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见(不发光)黑洞的四种方法

2017-02-01 赵维杰 科研圈

撰文  赵维杰


你一定知道黑洞。你知道它是一个质量极大密度极大,以至于光都无法逃离的超级天体。在你的印象中,它可以吞掉胆敢靠近的任何物质,是宇宙中的“大恶魔”。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既然连光都逃不出,我们要如何才能看到,或者说观测到这些隐藏在遥远宇宙中的黑暗天体?这篇文章将回答这一问题,带你了解看见黑洞的N种方法。


当然在这之前你必须知道,类似下面这样的黑洞图片,都是想象图(假的)。


图片来源:wikipedia


黑洞长啥样?


这样:



不,其实是这样:



没错,黑洞是空的。


黑洞是一个奇点,一个密度无限大而体积为零的奇点——等等,你一定是骗我,黑洞是有体积有边界的,我看过电影的你别骗我!


你所说的边界是“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在这个边界之内的所有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逃脱中心奇点的引力,唯一的命运就是向中心的奇点加速靠近,然后融为一体。从黑洞外部看来,视界之内的空间只有黑暗。所以,视界也就成为了公认的“黑洞边界”。


视界的范围有多大?换句话说,黑洞有多大?


对于没有自转的黑洞,下面的公式给出了视界的半径(史瓦西半径):


简单来说,黑洞的半径与黑洞质量成正比,与太阳质量相同的黑洞半径只有2.95千米。男性大学生3千米长跑的及格成绩约为14分40秒。这个从一头跑到另一头只要半个小时的空间,却是中心质量与太阳相当,任何物质都无法逃脱的 black hole。


黑洞 Black Hole 这一词语是美国记者 Ann Ewing 在1964年的一篇新闻报道中首先使用的,这篇报道题为“'Black Holes' in Space”。这一形象说法在1967年被理论物理学家 John Wheeler 使用后,逐渐得到学界认可。


黑洞都在哪儿?


质量不太大(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分布和一般的恒星没有什么区别,而值得格外关注的是,在绝大部分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几十万到几百亿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在银河系的中心,这个黑洞被称为“人马座A*”,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430万倍。


银河系中的太阳系。图源见图。


下面进入正题(前奏确实有点长……),我们如何看见黑洞?


黑洞真的只进不出?霍金说,NO!


1975年,霍金提出了“霍金辐射”,认为黑洞可以向外“发射”粒子,这些粒子从黑洞中带走能量,会使黑洞逐渐“蒸发”。


霍金。图片来源:epicrapbattlesofhistory.com


明明引力大到光都逃不出,霍金辐射是什么鬼?霍金给出的解释涉及到了量子场论中的一种“玄幻现象”。


在这个理论中,真空中会自发地产生虚粒子对(由于曾被认为无法观测,这种真空中量子涨落产生的粒子被称为虚粒子),两个虚粒子一个为正粒子一个为反粒子,并且一个携带正能量一个携带负能量,因此并不破坏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通常情况下,这一对虚粒子会在极短时间内互相湮灭。


然而,如果这一过程发生在黑洞视界的边缘,就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负能粒子被吸入黑洞,而正能粒子逃离黑洞。从黑洞外部看来,这逃离的正能粒子,就是由黑洞发出的“霍金辐射”。在这个过程中,黑洞吸入负能粒子,内部能量降低,产生“蒸发”。霍金认为,由于黑洞外的普通时空不允许负能粒子的稳定存在,正能粒子进入黑洞而负能粒子逃离的现象不可能发生。


霍金辐射示意图。图片来源:S. W. Hawking (1974), via ©2005-2011 University of Texas.


那么,霍金辐射能够被探测到吗?我们能够通过探测霍金辐射而“看到”黑洞吗?


很遗憾,很可能不能。


霍金辐射的强弱与黑洞质量负相关,黑洞越大霍金辐射越低。一个太阳质量黑洞的霍金辐射强度只有100纳开尔文,远小于2.7开尔文的宇宙背景辐射,而更大质量黑洞的霍金辐射更小。所以,想要在“嘈杂”的宇宙背景音中识别出来自黑洞的霍金辐射可以说几乎无望。


黑洞越大霍金辐射越低,反之,黑洞越小霍金辐射越高。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科学家们才认为在实验室中制造黑洞是安全的,因为这些人造小黑洞的霍金辐射非常高,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殆尽。


下一个问题是,既然探测不到来自黑洞的霍金辐射,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种辐射是真实存在的?


2016年8月,以色列理工学院物理教授 Jeff Steinhauer 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在实验室中一个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创造的“声学黑洞”中观察到了霍金辐射。


顾名思义,声学黑洞是声音无法逃出的类黑洞,它和真正的黑洞一样,也具有霍金辐射。Steinhauer 教授的这一工作用类比告诉我们,黑洞的霍金辐射极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科研圈”曾对这一成果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报道:模拟引力:实验室中的终极理论之梦


Steinhauer教授。图片来源: Steinhauer


说了半天,黑洞不是只进不出,它还有霍金辐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们还是看不见它。对于这个无法直接观测的神秘天体,我们看见它的唯一途径只有间接观察:捕捉它与宇宙中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片片涟漪:


看见黑洞第一招

恒星绕着黑洞转


前文提到,在绝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如地球绕着太阳转,星系中的恒星也都绕着这个超级黑洞旋转着。


从1995年起,天文学家开始对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区域附近的90颗恒星进行轨迹观测和记录,这些记录清晰地显示:所有恒星都围绕着一个黑暗的中心运动着。20年中,这90颗恒星中的一颗名为S2的恒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绕行。根据S2的轨道数据,我们终于计算出了银河系中心这个黑暗天体的基本数据:质量约430万个太阳质量,半径约为0.002光年。这样一个高密度不发光的天体,几乎只可能是黑洞。


恒星绕人马座A*运动的轨迹。图片来源:Keck / UCLA Galactic Center Group.


