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5-01-03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5期 总第104期








专题策划•文艺评论名家名作研究

编者按】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本期特别选登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研究中国文艺史上的理论评论名家及其名作或著名论争,透过典型案例分析,重新思考文艺理论评论研究中那些连绵不绝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话语体系,以期为中国文艺评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和限度/徐楠


内容摘要: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合理应用于文学批评,有益于以“考据”与“移情”兼重的姿态,正视文学现象的历史性品格、开显文学批评应有之“作者”视角,为思考“文本含义”的特征、思考文学评价的多元可能提供有益启示。该说在文学批评中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泥于历史主义思维模式,窄化有关创作真相的诠释空间;执着于还原创作真相,对文学现象其他要素关注不够;在衡量文学批评的水准时,时常体现出“作者中心主义”立场,部分结论有独断之嫌。进入文学批评的“了解之同情”,应保持对文学现象“审美性”的合理理解,在关注作者问题的同时,形成对单一批评视角的超越。


关键词:了解之同情 文学批评 意义 限度


从“一致”到“条理”:宗白华节奏论的内涵与建构路径/黄长明


内容摘要:在宗白华的节奏论中,“节奏”的内涵有一个由形式层面的“一致”向生命、哲学层面的“条理”的转变过程,前者作为一种“数理的节奏”指形式上的和谐一致,产生于某一形式要素的周期性重复;后者作为“生命的节奏”指宇宙自然的规律和条理,则产生于事物正反两种特性的交替呈现。艺术形式—艺术生命—哲学—文化精神,是宗白华节奏论的建构路径。节奏论作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鲜明的“及物性”特征和人生艺术化的现实指向,并非完全指向形上学境界。宗白华在节奏论建构中体现的中西互鉴、新旧融合、媒介互参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性阐发,使节奏论成为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理论体系,对于建构中国现代美学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白华 节奏 一致 条理 生命意识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浪漫、古典与写实——李长之古代诗人批评的美学构造及运作/金浪


内容摘要:抗战时期李长之围绕古代诗人写下的系列批评论著,离不开美学的深度参与。“写实”与“浪漫”的对立、“古典”与“浪漫”的并立,作为文艺批评背后交错叠加的美学构造,为其文艺批评实践开拓了充足的理论空间。如果说对李白在道教徒和诗人双重身份拉扯下之永恒痛苦的分析,是基于对立构造写就的代表作,那么,对司马迁身上儒家精神、道家精神与诗人气质的阐发,则堪称融合对立与并立构造的新经典。


关键词:李长之 抗战 古代诗人 浪漫 古典 写实


理论探索

交互主体性思想的演进与文学的主体间性/汪正龙


内容摘要:胡塞尔提出交互主体性理论是为了解决他人经验的明见性,却为关联与沟通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依据,推动了文学阅读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研究以及文学意义生成机制的探讨。而舍勒、许茨等人对他者的我以及主我、客我的探讨和本维尼斯特对人称的研究标志着交互主体性思想在社会学、语言学领域的拓展,启发了文学理论界关于隐含作者、叙事聚焦以及共鸣等的研究。列维纳斯对绝对他者的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关于性别他者、种族他者等的研究相互呼应。交互主体性思想的演进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张力,也通向了物间性研究,对西方文学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必将对我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现象学 交互主体性 文学理论 物间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部结构到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构成——基于对“现实”概念的分析/潘天成


内容摘要: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以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由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文艺批评三类话语共同构成。这一话语结构突出体现在“现实”概念当中。第一,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对西方哲学“现实”概念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扬弃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现实”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及文艺理论体系。第二,政治经济学批判构成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参照。马克思创造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来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这与典型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文艺批评是马克思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应用。文学艺术要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再现“现实”。其中,典型人物的普遍性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具有社会性、辩证性、生成性特征的具体的普遍性。


关键词:现实主义 现实 从抽象到具体 典型人物


艺海杂谈

“中和”与书法艺术辩证法 /詹冬华


内容摘要:从先秦“中”“和”观念发展而来的“中和”思想规约了中国艺术的理想境界与价值鹄的,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艺术辩证法。在书法中,“中和”体现在“情感”的中节合度、“法则”的对立统一、“风格”的众体兼备等方面,是各种风格元素交融互渗之后的典范形态。当代书法界应抑制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的冲动,回归中和的审美心态,书家要实现笔墨与情感的共舞;创作上力避纯视觉化的倾向,依照“中和”的美学圭臬,对作品形式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加以探究与验证;同时应注重书法生态的整体平衡,兼蓄并包,和而不同,以臻至“中和”之艺术胜境。


关键词:中和 书法 辩证法 境界


新主流文艺的新情感与新叙事——以电影《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陶庆梅


内容摘要:本文以近年来两部重要的电影作品《战狼Ⅱ》《流浪地球》为例,来说明新主流文艺如何传达出与当代观众有着强烈共鸣的新的主流价值观。本文指出,新主流文艺最为独特之处,是创作者不断在影视等大众文化作品中,以新的叙事方式去表达属于当代中国的新情感。本文认为,中国的新主流文艺之所以能够在艺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既在于中国长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构成的强大理论基础;也在于中国的创作者们,扎根于当下中国的发展状况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不断尝试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吸收传统中国的艺术感觉,去创造属于当代中国的新艺术表达。


