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永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意义和发展模式研究

黄永林 中国文艺评论 2024-02-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

意义和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8期

黄永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实践探索,对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历史赓续与民族认同、艺术审美与文化自信、开放共享与商业经济的多元价值属性。非遗产业利用就是通过挖掘非遗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利用文化产业丰富的业态,将非遗资源进行整合、转化、再造,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资产价值的有效发挥。非遗产业利用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非遗产业利用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精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某些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商业活动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可提高人们对此类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其从业者带来收益。这些商业和贸易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实践该遗产的社区提高生活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然而,这些活动和贸易不应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且应当采取各种适当措施,确保相关社区成为主要的受益方。”我国非遗产业利用就是通过挖掘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寻求非遗项目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在充分观照当下社会生产、民众生活和审美观念新变化的前提下,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创造性转化,在保留传统非遗项目精神内核和核心生产技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精神文化、审美思想和新颖形式融入其中,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为现代大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利用力图从非遗资源中汲取经济转型发展的元素,提升其经济价值,这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起到积极作用,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非遗产业利用体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


值得警惕的是,在当今追逐市场效益浪潮下,少数不良商家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违背保护初衷,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打着所谓“产业化”与“创新”的幌子,对非遗资源进行过度“产业化”开发,开发出的产品和项目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风格特点、地域特色、精神价值,破坏了原文化生态,其营利性目标超越了文化性追求,弱化甚至异化了文化内涵,使非遗资源沦为赚钱的工具。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常开发利用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可以“产业利用”,但决不能“产业化”,因为非遗产业化是将非遗作为开发项目,而对其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一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化”行为。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竭泽而渔式的开发。“产业化”无疑违背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不应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精神。我国政府始终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针,因此,在正式文件中很少有关于非遗“产业化”的表述,更多则是聚焦“传承保护”“利用开发”。总之,非遗产业利用,一方面要加强非遗资源与产业业态的互通合作,另一方面要谨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化和浅表化开发。


(二)非遗产业利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发展的规律


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整体数量浩如烟海。据2005年至2009年非遗普查统计,我国有近87万项非遗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共有4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名录体系,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十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项,共计3610个子项。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计3063人,各省(区、市)也先后公布了一万六千多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一种可转化的潜在产业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很多本身就是常用商品,如果非遗仅停留在文化保护和展示层面,就失去其生活和生产的原本属性,也就会失去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上,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在老百姓的需求中诞生并延续下来,许多项目从诞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流传至今。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有借助新的生产方式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中,才能让其充满生机和活力,保持其生命的延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非遗产业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


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发展良好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非物质”属性而显得更加稀缺,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这也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文化资源富矿,蕴含着许多集体记忆、民间智慧、民族精神和产业资源,有很强的文化特征和产业利用价值。非遗产业利用为推动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正能量。比如对具有市场依附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可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技艺精进与创新,在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实现技艺的传承与延续。反观过去我们打着“保护”的旗号,割裂非遗项目与市场的联系,使非遗的保护传承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在新形势、新环境下,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种发展的方向,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有序的开发利用,使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当人们从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其保护的积极性才会上升到一种有目的和有动力的自觉行动。只有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通过面向市场的非遗产业利用运作,发挥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靠政府、靠公益、靠个人”的被动消耗型模式转向“靠自身、靠市场、靠社会”的主动发展型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非遗产业利用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内在动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我们必须从人民文化需要满足的现状出发,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创新措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消费需要。文化消费是消费者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欣赏、享受和使用。在人民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文化发展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就需要借助各种资源和方式来拓宽文化供给,使人民的不同文化需求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满足。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当今,借助产业发展模式助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已成为人民大众乐享的文化盛宴。2022年1月5日,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的覆盖率已经高达99.42%,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49%,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83%。最受欢迎的十大非遗项目是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相声、京剧、花鼓戏、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陕北民歌和川剧,其中豫剧获7743万赞,越剧获5789万赞,黄梅戏获5305万赞。2021年7月16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淘宝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淘宝非遗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有14个非遗产业带年成交过亿,非遗老字号成交规模连续三年上涨。淘宝上非遗类活跃手工艺店铺数量已超过2.5万家,还有近5000家非遗相关店铺加入了原创保护计划。


(来源:“抖音”微信公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市场可以分为传统消费市场和现代消费市场。一般来说,传统消费市场是以原汁原味的非遗产品作为商品,这有利于非遗原貌的保护,确保“本真性”,但其触达力有限,无法有效地激发其消费潜力。现代消费市场主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元素参与消费品的生产制作,以风格化、元素化的方式向大众提供与非遗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有利于扩大受众面和提升经济价值。两个市场并行不悖,共同发展。


