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 读懂自然与人生,读懂人生与幸福
素味养身,读书修心。《读书人》希望在饮食之外,通过每周一本好书,与大家探寻人生至简之道,世界至朴之美。
本周书单
《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
“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
就像德富芦花所说,在他的《自然与人生》里,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他落笔皆是寻常景物,日出日落,四季山水,乡野农夫····但偏偏就是这样简单的“几页写生文字”,写出了不朽。
“有古寺,寒梅三两株。月光之夜,风景独好。
某年二月,从小田原至汤本游历,参谒早云寺。正值夕阳落在箱根山,一乌鸦掠过天际,苍茫群山,暮色冥冥。寺内空无一人,独寒梅三两株,如白雪般立于黄昏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一弯夕月,淡若梦影。”
《自然与人生》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一本美妙绝伦的画册。
阅读《自然与人生》,就像是在欣赏东山魁夷的风景画。那隽永灵动的文字描摹的,是大自然所拥有的直击灵魂之美。
And our life exempt from public haunt,
Finds tongues in trees,
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Sermons in stones,
and good in every thing.
——Shakespeare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含着启迪。
——莎士比亚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拥有的越多,生活得越富裕,就越少有时间再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也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掠夺与抢占。
高楼建得越高,我们离大地越远。
“果实结的太多,则会压断枝头;一味积累财富,则将亡国。请让我们的国民敬仰天道吧。”
德富芦花虽然出身富贵,但他一生最渴望的其实是晴耕雨读的朴素生活。
在德富芦花隐居乡下的几年里,他很努力地去学做一个农夫。
种地挑粪,汲水卖菜,从前没干过农活的他开始时总是会受伤,肩膀被扁担磨破皮,手上有锄头磨出的水泡,但是这样的田园生活却带给他从所未有的满足与快乐。
“日月如梭,在千岁村的头一年便这般艰苦地匆匆逝去了。而今的生活虽然依旧艰辛,但他深深领悟到了愉快寓于努力的过程中,生命寓于对希望的追求中,幸福寓于心灵的淡泊中,感谢寓于生活的清贫中……但他依旧无限感激将他引领到这片土地,过上这般生活的那双神圣之手。
年过四十,他第一次脚踏大地,开始了真正的人生。”
我们生于土地,食土地之所产,逝去后回归土地,我们依赖自然而生,我们的幸福根本不在于富有还是贫穷。
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是《十不足》中所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房没车想要房子车子,有了房子车子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永远都有新的物求,不会知足难以快乐。
“房子不过三十三平方,庭院也只有十平方。
人说,这里既褊狭,又简陋。屋陋,尚得容膝;
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远,很远。
日月之神长照。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
蝶儿来这里欢舞,蝉儿来这里鸣叫,小鸟来这里玩耍,秋蛩来这里低吟。
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座十平方的院子里。”
只要头顶的蓝天还在,脚下的大地还在,幸福就会一直在。
人生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1868—1972,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散文家,本名福德健次郎,笔名芦花。
他同情弱者、尊重自然,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从事活动。
他的散文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典范之作,是日本对国民施行美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自然与人生》以陈德文译本为最佳
—End—
壹素界原创出品
欢迎随手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文&编者 | 砍柴人
图片来自网络
每日壁纸分享
在这里,壹素界都会为你精心挑选适合做手机壁纸的图片3~5张(适合所有手机),让你永远都有美美的好心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组卡通动物的图片,希望你能喜欢~
片来自:美桌网
关注壹素界,后台回复[0119]
换上精美壁纸
*该关键词19年1月26日后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