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逝世,曾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卓越成果|科研圈日报
语言与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讣闻
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逝世,曾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取得卓越成果
5 月 14 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元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 91 周岁。王元先生曾任数学所所长与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 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王元先生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在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成果,所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广受国际好评。王元先生对年轻学者学生的培养提携长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对数学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影响了我国几代数学家,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奖、华罗庚数学奖,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报)
· 天文观测
LHASSO 观测发现宇宙“拍电子伏加速器”,促进极端条件天体物理研究
蟹状星云。图片来源:NASA,CC BY-SA 2.0
中科院高能所领导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SSO)国际合作组在银河系内观测到了 12 个超高能伽马射线光子源,光子能量最高达到 1.4 PeV (拍电子伏, 1 PeV = 1015 eV)。高能宇宙粒子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对极端天体物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粒子路径会被宇宙磁场弯曲,地面观测难以确定其来源方向。观测伴随产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有助于了解其来源,进一步研究相关物理过程,并在极端条件下检验基本物理规律。这一研究确认了银河系内超高能伽马射线光子源的存在,尽管大部分准确位置未知,但作者确认了其中一个位于著名的蟹状星云(Crab Nebula)中。LHASSO 全部建设完成后有望产生更多此类发现,促进高能宇宙射线起源等研究。此发现将于 5 月 17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标题为“Ultrahigh-energy photons up to 1.4 petaelectronvolts from 12 γ-ray Galactic sources”。(中科院高能所)
· 学术荣誉
曾春雨获美国心脏学院杰出科学家奖,为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5 月 15 日晚 8 点,在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联合举办的第 70 届年度科学大会上,我国科学家曾春雨获得美国心脏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杰出科学家奖(基础研究领域)。该奖项始于 1994 年,每年评选一次,表彰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有重大探索发现、做出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是心血管病学领域最高奖。这也是第一个中国科学家,乃至第一个华人科学家在该领域获此奖项。
曾春雨,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完善了高血压发病学说;为心肌再生理论提供了离体和载体的证据支持;找到了运动保护身体的关键因子。对我国心血管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ACC,科技日报)
· 人机交互
数字鼻刺激可以实现立体嗅觉
上周,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人机交互实验室(Human Computer Integration lab)团队在计算系统人类因素会议(CHI 2021)报告了一种通过刺激鼻中隔实现立体嗅觉的设备,能够帮助使用者像耳朵听声辩位一样,识别出嗅觉源的方位。
人类无法使用嗅球有意识地确定气味方向,但是如果气味触发了三叉神经,就可以非常高精度地确定方向。研究团队选择使用电信号去刺激三叉神经,并设计了一种可以戴在鼻中隔上的装置。该设备通过蓝牙与外部气体传感器进行通信,使用可变脉冲宽度的电脉冲作为刺激,并配备光反射仪用以感应使用者的吸入情况。测试证明,完全未经培训的人员可以使用该设备来定位虚拟的气味。
该设备可以立即用作患有嗅觉功能丧失的人的辅助设备,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嗅球的损伤不会扩展到三叉神经。未来,研究人员将尝试为三叉神经和嗅球建立嗅觉映射,从而通过电刺激诱导形成更广泛的气味感觉。(IEEE Spectrum)
· 语言与文化
声音跨越语言障碍传达信息的能力超过此前预期
图片来源:Pixabay
一项新研究发现,具备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比预期更好地理解非言语的声音线索。在这项研究中,由英语使用者为 30 个单词发出自创声音,而另一组 843 人被要求将记录的自创声音与每个单词正确的含义相匹配,本组包括 25 种语言的使用者。研究发现,参与者的猜测正确率达到 65%(远高于随机猜测的 17%)。研究人员还测试了来自很少使用书面语言的社群的参与者,包括来自瓦努阿图、法属圭亚那和巴西的另外三种语言使用者,他们猜测的正确率达到 34%(随机猜测正确率为 8%)。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日益流行的论点,即声音和手势一样,本身能够模仿人类试图传达的想法的某些部分;在没有单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用发声来传达各种意义。研究于 5 月 12 日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Science News,Scientific Reports)
· 环境与气候
海洋中痕量气体加速南极地区温度上升