(四)非遗产业利用有利于“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加速了变局的演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面临巨大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这为新发展阶段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从文化产业发展大局来看,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国家鼓励文化企业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发展目标未变,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未变;另一方面,疫情给文化资本运作带来窗口期。疫情好转后,文化产业必将迎来补偿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强化了民众的新型消费模式,培养了不可逆的消费习惯。疫情期间,在线文娱呈爆发式增长,激发了网络电影、网络视频、线上教育等线上文化业态发展活力,同时也倒逼会展、演艺等传统业态加快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催生了“云端”观展、网上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文化数字化的推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要在网上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获得民众广泛关注,其中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哔哩哔哩四家长视频平台非遗影像专区的累计播放量超1.36亿次。抖音发起“非遗奇遇记”活动,播放量累计达20.5亿次;快手上线“非遗江湖——与时空对话”话题,视频总播放量10.3亿次。酷狗音乐为本次影像展制作了活动推广歌曲《古曲今声》,在歌词及编曲中融入了京剧、苗族古曲、琵琶、洞箫等非遗元素和传统器乐,鼓励听众通过歌曲关注非遗保护。同时,在站内上线系列非遗主题歌单,其中包含戏曲、民歌、曲艺以及国风音乐等类型的四百多首非遗及传统文化类歌曲,累计播放1亿次,触达用户超3亿人次。由于相关非遗项目借助现代科技展现,其内容和形式与大众娱乐、审美需求十分贴近,因此在大众中受认可度较高。


△抖音“非遗奇遇记”活动(来源:抖音APP)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党和政府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的纲领、目标、路线,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都为非遗产业利用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未来,非遗产业利用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发展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促进合理利用”。非遗产业利用本身就是一种潜力巨大的产业,关键是如何找到最佳的开发模式。目前,非遗产业利用正以“非遗+”模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型和文化产业不同业态,将非遗产业利用概括为十种“非遗+”发展模式。


(一)“非遗+旅游”模式


依托本地区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和自然以及社会资源,在旅游项目中融入非遗元素,发展非遗观光游、非遗体验游、非遗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在景区增加非遗主题景点、非遗展示场馆、非遗体验场所等。一方面,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官体验、认知探索等深层次需求,扩大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为非遗传承人及从业者增添传承展演平台,增加了他们的谋生和传艺渠道,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多样的非遗资源为非遗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非遗+旅游”模式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最为常见的类型,易实现、易见效。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旅行社、旅游网站等专业服务平台在热门旅游目的地线路规划中增设了不少非遗景点观览、演出观看、手工体验项目,并作为行程亮点予以推介,带动了整体旅游业的品位提升和产业链发展。非遗保护部门还与旅游服务平台开展合作,探索推出成系列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带给更多人好看又好玩的非遗旅游新体验,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等非遗资源开发出的一些旅游项目,寓“非遗”于“娱乐”中,使娱乐产生文化韵味,增强了旅游项目的吸引力,普遍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成为该地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比如贵州凯里麻塘通过“非遗+旅游”实现精准脱贫。贵州凯里麻塘寨是典型的革家人聚居的传统村落,革家人属于苗族的一个分支,自称是“上古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的后代”。麻塘是20世纪80年代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几十年来,麻塘以革家人独特的服饰、蜡染、踩亲舞等非遗生态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旅游,走出了“非遗+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统计显示,现麻塘年均旅游综合收入一百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五千余元,通过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精准脱贫。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民众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不断提升,游客更加期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这样的形势下,“非遗+旅游”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只有深入挖掘传统非遗资源,非遗旅游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二)“非遗+特色村镇、街区”模式


近些年,全国各地掀起了“文化旅游热”,越来越多人选择“打卡”集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特色村镇、街区。许多地方抢抓机遇,通过老街区、民俗村、古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开发与建设,以当地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主题,建设非遗主题展示场馆、演艺剧场、旅游景区、文化园区、特色市集等,打造“非遗”文化村、街,推动了众多非遗项目抱团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2年5月26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10个)名单出炉,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名列榜首。武汉吉庆街位于老汉口核心地带,融合了“老汉口”的文化沉淀和现代商业的市井繁华,丰富的文化资源环境为孕育和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吉庆民俗街集合了楚剧、汉剧、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湖北小曲、武汉杂技、木偶戏、热干面制作技艺、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等大量汉派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汉绣、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渔鼓、湖北道情、湖北皮影戏、武汉相声、武汉剪纸、合记老福庆和牛肉粉制作技艺等数十项非遗项目在这里常驻或开展展示交流活动。如今,湖北大鼓、独弦琴等非遗表演融入街头吹拉弹唱,民间手工艺花车、中庭非遗互动展览也成为重要景观,深受武汉市民和游客喜爱。武汉吉庆街涵盖餐饮、休闲、商务、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五大功能,包括以非遗美食、特色夜宵为主的餐饮功能,以汉派民俗、非遗传统技艺等为主的文化体验功能。“非遗+”充分融入市民生活,打造出丰富的文化体验盛宴。


