,使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展开了崭新的一页。80年来的实践证明《讲话》的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为鲜明和丰富。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

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讲话》发表的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彻底胜利并建立一个新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自身的建设,进行了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是整风运动在文艺领域的开展。毛泽东同志对文艺界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论述了文艺、文化在整个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它是对于整个机器不可缺少的齿轮和螺丝钉,对于整个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毛泽东同志说:“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历史证明,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革命文艺确实发挥了这样的战斗作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革命歌曲、诗歌、绘画、曲艺、戏剧、小说等各种文艺形式,都对人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兄妹开荒》《十二把镰刀》等秧歌剧推动了群众自我教育,积极进行生产劳动,拥军支前的热情高涨;看了秦腔《血泪仇》战士们提高了阶级觉悟,看了歌剧《白毛女》,战士们高喊“为喜儿报仇!”的口号冲向前线。在中国的文艺史上贯穿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传统,但像革命文艺这样直接地发挥战斗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


△吴印咸《兄妹开荒》1943年 中国美术馆藏


然而《讲话》的意义不仅在于在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毛泽东同志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新的人民的文艺向前发展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引述列宁的话,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然后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里强调我们的文艺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并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就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并指出了“如何为”的途径,使文艺工作有了根本的遵循,因此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讲话》发表以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中国的作家艺术家也在积极进行各种探索,《讲话》使作家艺术家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现实,在各种思潮的碰撞中保持定力,保证了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


强调为工农兵服务是否是轻视知识分子,因此有些偏狭呢?不应这样看。当时奔赴延安的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是具有革命理想的,但是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因此他们存在着对群众“人不熟”“语言不懂”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轻视工农兵的倾向,如果他们只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那就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所以毛泽东同志才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到群众中去,努力学习群众语言,学习社会,他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要在思想感情上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


一唱雄鸡天下白,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同志《讲话》的强大的理论力量和他的亲切的态度,激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的热情,他们离开了狭窄的“亭子间”投身到广袤的大地,投身到群众的生产斗争和文化活动中去。以延安鲁艺为例,在《讲话》之后,他们除了在延安开展群众的秧歌活动之外,还组织了工作团到绥德地区开展秧歌活动,他们每到一地,先进行调查访问,编写配合群众减租运动、表扬英雄模范人物的节目,他们发现群众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农民和农村干部中有很多人具有很高的文艺创作才能。工作团团长、鲁艺戏剧系主任张庚后来回忆说,那时真有《牡丹亭》里杜丽娘那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兴奋感觉。回到延安后张庚写了《鲁艺工作团对于秧歌的一些经验》的总结文章,论述了下乡以后的收获和思想上的提高,这篇文章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许。


正是由于文艺工作者有这样的转变,才产生出前面讲到的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鼓舞人心的作品,以及后来在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中产生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优秀作品。


△周立波《暴风骤雨》


中国人民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受着传统文化的哺育,因此如何对待丰厚的传统文化与新文艺的关系,是人民文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


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以对民族历史的认识为基础的。在此之前,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就讲:“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直接利用,还在于对新的创作有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此前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延安的戏曲工作者开始了戏曲改革的探索实践。毛泽东同志关心关注着这些实践,他对中共中央党校俱乐部演出的《逼上梁山》给以充分肯定,说它把颠倒的历史颠倒了过来,“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1942年10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同志题词“推陈出新”。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毛泽东同志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古代哲学讲“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诗人赞美“芳林新叶催陈叶”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哲学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去,各个不同的剧种、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如同百花一样竞放,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符合戏曲艺术的规律,符合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因此这一题词的思想成为党的戏曲工作的指导方针。


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观点出发,《讲话》对文艺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政治与艺术的关系等重要问题都作出了辩证的论述。因为当时一般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强调首先要重视普及,但是“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的方向去提高。”关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同时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同文艺界部分代表的谈话中又从文艺批评史的角度讲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问题。他说:“中国自觉的文学批评的历史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和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开始的吧!以后有《文心雕龙》等。……《昭明文选》里也有批评,昭明太子萧统的那篇序言里就讲‘事出于沈思’,这是思想性;又讲‘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单是理论,他不要,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贯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路线,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长期深入生活,因此在文化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显著成就。周立波、赵树理、柳青等创作出了《山乡巨变》《三里湾》《创业史》等反映人民新生活的优秀作品;剧作家黄俊耀、杨兰春等创作了眉户《梁秋燕》、豫剧《朝阳沟》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剧作。


人民政权建立之后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国际上无成功的先例可循。因此,中国戏曲改革的成就及其经验教训具有十分宝贵的意义。根据毛泽东文艺思想,1951年5月5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了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简称“五五指示”)。“五五指示”开宗明义指出:“人民戏曲是以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的重要武器。我国戏曲遗产极为丰富,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继承这种遗产,加以发扬广大,是十分必要的。”“五五指示”接着说:“但这种遗产中许多部分曾被封建统治者用作麻醉毒害人民的工具,因此必须分别好坏加以取舍,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才能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中国戏曲研究院及各地各种戏曲研究机构和戏曲院团,积极贯彻“五五指示”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戏曲改革,戏剧理论家们运用“人民性”等观点论述了传统戏的价值,使民族瑰宝得到了保护,经过整理改编的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将相和》《十五贯》《杨门女将》等,使传统文化放出了新的光彩。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各剧种又创作演出了很多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原文化部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者并举的剧目政策。三类剧目在艺术上互相促进,推动了创作质量的提高,使戏曲舞台绚丽多彩,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要。这是贯彻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和党的文艺方针的结果。


