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病人遗体污染火葬场,专家建议使用金属骨灰盒屏蔽辐射
JAMA 研究通讯报告了一个案例:一名男子去世前刚刚接受放射性药物治疗,遗体被火化后,火葬场设备受到了辐射污染。这种情况虽然不算常见,但没人知道。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山顶波板糖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火葬场,一名男子的遗体被送到这里。当他被火化之后,火葬场设备被发现受到了放射性污染,一名操作员的尿液检查中也发现了痕量的放射性物质。
这不是什么都市传说,它出自《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近发表的一篇研究通讯。死者生前患有胰腺癌,接受了含有镥-177(Lu-177)的药物静脉注射治疗。在他被火化之后,火化炉、空气过滤器和骨骼粉碎机上都检测到了这种元素。而操作员的尿液中虽然没有发现 Lu-177,却出现了锝-99m(Tc-99m),这是一种在核医学成像中常用的药物,很可能来自其他人的遗体。
虽然放射性药物和火葬都已经被普遍使用,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关联:如果患者死亡时体内有放射性药物残留,火葬时可能造成辐射污染。
发出辐射的患者
自从居里夫人的时代起,放射性元素就在医学中被广泛使用——部分是因为一开始人们尚未完全认识辐射的危害。1951 年,当海拉细胞的主人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因宫颈癌接受治疗的时候,医生将一管镭缝在子宫颈中合适的位置,两天后取出,两周半之后再重复一次。这是那个年代常用的治疗手段,暂时消除了她的肿瘤,但无法阻止癌症的扩散。
今天的核医学已经比过去温和多了,药物的选择也变得更有针对性。除了前面提到的镥和锝,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是碘-125(I-125)粒子植入,适用于肝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医生会计算粒子植入的数量和位置,尽量让射线集中在需要它的地方,减少误杀。有资料显示,临床用 I-125 粒子的组织穿透范围是 1.7 cm,有效的杀伤半径范围是 1~1.5 cm;但刚刚接受手术的患者仍会发出辐射,如果不作防护,离开患者 4 米外辐射才降到本底水平。(本底辐射指环境中天然存在的微弱辐射,具体强度在世界各地略有不同。)
临床用 I-125 粒子的样子就像长条形的糖粒,外表包裹着一层钛,尺寸比糖粒更小一些。图片来源:Wikipedia
I-125 的半衰期为 60 天,医院里该怎么防护就怎么防护,但一般来说到出院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了,更别说火化了。2001 年的一项研究写道:“对含有足量放射性 I-125 的遗体进行火化可以被视为孤立事件。当患者死于交通事故或心脏病发作时,这类事件可能发生。”这篇论文发表在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Medical Physics 上。论文作者 William Que 指出,他所在的机构过去三年半里做了大约 250 次手术,在癌变的前列腺中植入 I-125 粒子,所有患者到截稿时仍然健在。
碘-125在空中飘
但医学中从来不缺少例外:前文中亚利桑那州的那名男子接受治疗第二天就出现了低血压发作,两天后去世,火葬时离上次接受治疗只有 5 天。
在另一家医院里,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 I-125 粒子植入手术 5 天后死亡。William Que 查阅了相关报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分析。
根据北美火葬协会(Cremation Association of NorthAmerica)提供的信息,火化过程通常持续 2~3 小时,炉内温度 760–1149 °C,火化完成后大约需要一小时冷却。通过进一步计算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每具遗体燃烧产生的气体约为 11000 立方米。
奥地利的一处电动火化炉。图片来源:Wikipedia
就这一案例而言,通过对比手术植入的 I-125 的量和骨灰中残留的放射性,可判断大部分 I-125 会在火化过程中随风而去。如果在炉子附近停留三个小时,一个人通过呼吸受到的辐射大约是 0.0075 毫西弗(mSv),还不到一次胸部 X 射线诊断的有效剂量。(并且作为参考,每人每年受到的本底辐射剂量约为 2.4 mSv,在此基础上额外受到的辐射一般认为不应超过1 mSv。)
如果火化之后直接接触盛放骨灰的塑料袋,遭受的辐射暴露为每小时 2 毫伦琴(mR),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吃下 50 根香蕉。(是的,香蕉也是有辐射的。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其中的钾-40 具有放射性,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是本底辐射的一个重要来源。)
总之,即使是带有足量放射性药物的遗体,火化时也不会烧成一朵蘑菇云,顶多给周边带来一点点额外辐射。此外,如果没有注射或植入放射性元素,而只是生前接受过体外放射治疗,就不用担心了。体外放射治疗的方法是用仪器发出射线照射目标部位,治疗结束后病人的身体中不会残留辐射。
请使用金属骨灰盒
研究还指出,金属骨灰盒能够有效屏蔽残留的辐射,因此完成火化之后,骨灰应放在金属骨灰盒中储存或入葬,不应对骨灰进行再加工;如果要抛撒骨灰,应当在 I-125 植入手术 10 个半衰期后进行,即 20 个月。
一些人会立下遗嘱,希望自己的骨灰被撒向大自然。图片来源:Pixabay
总而言之,单独一具遗体造成的辐射很微小,不会对公众造成影响,但我们仍然应当重视火葬场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William Que 指出,火化操作员必须佩戴口罩,并建议使用橡胶手套,或在完成操作后洗手。他特意强调,虽然佩戴口罩属于工作规定,无论遗体有没有辐射,但在现实中“大家都知道这一规定并未被严格遵守”。
对曾接受放射性治疗的人的遗体处理,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规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对此不作要求,而佛罗里达州要求所有植入材料都必须在火化前取出,包括治疗用的放射性元素粒子。
虽然带着强放射性火葬可以被视为小概率事件,但是问题在于没人知道这一概率具体是多少。火葬已经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2017 年美国的火化率已经超过了 50%,我国接近 50%,许多发达国家的火化率还要更高一些。JAMA 论文的作者们呼吁重视这一问题,包括更详细地评估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之后的辐射强度,以及加强与殡葬业的沟通。
而另一名未参与研究的核科学家评论:“他们刚好发现了这一案例,只是因为平时没人关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
阅读论文解读及推荐
点击👉关注领研网论文频道。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