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这篇文章,再决定是否要留在学术界(文末附测试)

2017-01-04 科研圈


作者 Shelley Sandiford

编译 徐付琪


  • 本文意在讨论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的客观条件,倾向性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多维度评价个人研究能力,课题质量,请见文末“你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测试。


博士毕业不再等于有教职,遍地都能挖到金矿的科研时代也已过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投身学术界之前都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我在科研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或许你真的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如果将核心竞争力量化,那么有竞争力意味着你至少在所在机构排名前10%。

 

你真的是那10%吗?


如果你:


1. 坚信自己可以在学术界取得一番成绩,不论周围迹象多糟糕。

2. 不必担忧经济问题和过饱和的博士人才市场。

 

请不要继续读下去,这篇文章不是为你而写。但如果你也在纠结这些问题,请继续:

 

博士毕业后是否该留在学术界?


或许你已经发觉自己没达到留在学术界的标准,看着在实验室待了一年又一年的博士后,暗自盘算怎样避免像他们一样。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我们不妨把博士归为两类 A 和 B,简化条件,假设他们的智力水平和对科学的热情相同。但最终只有一个人能留在学术界。


对于 A 和 B 而言,在学术界成功需要三个重要因素:课题质量实验室氛围自身及导师的声誉。三者彼此联系,互为基础。

 

课题质量


A 的课题前途光明:

  • 他所在的实验室已经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和声誉;

  • 他的课题是已发表的课题的后续研究;

  • 实验室能提供足够支持(包括设备,器材,技术);

  • 课题的研究问题明确,时间安排合理;

  • 一旦项目进展出了问题,A 可以快速和导师商量寻求意见,修改项目方案,重新继续。


但相比之下 B 的课题就逊色很多:

  • B 的课题有很大不确定性;

  • 这一课题要么发表顶尖论文要么一无是处,并没有中间选择;

  • 实验室缺乏此方面经验;

  • B 把所有时间精力押在这一个课题上;

  • B 从之前尝试过这个项目的成员那里接手这一课题,而之前做这个的人去向不明。

 

常见的困难课题有两类:


课题建立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问题。如果你选择的着手点很有趣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做出一项不错的研究。但是如果这个目标不可行不有趣,一定不会有论文。可怕的是,碰壁之后的你很可能埋头乱撞,盲目选择类似的糟糕课题。


空中楼阁式:一个项目往往基于多种方法,但是熟悉新的方法很花时间,人们往往会中途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而放弃。如果你负责为实验室研究一种新的方法的话,并希望以后沿用这些方法。请做好博士延期的心理准备。

 

这两类课题对于最好交给实验室那些没有时间限制和发论文要求的人。不过一旦他们选定可行的研究对象,或建立起新的试验方法,你就需要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初步研究。毕竟科学本身已经够难了,自己就不要选择“困难”模式了。

 

如果你认为你和 B 的情况类似,继续研究下去,你会越来越难得到好数据,发言机会越来越少,在各种会议中出现的机会、发表的论文数目也会逐渐减少,在申请奖学金上也越来越没有优势。这一切都源于你没有好数据。


或许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来反驳我了,我承认任何规律都有例外,但经过观察,我认为把学术生涯系在这类高风险的课题上是不明智的。

 

实验室氛围


A 的实验室可以给他提供足够支持:

  • 实验室的成员有团队意识,并认同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助于实验室的未来发展;

  • 实验室前辈已经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文章(A的工作是他们的后续研究);

  • 负责带新人的师兄师姐很有经验,热心传授技巧经验;

  • 当A得奖时,实验室的每个人都替他开心。


  • B 的实验室人们孤军奋战,很少来往;

  • 外籍成员用 B 看不懂的语言在公用试剂上作标记;

  • B 实验室的气氛总是很奇怪,甚至充满猜忌敌意。

 

待在这样的实验室,坚持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甚至会让人筋疲力尽。B会慢慢发觉读博士。虽然 B 也能拿出些成绩,但是相对于在协调高效友好的实验室里工作的 A,B 要每天纠结于很多琐碎的事情。久而久之,B 获得数据花费的时间要长于 A,因为数据少,他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就对应减少,慢慢的会被认为是低效的员工。事实上他们的确是低效的员工。

 

声誉


A 的风评极好:

  • A 在读博早期就开始申请自己的课题;

  • A 会受邀参加各种会议报告;

  • A 给人留下很好的影响;

