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教学科研两不误的完美导师,为啥这么难
上周,“科研圈”进行了一项读者调查:
你的导师能否做好“左手教学,右手科研”?你认为要求导师教学科研两手抓是必要的吗?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收到了近两百位科研人的心声。整体看来,只有五分之一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导师教学和科研都擅长,约 35% 的参与者认为导师都不擅长;而在“偏科”的导师中,擅长科研的导师数量大约是更擅长教学者的两倍。
导师“偏科”对学生有怎样的影响?大家对导师又有怎样的期待?来听听科研人的心声吧。
“如果能多一点项目就更好了”
一个不擅长科研的导师可能给得了知识,却给不了资源。学生容易感到缺少好的项目,或者在科研上缺乏有效的硬件支持;但如果导师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学生也能受益良多。
导师给本科上课,口碑很好,本校本科生有很多人因为他人好教课好而选择保他的研究生。但是项目不太多,而且西北地区本来经费就少,所以老师花钱不那么大方,很多想买的设备啊之类的,就会考虑再三。
其实感觉老师这样没有不好,如果能多一点项目会更好~~~那样教授可能两三年前就评上啦!
更擅长教学,不过没有太多的影响。老师会在大方向上给你把握,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他的让自己自由掌控,不管遇到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想办法帮助自己。
导师名气不大,带学生却是十分认真负责。困扰是发文章有困难,但是跟着导师以来我自己提升非常快,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成长是让人扎实安心的。
我的导师是骨科教授出身,同时兼具管理职务,因此总是能带来很多前沿资源和信息,能整合很多平台,我从研究生开始读,在这个团队里开拓了眼界,格局也变大,思维也得到很大启发。
但老板是一个摇大旗的人,拿回来的项目和课题只能靠自己摸索做。有前面的师兄带路还好,如果没有就自己抹黑做。有时无法判断,感到迷茫,不知道在这里的空间是什么?
导师更擅长教学,科研基本上是瞎指挥。我觉得他把重心放在了教学上,一个本科生比研究生重要,有的硕士投入比博士多。希望他能把短板补上,不然真的这个课题组要散了。做的东西杂乱无章,又出不了啥好文章,数量也少。
上课感觉收获很多~但做创新项目的时候就会感觉每一条路都走不下去…
读博读了一年,文章自己构思,发给老师老师也没看,通常就是大概说几句,然后让我自己再修改,实际上我也不知道要怎么修改,我很茫然,但是又不能“顶”回去,所以写文章的周期很长。
我希望他能够更多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这个项目做一点,那个项目做一点,到最后啥都没学到,他还美其名曰我培养出了多少多少学生,是生产出来的吧。
“和老师的交流仅限于帮他取快递”
更擅长科研的导师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他们的学生常常提到一个词:放养。
“学术明星”导师往往时间分配紧张,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指导。但如果学生比较独立,也有足够的能力,跟着这样的导师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导师平时都很忙,没什么时间管学生……有种自生自灭的感觉,希望导师能多关注一下学生吧。
导师真的很忙,经常不在学校,很多例行的见面指导都被冲掉。的确很困扰。希望能分配好时间吧。
导师自己在业内还不错,但是更专注于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对于学生,我们很无奈,毫不夸张的说,一年以来和老师的交流仅限帮他取快递,没有给过任何学术上的指导。
擅长科研,但是教学和临床的弱势导致我们在全国的影响力受到限制。
更擅长科研,对我没有困扰,对本科生有。希望导师可以补上短板,把本科生的教学也抓一抓。
我在一个大组,所接触的老师,有 80% 在带学生方面都很差,简单说指导不了实验细节,总说一些空话。有师兄师姐带的还好,像我这种新老师第一届学生,没人带,老师也从不指导……另外遇到学生解决不了,或者处理起来十分麻烦的问题,有的时候真的没有办法,但老师通常不会理解你的,反正就一句话,想办法解决。
导师名气大,但行政工作超多,基本很少指导学生。不过可以理解老师的难处,在领导岗位,很多行政工作难以避免。
其实我导师特别牛逼,他的水平很高。他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无论古今中西,他全都懂。所以就算我做的选题跟他不在一个领域,他也能给我宏观的指导。
但他真的很佛系,只做科研不关心学生,我自己迷茫了大半个学期还没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嘛。
更擅长科研,但不擅长教学,给我快速掌握科研技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觉得还是把短板补上比较好,毕竟以后有很多学生,擅长教学可以更快的让新同学加入科研队伍,不用在这之外徘徊很久。
“我可能上了个假的研究生”