“非遗+特色村镇、街区”模式必须坚持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非遗”特色小镇、街区建设必须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体现特色村镇、街区文化的根底与内涵,坚持在传承与保护中守其魂、扬其新,做精做强非遗相关文化产品和品牌,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融入现代生活,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


(三)“非遗+主题研学”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研学旅行是将非遗教育与旅游体验结合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架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传统文化弘扬、民间知识技艺传习、文化自信培养息息相关的教育资源,通过研学旅行将教育与娱乐、文化与旅游、观光与体验、认知与创造融于一体,引导青少年走进非遗传习环境中来,通过非遗文化体验、培训、参与、互动、拓展训练等“研学旅行”活动,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传承弘扬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恢复了古窑传统制瓷作坊,并复建复烧瓷窑,聚集了两百多位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习和研学体验活动,既保障非遗技艺的传承,也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江西婺源有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等五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研学游等融合,还将徽剧、傩舞、抬阁、地戏、灯彩等非遗项目展示融入参观游览项目中,推出了一系列文化展示体验类景点,全县4A级以上景区目前均有非遗项目常驻展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四)“非遗+文创产品”模式


“非遗+文创产品”模式是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元素和技艺,通过文化艺术创意物化的商品展示出来,使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技、社会等价值变得更加丰富、形象、生动。比如,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纺染织绣、编织扎制、雕刻雕塑、剪纸刻绘等传统工艺,材美工巧,技艺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如今许多遗产地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以传统工艺技术为基础,根据现代人审美需求创制的独特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种模式大多以非遗工坊、博物馆、文化产业园、主题景区为主要制作和交易载体,从而形成市场规模。“非遗+文创产品”模式将地域特色鲜明的非遗资源以产品的形式生动、丰富地呈现给消费者,这是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塑造产业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贵州丹寨锦绣谷以乡镇合作社、村寨工坊以及系统的技能培训为途径,保护并提升苗族、侗族、瑶族、水族等民族的刺绣、蜡染、织布、造纸等传统工艺,打造包括锦绣谷、锦绣包、锦绣坊、锦绣社的“锦绣体系”文创产品。通过手工工艺与产品款型的组合,利用锦绣体系打造时尚化、创意化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创新工场”,并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的方式,拓展“村寨故事”品牌连锁店,解决手工产品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生产。他们通过高原创性的手工艺和高创新性的体验方式,专注打造民族手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由此成为我国民族文创的代表性品牌。


(五)“非遗+影视”模式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而存在。“非遗+影视”模式是依靠电视、电影、新媒体等媒介,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将经年累月的“传承”化无形为有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形式、制作工艺、传承手段等完整记录下来并传播出去。特别是随着5G技术快速发展,数据传输效率大幅优化,为4K、8K高清视频,以及移动端上的流畅播放扫清了障碍。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为视频制作增加了更具沉浸感、舒适性的视觉效果,使人们能在云端享受视听盛宴,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影视方向快速发展。影视逐渐成为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为后人欣赏、学习和研究留下了珍贵资料,而且为视听艺术的发展及认知拓宽了渠道。


在电视节目里,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综艺节目形式中,以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非遗元素,展示传播非遗之美,正在成为热潮。如中央和地方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一系列非遗专题片、纪录片,经典的传统技艺以绚丽浪漫的形式得到展示,彰显了中华非遗文化的神韵风采。如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主题动画片《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杨家将》《百鸟朝凤》等深受观众的喜爱。2021年2月,国家京剧院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出品的《龙凤呈祥》5G+4K云演播,传统戏剧借助VR技术以多视角、多机位呈现舞台画面,加入“云导赏”“云解说”等幕后花絮环节,让观众得以自主选择观赏视角,并对线下剧场环境进行“复刻”与升级,上线叫好、鼓掌、打赏等弹幕、表情包功能,创制“云打赏”“云包厢”等模式,强化了云端剧场在场互动的体验感。在现代电影中,非遗元素正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影视作品中,有的还成为热门影视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国内动画历史上第一部IMAX电影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在于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视觉效果,还在于主人公哪吒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家喻户晓的形象,有着自带偶像光环的群众基础、十分丰富的情节,以及所宣扬的文化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都可以接收到海量的信息,同时也都有机会成为传播的主体,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背景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将自己拍摄的短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为非遗的传播创新了渠道、激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快手、抖音都属于包罗万象的短视频平台,与以往的大众媒体相比,最大特点是优化了受众的体验感,增加了点赞、转发、评论、私信、AR/VR扫描等功能区,它们作为非遗短视频的传播渠道,能够使受众全身心融入到非遗的欣赏与传播中。非遗传承人将一系列短视频上传至短视频平台上,创造性地将民间文艺和传统技艺与现代大众文化及其元素结合,成功激起了人们对非遗知识和产品的追捧,间接带动了非遗产品的线下线上产业的发展。