关键词:新主流文艺 现实主义 情感结构




大国科幻:《三体》故事世界的跨媒介叙事/施畅


内容摘要:刘慈欣小说《三体》作为大国科幻的创作标杆,通过世界构筑、时空扩展、叙事增殖等跨媒介叙事路径,构筑了一个多元开放、持续生长的故事世界。讲好大国科幻故事,可以从《三体》跨媒介叙事实践中获得经验与启示:一是构想别样的世界秩序,精心构筑并持续扩展故事世界;二是探寻叩访中国历史,以“秘史”“别史”等书写打开多重时空褶皱;三是鼓励粉丝汇聚集体智慧,直面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故事世界 跨媒介叙事 中国科幻《三体》刘慈欣


△《三体世界观》


创作谈

沈铁梅:迈向艺术的自由王国——谈父亲沈福存对我的艺术养成/采访人:张之薇


△父亲沈福存指导沈铁梅表演(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名家专访

平生乐书道 唯求清凉境——访书法家孙伯翔/采访人:盖守丽



孙伯翔简介:1934年生于天津武清,字振羽,别署师魏斋主人,晚号自适居。师承王学仲、孙其峰诸名家,初习唐楷,后专师北魏石刻。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史馆馆员。一生以魏碑书体立足于当今书坛,作品入选全国第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一、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中日书法交流展,中国•新加坡书法联展等。作品收入《中日书法作品集》《中新书法联展作品集》《中国当代百家墨迹作品集》等多种专集。曾获天津市“鲁迅文学奖”,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书法教学》(北碑部分)并获全国电教奖,著有《孙伯翔谈艺录》《怎样写魏碑》《孙伯翔书画艺术》《孙伯翔书画集》《孙伯翔书法集》等。2014年荣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2015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4年第5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彭锋



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学理论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从事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出版《艺术学通论》等专著、教材和文集17部,《艺术的语言》等译著(含合译)7部,主编《国际美学年刊》(International Yearbook of Aesthetics)、《流动艺术》、《北大艺术评论》、《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等期刊和文集,在《文艺研究》、《哲学研究》、《东西方哲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亚洲哲学》(Asian Philosophy)、《审美教育杂志》(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美学杂志》(Rivista di Estetica)、《哲学通报》(Filozofski Vestnik)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两百余篇,从事文艺评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表文艺评论文章一百余篇。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艺术展览一百余次,撰写音乐剧、话剧、舞剧、电影等剧本10部,应邀于世界美学大会、世界哲学大会、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等国际会议作主题讲演和专题讲演。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的封三


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巡礼


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



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是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新疆大学共建的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基地揭牌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发展特色,加大新疆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努力将基地建成立足新疆、联系全国、面向中亚的高水平文艺评论阵地。


基地自建立之初,就积极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民族文艺评论协同创新平台。成功构建起与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新疆文艺理论学会的“三驱动”发展模式,注重兵地合作,借助对口支援和“文艺援疆”渠道,邀请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等著名学者担任专家顾问、学术委员或兼职研究员,着力打造“凸显地域特色,立足学术前沿,兼具国际视野,边疆与内地互动”的民族文艺评论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民族文艺评价机制研究”,召开“新疆文艺的美学特色”专题研讨会,首次全面梳理新疆地区11种文艺门类的历史脉络,归纳概括其美学特色,为中国各文艺门类的美学图谱提供生动的新疆篇章。系统跟踪梳理民族文艺评论学术动态,基地专家频频亮相“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协助承办“第九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天山会议”。


基地积极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稳步推进学术“造峰”计划,重磅推出学术品牌“天山文艺讲坛”,已组织高端学术讲座数十场次,邀请学界专家莅临讲坛,受到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基地聚焦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实践研究”“当代新疆各民族文艺共同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亚电影研究”等,出版著作四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文艺评论》《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五十余篇,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新疆经验。


基地充分彰显育人职能,构筑新疆文艺评论人才高地。2023年10月,成功主办“新时代新疆文艺评论骨干人才培训班”,60名各族文艺评论骨干参训;常态化开展主题评论,围绕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新歌唱新疆”——优秀原创歌曲演唱会、《王三街》等主题文艺展演开展评论,推出《文艺评论的五副面孔》《情满天山:援疆要从“心”开始》等优秀作品,天山南北掀起文艺评论热。


基地成员成果多次入围“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优秀作品;基地主任邹赞教授获得“2022年度全国文艺评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基地探索的课程思政育人路径荣获新疆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入选教育部实践育人优秀案例。面向未来,基地将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新大力量。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的封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

座谈会”海报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 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超星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END—


签发:袁正领

审核:陶璐


《中国文艺评论》期刊论文投稿邮箱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wyplzg@126.com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各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各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1, 2024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2, 2024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3, 2024 Contents&Abstracts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No.4, 2024 Contents&Abstracts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文艺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