看见黑洞第二招

黑洞吃东西:发出X射线的吸积盘


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在物质逐渐靠近并被吸入黑洞的过程中,物质(比如一颗恒星)会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撕扯成气体,并在黑洞视界的外围形成一个旋转的气体吸积盘,其中的气体一边旋转一边向视界靠近,最终被吸入黑洞。


黑洞吸积盘中气体的转速很高,而且越靠近视界速度就越高,高速气体之间的剪切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吸积盘中心部分气体的温度达到惊人的高度并发出高强度的X射线


任何物体都有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热辐射)的本领,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波长越短。人体发出的热辐射位于红外波长,这是红外夜视仪工作的基础。而温度极高的黑洞吸积盘的热辐射波长极短,为X射线。


通过对吸积盘所发射X射线的观测,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看到黑洞?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捕捉到来自天外的X射线,并由此推断黑洞的存在。


NASA观测到的来自黑洞的X射线。图片来源:http://www.jpl.nasa.gov


然而,人类尚未观察到完整的黑洞吸积盘光学图像。这是因为黑洞离地球太远,因此看起来太小,在其周围众多明亮恒星的掩映之下,我们很难直接观测到被吸积盘环绕的黑洞。


要想直接看到黑洞吸积盘,我们需要更大的望远镜,比如由多国天文学家合作架设的虚拟望远镜平台:事件视界望远镜。事件视界望远镜是由位于美国、墨西哥、智利、法国、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天线组成观测阵列,它将对银河系中央的人马座A *黑洞进行观测,捕捉黑洞周围环境的清晰图像。按照预期,它将可能在今年夏天拍摄到第一张真实的“黑洞照片”。


科学家预想中的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结果。图片来源:C-K CHAN/D PSALTIS/F OZEL


看见黑洞第三招

黑洞和可见恒星的双星系统


第三招可以算是前两招的集合体。当黑洞和可见的恒星组成双星系统,彼此绕行,前面讲过的两种现象将同时发生:我们可以看到恒星围绕黑洞的运动轨迹,也可以看到恒星物质周期性被吸入黑洞而产生的吸积盘X射线。


事实上,天文学上的第一个“黑洞有效候选人”Cygnus X-1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1972年被观测到的。


来自Cygnus X-1的X射线。图片来源:NASA/CXC


看见黑洞第四招

两个黑洞的融合: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LIGO 科学合作组织和 Virgo 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级 LIGO 探测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全球物理学界为之沸腾,广义相对论得到了百年之中最为直接和肯定的实测证据。


而 LIGO 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来自于两个黑洞的融合,是两个“宇宙恶魔”你死我活而激起的空间震颤。来自 LIGO 的引力波信号,不仅是广义相对论的最直接证据,也是“黑洞存在”迄今为止的最有力证据。


旋转融合中的两黑洞示意图。图片来源:SXS, the Simulating eXtreme Spacetimes (SXS) project


以上就是目前为止,人类能够“看到”黑洞的几种手段。


作为文章结尾的彩蛋,我们来说一说“白洞”。没错,在物理学家的理论中,不只有黑洞,还有白洞。与黑洞的只进不出相对,白洞只出不进,物质只能从其内部逃离,而无法进入。根据物理学家们的理论,黑洞和白洞由虫洞相连,从黑洞进入的物质可以从白洞出来。而最新的观点认为,是大量彼此纠缠的量子之间的“通道”创造了虫洞,也创造了由虫洞相连的白洞和黑洞——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真难懂。


参考资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_hole

[2] http://scienceblogs.com/startswithabang/2013/02/06/how-can-we-see-black-holes/

[3] http://www.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7/1/11/14229182/stars-orbit-black-holes

[4] 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35258378

[5]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ligo-discoveries-will-help-scientists-run-stellar-autopsies-on-colliding-black-holes/

[6] 量子纠缠创造了虫洞,《环球科学》2017年1月刊



阅读更多

▽ 故事

· 过年讲究这么多, 竟因汉语擅长玩谐音?

· 为什么要追求"远离实际生活"的科学研究?

· 21部科学纪录片 伴你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

· 跨年脑洞:鸡不会飞,为什么能遍布全球?

▽ 论文推荐

· NgAgo 或只能切割 RNA | BioRxiv 论文推荐

· 大脑也负责抗击细菌? | Cell Immunity 论文推荐

· 噬菌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群体决策 | Nature 论文推荐

▽ 论文导读

· 【新年快乐】Science 等一周论文导读(上)| 2017年第3期

· 【来点干货】Science 等一周论文导读(下)| 2017年第3期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我们:


· 关注科学进展与科研生态

· 推荐重要前沿研究

· 发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学术讲座与会议预告。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