(六)“非遗+节庆”模式


节庆活动是以节日庆典为主要内容的非日常交往活动,传统节庆以民间信念为基础,通过现场集聚、仪式分享和狂欢融汇,达到休养生息和群体认同的目的。在我国,与节事相关的民俗类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各地传统节日、民族节日、祭典仪式、庙会书会、灯会花会等民俗活动就有197项,而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节日民俗类项目的数量更大。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在全国各地都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少数民族节日更是各具特色,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各种庙会、灯会、书会、花会等民间文化活动也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原本只在民间举行的节庆活动现在也常被用于旅游开发,从而演变成以仪式为框架的非日常狂欢体验活动。感受集体狂欢的自由与快乐,释放积累的烦恼与压力,张扬生命的激情与力量,成为节庆活动人本价值的最终落脚点。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华夏节庆风采魅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现在各地都推出了以传统节庆为主题的节会。例如,“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开展“八桂嘉年华”活动,在14个设区市同步组织开展一千多场各类文体活动,集中展示壮乡特色歌舞表演、壮乡美食、壮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营造热烈的节日氛围,吸引广大观众参与,激发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情。再如,秦淮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历史可追溯到六朝初期,元宵夜游观灯的风俗延绵千年,花灯似海、人涌如潮,记述灯会繁盛场景的历代诗词、民间故事比比皆是。自1986年南京市秦淮区在大成殿恢复举办夫子庙灯会、秦淮灯会再次回到百姓生活中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十多届,累计吸引游客1.5亿人次。近几年,秦淮灯会期间,灯彩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老城南区域旅游综合收入达100多亿元,占秦淮区全年旅游总收入的近20%。


(七)“非遗+演艺”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等项目,其生存和发展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群体文化观念、民众艺术审美趣味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因其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独特的表演艺术,深受地方百姓的喜爱。在倡导挖掘非遗特有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产业资源”的当下,充分发挥非遗表演艺术的多维价值,在保持其精髓、灵韵的舞台“本真性”基础上,大力发展新的演艺产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非遗演出进景区,大大小小的山水实景演出、文旅演艺和歌舞类表演等无疑是对非遗演艺文化的再开发。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把广西桂林阳朔的山水、刘三姐的民间传说和民族文化融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表现,让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它以渔家生活为素材,以漓江山水实景为舞台和背景,把民族服饰、歌、乐、舞、人、兽、畜、桥、浮岛等各种人文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当地青年作为演员,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使用高科技手段提升演出内涵和艺术表达力,特别采用了当时最先进、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系统、独特的烟雾效果系统以及极具震撼力的音响系统,并将这些系统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大写意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场面宏大,气势恢弘,效果独特,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憾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开创了以天地自然物体作为艺术元素的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全新形式,探索出一条文化、自然和科技有机融合发展的山水实景演出文化产业的新路子。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演出照(来源:“印象刘三姐官方信息”微信公号)


(八)“非遗+文博”模式


2005年,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获得了大量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资料,各项整理、保护、研究工作现在还在继续进行。在此基础上,各地建立了本区域内非遗项目数据库和各种非遗主题博物馆。如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中就有:中国民间皮影艺术馆、中国剪纸博物馆、中国钧瓷博物馆、中国古建博物馆、国际根雕奇石艺术馆、古代石雕博物馆、国粹馆、非遗文化主街等大型非遗文化场馆(街),让游客身临悠久的非遗文化之境,在参观中开阔视野、熏陶情操,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主要是将非遗实物存放在特定的场地(空间)中,对温度、空气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观众进行近距离接触比较困难,更无法参与其中进行深度体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数字化技术仿真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智能媒体平台技术优势,运用数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开设线上展示平台、云博物馆等,非遗数字博物馆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和体验的需求。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英国剑桥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及剑桥大学“康河计划”联合主持的“全球昆曲数字博物馆”项目,是全球首个中英双语的昆曲数字博物馆。该项目十分重视昆曲文化的“活态”展示与传承,汇集了中国江苏“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英国剑桥大学保存的昆曲藏品,呈现大量的珍贵影像与文献资料,还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帮助用户通过VR眼镜实现在剧场、戏台、园林等多重实景360度观赏昆曲的效果。为了让年轻一代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昆曲之美,项目也邀请了服装、珠宝、绘本和图书装帧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推动了海内外人文交流,吸引了广泛关注。