南极大陆最大的半岛——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是过去 50 年近地表温度上升最快的区域之一,气溶胶和云对温室效应的加强是解释这一现象的关键,而气溶胶和云的形成需要凝结核的参与。来自多个机构的研究者对夏季南极半岛海域的凝结核形成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新凝结核形成于威德尔海海域,这正是南极地区二氧化硫和胺类有机物的重要来源。研究证实了南极半岛海域凝结核形成的速率随含硫气体和胺类有机物的浓度增加而上升,因此,胺类有机物也应被视为南极地区凝结核形成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由于生物是海洋胺类有机物的来源,这项发现揭示了一条生物作用对气候造成影响的途径。该研究 5 月 13 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其结果将有助于对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做出更准确的预测。(University of Birmingham,Nature Geoscience)
· 微生物学
发现光合细菌新物种
新发现的光合细菌 Anthocerotibacter panamensis。图片来源:Fay-Wei Li
已知的大多数蓝细菌属于蓝藻纲(Phycobacteria),而与其平行的胶藻菌纲(gloeobacteria)仅包含两个相近的物种。美国博伊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的研究者对巴拿马雨林中的一种角苔门植物(Hornwart)中的光合细菌进行分离测序时,发现这种光合细菌属于胶藻菌纲中的一种,却具有多种蓝藻纲的特点,该新物种被命名为 Anthocerotibacter panamensis 。与其他胶藻菌纲蓝细菌相同,这种新的蓝细菌缺乏类囊体结构,但它拥有与蓝藻纲类似的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并且,它具有蓝细菌中最简易的光合系统编码区,但能够在宽泛的光照条件下进行低效率的含氧光合作用。研究者认为,该新物种的发现揭示了光合细菌演化的更多细节,将为大氧化事件的重构提供新的证据。该研究 5 月 13 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Boyce Thompson Institute,Current Biology)
· 航天产业
我国小卫星批量生产线投入运营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 5 月 13 日迎来第一颗卫星下线,标志我国即将进入小卫星批量生产阶段。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自主研发,面向批产,包含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姿轨控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工程测控分系统和有效载荷分系统 7 大系统。该生产线于 2019 年启动建设,现已具备正式投产运营条件,使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大幅提升了小卫星制造效率,单星场地面积需求减少 70% 以上,单星生产周期缩短 80% 以上,人员生产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1 吨以下小卫星总装集成年产可达 240 颗。(新华网)
· 学术机构
IEEE 电力与能源分会在中国成立新委员会
5 月 12 日,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为 IEEE 第二大专业技术协会)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岳东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委员会设立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技术分委会、工业企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等下设机构。大会为成立的 7 个技术分委会授牌,分别是: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分委会、能源信息社会系统技术分委会、智慧物联与控制技术分委会、智能电网数字块链应用技术分委会、智能电网柔性资源互动技术分委会、电工装备与新材料技术分委会、智能电网与新技术集成应用技术分委会,旨在为委员们提供更加聚焦和专业性的服务。(南京邮电大学)
· 新冠病毒
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可致口咽部微生态失调
5 月 13 日,《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可改变口咽部微生物群的组成,造成局部微生物群的失调,致使口腔病原体易位入肺,最终导致肺部合并感染。
该研究团队通过宏基因组测序,获得了新冠病人口咽部特征性菌群,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口咽微生物多样性下降,某些菌群的比例与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及全身炎症标志物呈正相关。另外,团队还观察到新冠患者的口咽微生物组在氨基酸代谢以及异源生物降解和代谢方面呈现显著的富集,代谢物失衡可能带来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加重新冠患者的病情;同时,新冠病人口咽部微生物组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显著增大,从而产生由抗生素滥用而导致的微生物群改变。(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科技日报)
· 疫情通报
5 月 16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25 例,其中本土病例 5 例(辽宁 3 例,安徽 2 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5 月 16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25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20 例(浙江 8 例,上海 6 例,广东 4 例,湖南 1 例,四川 1 例),本土病例 5 例(辽宁 3 例,安徽 2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1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7 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3 例(境外输入 1 例)。截至 5 月 16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0872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5 月 16 日 15:02(北京时间 5 月 16 日 21:02),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658,585 例,新增死亡病例 12,034 例:其中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311,170 例,新增死亡病例 4,077 例;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85,536 例,新增死亡病例 2,211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62,177,376 例,累计死亡病例 3,364,178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武大可、许楚楚、奚奇、郑蕴仪、曾从一、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