但是人们对文艺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何体现时代精神的理解,包括毛泽东同志本人对形势任务的认识,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此在戏曲政策上也出现了时而“左”时而右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后,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酿成十年内乱,文艺园地也出现了百花凋零的状况。


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党中央领导文艺界努力回到《讲话》所开辟的正确的道路上来。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以下简称《祝词》)对党的文艺路线作出明确阐发,给大家以巨大鼓舞。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他说:“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列宁说过,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党对文艺政策作出一些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已论述了要重视艺术规律,前面引述过的强调文学家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即是最重要的艺术规律;毛泽东还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强调文学家艺术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邓小平同志的《祝词》更强调了重视创作者个性的创造。在政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艺术创作有其特殊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容易认识和把握的,因此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政治与艺术的关系也常被片面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辩证的论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思想解放,进一步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沿着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连续举办了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口号的“中国艺术节”,密切了艺术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等活动中,党中央提出,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积极的作用。党和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昆曲、京剧、藏戏、粤剧等戏曲剧种相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文化艺术进一步与世界的文化艺术相融合,在各国人民中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1990年全国各省市举办的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活动(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号)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

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文化文艺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以及之后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是对毛泽东同志《讲话》的继承和新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工作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和最重要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而“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月28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讲话引领文艺工作者在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则引领文艺工作者在为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出不可或缺的力量。


毛泽东同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强调文艺的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除继续重视文艺的教育功能、强调“文以载道”外,更进一步论述了文艺以文化人的特殊功能。“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怎样才能使文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针对当前文艺界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在延安,毛泽东同志指出,许多文艺工作者对群众存在“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因此强调必须深入生活,了解工农兵,并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有了巨大进步,但他们毕竟与从事生产劳动和科研实践的人们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因此熟悉群众的生活,与群众的感情相通,仍然是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历史特点,对人民的作用、人民的内涵作出了深刻阐释。他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真实的人物是千姿百态的,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他号召文艺工作者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真心诚意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毛泽东同志讲过: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在延安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同志强调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除了继续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外,还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这些嘱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并具有长远的意义。


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与毛泽东同志一样,非常重视文艺的普及工作、文化惠民工作,他对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给予高度赞扬,鼓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文艺创作方面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特别提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努力提高作品的质量,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他希望和要求文艺工作者能写出如韩愈所说的“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力作,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创作出“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的“经典”性作品,创作出中华民族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代表了时代的要求,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努力的标杆,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承继了毛泽东同志重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思想,并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到了新的高度。他同时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继承传统与创新辩证地结合起来。他说:“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同时他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力的弘扬,昆曲、京剧等古老的戏曲剧种焕发出新的光彩,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青年中逐渐形成“以传统为时尚”的观念,一些时尚的生活形式和艺术形式也洋溢着“国潮”和“国风”,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也更具历史的厚重感。


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对文艺批评的观点也有新的发展。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说:“我是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对你这篇作品提出非常高的、甚至是最高的要求”,这体现了恩格斯对批评标准的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提出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而其全篇也体现了人民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和总结古今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四点标准有不同的角度,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的高度,人民的立场,对艺术特点的把握,对美学内涵的体悟,这些在文艺批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运用这四点来评判和鉴赏作品,符合艺术的规律,就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作品,有利于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光明与黑暗,是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对待光明与黑暗,是歌颂还是暴露,不断地引起讨论,这也是关乎创作态度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站到人民的立场对这个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资产阶级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歌颂无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不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黑暗’者其作品必定渺小,这难道不是文艺史上的事实吗?”在新时代,黑暗的现象依然会存在,作家艺术家对此常常会很敏感。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应有的态度,也是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应有的态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许多英模人物,如焦裕禄、谷文昌、李保国、樊锦诗等都以真实丰满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沪剧《挑山女人》、秦腔《西京故事》等作品表现了普通群众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坚毅的品质,这些作品对广大观众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


△沪剧《挑山女人》演出照

(来源:“国家艺术基金”微信公号)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是向前的,不是向后的”,广大群众希望作家“告诉他们新的人物,新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的《讲话》、邓小平同志的《祝词》都体现了党领导文艺的正确方法和路线。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正确的方法和路线,他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他亲切关心文艺工作者,给牛犇等老艺术家致信,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国家话剧院的同志们回信,使大家深受鼓舞。很多戏曲院团长期在基层为群众演出的文艺工作者,如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说:“我们演出的地方,都是在最基层,田间地头、山峁沟壑,搭起舞台就唱,一天三场演出,经常连夜换地方。”这是艰苦的,但他却感到其中的诗意快乐,说他们是“在鸟语花香间演唱,在披星戴月中行军”。为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各个文艺领域的作家艺术家都在努力向艺术高峰攀登。


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感到它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把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他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学习,深深感到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我们应该努力把这一路线和思想贯彻到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实践中去,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安葵,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查看目录)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2022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李屹:走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发展道路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文联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专家发言摘登 | 中国文联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

灯塔光耀八十载 返本开新文艺魂/仲呈祥 何楚涵

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巨大影响/曾繁仁

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开拓/董学文

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潘鲁生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点击联系开白名单)



新媒体三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网



“艺评中国”新华号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