(九)“非遗+饮食”模式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我国人民依据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物候特产与生活习惯,创造并世代传承着富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类非遗项目不仅是饮食制作的技艺,即关于食材遴选、配料加工、菜肴烹制和美食消费相关的知识和实践,也是人际交往、礼仪节庆等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着中国人尊崇自然、顺应时节、食治养生等思想观念和健康理念。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上海梨膏糖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等上榜。


“去一座城,吃最地道的美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逐渐成为目的地闪亮的名片,成为一些地方文化的代表符号。以沙县小吃走红为例,早在1997年,位于福建三明的沙县成立了县长兼任组长的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小吃办”,成立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把小吃当成产业来抓,还将每年的12月8日定为“沙县小吃节”。一业兴而百业旺,如今的沙县小吃已经不仅是独立的餐饮产业,而且融入到沙县人民的日常生活,成为沙县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原料生产、物流配送、餐饮服务、文旅康养等在内的产业集群,第三产业增加值2020年突破100亿元。以旅游为例,小吃旅游文化城、小吃科技馆、小吃民俗馆等展示沙县小吃饮食文化的景点,每年吸引超500万人次来沙县观光旅游,2019年旅游总收入54.48亿元。


(十)“非遗+民宿”模式


过去,传统旅游住宿业态主体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较好地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如今,旅游消费者对住宿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住宿场景,而是希望得到包括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度假旅游在内的深层次文旅体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宿结合的模式致力于打造有别于传统的住宿体验,注重特色建筑风格的打造,注重体验式环境的营造,注重个性化和特色化服务的提供,增强了入住旅客的文化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心理诉求,因此备受旅游者的青睐,也为非遗产业利用开辟了活化路径。


宋庄非遗主题民宿是我国以非物质文化展示为主题的民宿发源地,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马陵山景区西北山麓的棋盘镇,其南侧为山水大道,连通新沂市山、湖、古镇景区,交通位置优越;其东侧3000米处为享有东方土筑金字塔之称的花厅遗址,见证我国南北文化交流,历史底蕴深厚;其四周山水相间,谷壑纵横,自然风光秀美。民宿注重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核的一致性,在主体建设上,立足本地原生资源,集宋庄元素、新沂风情、苏北特色于一体,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内部装修上,紧扣文旅融合大潮,融入新沂剪纸、新沂蓑衣、东路柳琴等众多省级以上非遗元素,凸显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活态运用,使得民宿与民宅浑然一体、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宋庄民宿的打造,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展示新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让外来游客近距离感受体验新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提升民宿行业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旅游与非遗结合的探索,通过旅游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反过来,又通过非遗文化提升了旅游的体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也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进入新时代,我国非遗产业利用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重大挑战,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去创造新的辉煌。


首先,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科学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传承规律、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进一步提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珍视和积极保护意识,以坚韧的守望和坚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其次,坚持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覆盖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方方面面,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必须在有效保护前提下,让其融入到人们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创新注入新活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出关键元素,结合现代审美理念进行创新,形成新风格,将其转变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开发出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葆有长久的生命和活力。


其三,坚持科技驱动。在信息化、媒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技术进步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关键性作用日益明显。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要积极利用这些新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设计、生产流程、制作方式和传播手段,实现从保护到活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创新转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根脉,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总之,当今,“非遗+”正在以多种产业模式显现其独特效力;未来,“非遗+”理当以更多种创新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入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精神的契合点,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另一方面,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回归大众生活,融入现代社会,让其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在创新中发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使之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守正创新,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活力,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经济资源。



*作者:黄永林,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民俗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项目批准号:20STA02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8期(查看目录)


签发:杨晓雪

审核:陶璐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相关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8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2022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专访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保护民间文化 传承中华根脉

《中国文艺评论》专访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整体研究与建构中国特色民间文艺学/侯仰军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刊发文化名家冯骥才专访:非虚构的力量

《中国文艺评论》| 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潘鲁生

《中国文艺评论》| 以优秀中华美育传统激活中国文化生命力/宋修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基于人与自然、他者和自身关系视角的考察/张勃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点击联系开白名单)


新媒体三组,长按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网



“艺评中国”新华号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永林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利用意义和发展模式研究

黄永林 中国文艺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