  • A 被提名并获得了各种奖励。

  • A 和导师合得来。


而 B 的声誉要差很多:

  • B 并没有多少荣誉奖励;

  • 没人邀请 B 做讲座报告;

  • 别人对 B 的评价不高。

 

总之 A 的研究机构相信 A 是一个有潜力的人,而 B 要逊色得多。虽然研究所不会明白指出这一点,但 B 会发现身边种种暗示。人们并不是故意要伤害 B ,事实如此而已。

 

小结


请仔细考虑以上三点,看自己像 B 多一点还是像 A 多一点。如果像 B 更多,你就要认真考虑自己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了。毕竟除了上述问题,学术生涯中有更多问题等着你。近年流行的“千老”一词(待在实验室多年并未做出成绩的千年老博后)正反映了这一点。如果 A 这类人仍在学术之路上奋斗的话,留给 B 的机会就很少了。

 

无疑 A 是同类中的佼佼者,但绝大多数人都是 B 一类。我得向你坦白我就是 B 这类人。我认为自己是个优秀的研究者,但并不是前10%。然而现在在大公司有一份很好工作的我并不羞于承认这一点,我希望你可以像我一样,认真坦诚的审视自己,弄清自己的定位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我见过很多博士坚持留在学术界最终沦为廉价劳动力。传言中那些原本表现一般的的博士在博后期间成为黑马、取得很大成就获得教职只是幸运的例外,你我只是普通人。很多人认为博士后经验有助于将来在工业界的发展。但这取决于你所在城市,博后方向与工业界的工作是否对口等等…...


我认识的绝大部分学生和博后最后都离开了学术界,如果你的朋友也和我一样(我们不必钻牛角尖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那么你的博后生活也很可能收获甚微。

 

但失败的博士/博后并不意味着 B 就是一个人生失败者。最终,很多人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并且有价值的工作,在悄声离开学术界不再回头后,他们在新的领域做出了成绩。而且 B 这类人往往不高傲,容易和别人合作,愿意探索其他领域(这也是他们离开学术界的一个原因)。很多机构青睐这类员工。

 

留在象牙塔中的 A 无疑是幸运的,但象牙塔外的 B 也有精彩人生。

 

什么样的位置适合你呢?

 

“科研圈”招聘频道网罗海内外科研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招聘资讯,助力科研圈。无论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能帮你找到合适岗位。

 

传统的靠熟人靠导师推荐科研岗位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科研招聘平台,搭建科研工作者和准科研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帮助科研工作者谋求更好的科研工作岗位。


您在求职时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


  • 找不到与自身能力匹配的岗位;

  • 每天跳转在几十个招聘网站中焦头烂额;

  • 招聘网站粗糙的搜索功能和糟糕的页面让你错失很多好工作;

  • 招聘信息过时,浪费时间精力。



您在发布招聘时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


  • 招聘信息挂在学校官网数月访问量只有三位数,学校网站多年不更新?

  • 发布的科研招聘淹没在一堆招聘中无人问津?

  • 找不到定向投递给特定领域的科研人员的网站?


科研圈”招聘频道

服务科研圈人员就业

 

  • 每天数十条招聘上新,网罗第一手新鲜招聘资讯;

  • 数十家合作研究机构,提供最权威的招聘信息;

  • 多级标签分类查找功能,像逛淘宝一样找工作;

  • 美观易用的搜索功能,大海里快速找到那根针;

  • 八卦鸡汤频道,看过来人的求职建议。


科研圈招聘频道

思你所虑 助你所需


科研圈招聘频道


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你是否适合留在学术界”测试



阅读更多

▽ 故事

· "人间惨剧级"学术报告炮制指南

· 2016科研人最喜爱的学术公众号,邀你提名!

· Nature 预测2017年11大科学热点

· 2016 十大论文撤稿事件:学术界的丑闻与自净

▽ 论文推荐

· 和性格有关的基因,也和精神疾病相关 | Nature Genetics 论文推荐

· 人类刷脸,黑猩猩识臀,机制竟是如此相似 | PLOS ONE 论文推荐

· 新型材料或能连接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 | Science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 Top Journal一周论文导读 | 天文 物理 材料 化学 地球科学 生态(2篇华人成果)

· Top Journal一周论文导读 | 生命科学 生命医学(3篇华人成果)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我们:


· 关注科学进展与科研生态

· 推荐重要前沿研究

· 发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学术讲座与会议预告。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