约 35% 的参与者表示导师两者都不擅长,其中许多人抱怨导师忙于做生意,或者心思根本不在学校,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些学生感觉毕业都成问题。
我导师基本上做行政,近年基本上不是参加会议就是在组织会议(以非科研类会议居多)。教学和科研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能毕业全凭实验室牛人指点和自己摸索。从我的大师姐开始到最小的师妹都深受影响,都感觉上了个假研究生,三年基本一事无成。
导师说我没时间管你,但是你必须要发论文。
实验失败的时候找老板讨论,发现给她讲了无数次的实验设计她仍然听不懂我在做什么,总是心思不在线,她想的跟做我说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纠正过数次仍然没纠正过来。
工科,导师工程项目很多,对科研的指导作用几乎为零。
导师年龄大了,不教学也不科研,不是不擅长,是准备安享晚年。感觉读研究生很被动,只能靠自己了,虽然才研一,但是很迷茫,不知道干什么。
都不太擅长,影响挺大的,导师会在一开始吹牛说的多好听,有多少课题,这两年有多少文章,到了后来完全不管放养……课题进展也不问,没有任何指导,还好有小老板。
之前的老板偏向产业,自己盆满钵满,培养学生可以说是不闻不问。
教学和科研一团糟,感觉就像个黑心商人,严重剥削学生劳动力,动不动就说不让你毕业,科研都不懂,只会忽悠学生!教学 PPT 就叫研究生帮他乱做,然后到处吹牛拉项目!不如赶紧去做生意。
感觉研究生毕业靠的是自学和外援,连毕业论文都是自己搞定的,她的作用只是签字……希望她多放点时间在学校,不要再说学生是两年的学生,孩子是一辈子的事。可以理解她要照顾孩子,但是请有点职业道德好哦,拿了工资就负责,谁不是父母的孩子呢?
本人入了一个大坑。简而言之,导师拖学生的科研进度,缺乏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学生被迫重复劳动干活,干大量的低技术含量工作。
本人是国内某 211 学校研究生。导师是课题组小老板,大老板只接横向项目赚钱。项目技术难度不大,主要是大批量的重复劳动,小老板负责督促学生生产产品。
大老板自己说过,课题组我们几个老师啊,已经退出科研一线很久了,我们不追求"多大的成就",只求能活着。所以,课题组从来不开组会,课题组没有各种科研基金项目(当然是接不到了),导师从不自己发文章。课题组老师给学生安排一个课题,而后几个星期,一个月问学生一次进展,其余时间安排学生干生产的活随叫随到,如果学生在干活期间和导师讨论,导师就开始打太极了。
教学和科研都不太擅长,困扰就是不带我,放任我自生自灭,也不按培养计划课表上课(压根没有和我上过课),教材自己选,微信群里约好师兄师姐们下周汇报论文,却频频取消。
一年半从来没给我上过课,也不让我和师兄师姐一起汇报论文,理由是我基础还不够。研二了也不让看论文。
“科研与教学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
要求导师们“教学科研两手抓”的规定是必要的吗?支持者认为,导师首先是教师,要尽到教学责任;而且,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擅长科研的导师能将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虽然我是本科生,现在的导师教学科研都擅长,但这种导师偏科的情况我确实遇到过,有些老师虽然科研能力很强,但教不好课本上的最基本的知识,这会影响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让导师两手抓有必要,既然是老师,应该教育第一,科研第二。
“学校也应该对老师‘因材施教’”
反对这一规定的参与者认为,人的精力有限,要求兼顾太苛刻了,导师能做好一件事就行。许多人提出,应当改进评价体系,或者让导师内部进行分工,让导师能做自己擅长的事,学生也能得到所需的指导。
另外,由于专业不同、定位不同,导师需要的能力也会略有不同。学术型研究生显然更需要擅长科研的导师,而医学专业的导师不仅要兼顾教学和科研,还得负责临床工作。
这个描述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很多刚做 PI 的导师。很多年轻 PI 根本不想培训学生,觉得浪费时间,不给学生任何培训,只希望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点都不符合成长规律。这种实验室也估计是长久不了。
“我只希望导师注意休息”
五分之一的参与者幸运地遇到了能够科研教学两手抓的“中国好导师”。不过他们并不是没有烦恼。
刚跟导师不久,但是相处了几天发现老师虽然在科研院所工作,却是一个很会教学的老师,跟老师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他能在自己工作时,边工作边教学,把学生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希望老师继续保持,让自己的科研更上一层楼,硕果累累,同时也兼顾教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
科研圈
ID: keyanquan
点击关注,获取最新动态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
欢迎在留言中和我们分享~
更多故事,尽在👉领研网科研生涯频道。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