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玉团队回应饶毅质疑:上市药物靶向多条通路并不罕见,12篇论文未被引用是因为关联性不足 | 科研圈日报
由于微信公众号开始试行乱序推送,为了让您在第一时间获取学术圈新闻资讯,请将“科研圈”设为星标,并常点文末右下角“在看”。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学术争议
耿美玉团队回应饶毅质疑:上市药物靶向多条通路并不罕见,12 篇论文未被引用是因为关联性不足
图片来源:新华社
7 月 13 日,耿美玉团队在 Cell Research 发表了一篇题为 Geng et al. reply 的短篇通讯文章,回应了上周饶毅对其 2019 年 GV-971 论文的质疑。
耿美玉团队在回应中表示,饶博士指出的“未被引用的” 12 篇论文和 2019 年 Wang 等人发表的 GV-971 论文没有足够的关联性,不适合被引用。
耿美玉团队表示,在饶博士提到的 12 篇论文中,有 7 篇属于无关内容:其中 4 篇是综述文章,均未专门讨论 GV-971。另外 2 篇研究论文,一篇研究了 GV-971 的新型和截短派生物,但并未关注 GV-971 本身;另一篇论文研究了 GV-971 对帕金森病的效果,这和 AD 是不同的两种疾病。还有一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会议摘要,总结了当时尚未发表的 GV-971 实验结果。
其余 5 篇论文主要是利用实验动物完成的 GV-971 体内或体外实验,耿美玉团队认为它们和 2019 年揭示 GV-971 改善肠道微生物和神经炎症的论文仅存在极弱的关系,其研究内容包括 GV-971 对模型小鼠大脑中 β 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细胞功能及其基因表达、记忆障碍行为的影响等等。
耿美玉团队还称,不同意饶毅“我从未看过一个药物有如此多的靶标共同治疗一个疾病”的评论。他们认为,上市药物通过靶向多条通路达到其预期治疗效果并不罕见。以常见的 2 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为例,它在肝、肠道、外周等多种组织中通过不同机制达到血糖控制的目的。虽然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线粒体复合物 1 的抑制剂和 AMPK 的激活剂,但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也有助于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
耿美玉团队还表示,在过去十多年间他们一直在研究 GV-971 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能力,发现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对 AD 患者起效,其中对肠道微生物及其神经炎性反应的作用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并表示未来将继续整理过去积累下来的大量数据,发表成论文。(Cell Research)
耿美玉回应全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77-7
相关阅读:
饶毅再次质疑耿美玉GV971研究:从未见过一个药物有如此多靶标治疗同一疾病 | 科研圈日报
· 生殖干细胞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精原干细胞,有望治疗男性不育
图片来源:Pixabay
精原干细胞(SSCs)疗法能用于治疗男性不育,但精原干细胞较难分离,且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它们的培养条件。在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分析和细胞移植等技术,从睾丸中提取具有人类 SSCs 特征的细胞,并进行纯化培养。随后,他们确定了培养具有 SSCs 特征的、未成熟生殖细胞培养所需的合适条件,并发现使用关键的 AKT 通路抑制剂,能使细胞的培养时间延长 2~4 周。后续,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增长精原干细胞的培养时间,使其能投入临床使用。(环球科学)
· 器官移植
将受损的人肺组织在猪体内培养可以修复器官损伤
图片来源:health.clevelandclinic.org
目前,只有 20% 的捐赠肺符合器官移植的医学标准,这意味着不少等待肺移植的患者将很难找到匹配目标。不过,本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称,现在可以通过借用猪的循环系统来挽救更多受损的捐赠肺。
通常情况下,捐赠肺会与保持氧气和营养流动的灌注机相连,以维持生存能力。但这套设备的工作时间只有 6 小时左右,不足以使损伤的肺在衰竭前恢复。这一时间窗口现在可以被延长至 24 小时。在实验中,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有常见损伤问题的捐赠肺与猪连接起来,并给猪体内注入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排斥反应。随后,他们对捐赠肺的细胞和功能进行监测,经过 24 小时后,发现受损的捐赠肺已明显好转。
研究者之一、范德比尔特大学的 Matthew Bacchetta 教授说:“这种方法使肺附着在功能正常的肝脏和肠道上,并且有胰腺为其调节葡萄糖水平。因此,肺组织的所有代谢物都能被清除。”不过,有专家指出,要想实现这一方法的临床化,还需要进一步分离猪身上的“神奇分子”,了解它们是如何修复这些受损器官的。(STAT)
· 恒星能量
直接探测太阳中微子,揭示太阳核聚变缺失环节
图片来源:Pixabay
一直以来,理论预测认为太阳的部分能量是由碳和氮核的反应产生的。虽然这种碳氮反应并不是太阳唯一的聚变途径,但它被认为是较大质量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近日,据《自然》报道,研究人员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太阳发出的中微子,并证实了碳氮核聚变为恒星提供能量的基本预测,填补了太阳核聚变的缺失环节。
在碳氮核聚变模型中,4 个质子熔合形成一个氦原子核,然后释放出两个中微子,以及其他亚原子粒子和大量能量。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模型,研究人员借助了意大利的 Borexino 地下实验设施,以求在质子—质子链反应 3 个不同步骤中直接探测到中微子。直到 2020 年初,研究人员才收集了足够的粒子,并在虚拟中微子 2020 会议上明确公布他们探测到了来自碳氮核聚变链的中微子。
针对这一发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空间科学研究所天体物理学家 Aldo Serenelli 指出:“这是第一个证明氢通过碳氮反应在恒星中燃烧的直接证据。这真的很神奇。”(科学网,Nature)
· 疫情通报
7 月 13 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 3 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7 月 13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3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5 例(境外输入 5 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截至 7 月 13 日 24 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83605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4 例。
根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7 月 13 日 10:00(北京时间 7 月 13 日 16:00),过去 24 小时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215 539 例,新增死亡病例 5 037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2 768 307 例,累计死亡病例 566 654 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编写:闫硕、贾楠、魏潇
编辑:魏潇
——END——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