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兴董事长称第三针疫苗可令抗体在一周内提升10倍|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1-07-07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新冠疫苗


科兴董事长称第三针疫苗可令抗体在一周内提升 10 倍


6 月 5 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在《新闻 1+1》节目中表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现在中国的灭活疫苗,两针完成免疫以后,在我们体内已经建立起免疫记忆。我们最近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研究,打完两针剂次的志愿者,在隔三到六个月之后接种第三针,抗体可以迅速地在一周内跳到十倍,半个月就可以达到二十倍。但是我们要在真实世界的研究过程中观察,两针疫苗持续保护效果有多长。现在就中国来讲,其实完成两针免疫是对所有的公众最重要的工作,那么你完成两针免疫体内已经产生了免疫记忆,什么时候需要第三针,请给我们研究人员一段时间,我们会在半年、一年进行详细的研究测试,然后我们再建议国家,应该在什么时候加强第三针。”(新闻一加一)



· 疫情防控


广州进行全球城市最大规模核酸检测,覆盖 1867 万常住人口


广州市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 6 月 5 日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加上此前已经开展的区域,拥有约 1867 万常住人口的广州正在组织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目前为止,国外城市中最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发生在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当地 5 月 30 日宣布将对 1300 万民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在 6 月 6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 5 月 26 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 6 月 5 日 24 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 1608.81 万份,共发现阳性 33 人。从新增感染病例来看,均是通过密接排查和社区核酸排查发现。这说明,快速及时开展大范围人群核酸筛查,是实现尽早发现感染病例、尽快切断传播链条、尽力掌握防控主动的有效手段。”陈斌说。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 2 至 4 天,核酸 CT 值在 20 左右,因此也加速了代际传播的速度,造成了短期内病例数的增加。张周斌认为,面对此轮疫情,要做到流行病学调查加速,核酸检测加量,防控措施加码,“三个加”毫不松懈。(新华网)



广州:6 月 7 日 12 时起离穗出省需持 48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6 日发布通告,要求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穗、不出省,确需离穗、出省的,需持有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据通告,48 小时内阴性证明要求自 6 月 7 日 12 时起实施。(新华网)



· 合成生物学


人造“基因组”让细菌制造合成聚合物,且能抵御病毒感染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研究团队利用细菌合成蛋白的过程,使用人造基因组,让细菌成功合成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聚合物。据悉,该研究团队曾在 2019 年人工合成了整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基因组,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合成基因组。最新研究在 2019 年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人员对大肠杆菌基因组中的部分密码子进行了删除或替换,由此产生的细胞将无法正常读取规范的遗传密码,病毒无法在该细菌中正常复制增殖,因而这种合成的基因组能使细菌完全抵御病毒感染。研究人员表示,该项研究技术有望用于新聚合物的开放,并能利用细菌高效合成某些类别的药物,例如蛋白质药物和抗生素。相关研究成果于 6 月 4 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NatureScience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用光学方法调控细菌感染行为的新方式


6 月 2 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金帆团队与黄术强团队关于细菌感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合成生物学》(ACS Synthetic Biology,该研究实现了用光学方法控制细菌对宿主的感染行为。研究团队选用了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作为研究模型,利用光遗传学调控方式,基于 GacS 蛋白和 GacA 蛋白组成的双组分系统,开发了该细菌中第一个新型光敏蛋白 YGS24,最终成功实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致病能力的蓝光调控,以及宿主内细菌致病调控回路的原位光诱导。该研究不仅实现对宿主体内细菌致病能力的定量和时间控制,还揭示了其局部和系统对宿主健康和死亡的影响。新技术的建立有望探索和发现致病菌新的致病机理,进而加速相关创新疗法的开发。(ACS Synthetic Biology,中国科学报)



· 物理学


向金属施加万亿帕斯卡级压强,帮助研究多领域极端系统


图片来源: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率领的研究团队使用美国国家点火设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Project,NIF)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 Z 机(Z Machine),成功将金和铂压缩到了 1 TPa 压强1 TPa = 1012 Pa,约为 1000 万倍大气压)。团队使用无冲击的斜坡压缩方法,对激光束或电脉冲向样品施加压力的过程进行了精确控制,防止产生毁坏实验样品的冲击波。实验首次使用非冲击方法实现了这一静态压强,确定了金属在这种极端压强下的性质和行为。此前对极端压强下金属的性质和行为认识多来自低压校准测量或理论模型外推,而这一研究所得的金属密度-压强关系也可作为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准确参考。研究者认为,这些数据和认知,以及此研究提供的超高压技术,均将为基础物理、凝聚态、材料科学、量子化学和天体物理等众多领域研究提供数据和实验技术上的支持。两篇相关论文(12)均在 6 月 4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LLNL)



· 古生物学


化石研究揭示 1900 万年前全球鲨鱼大规模灭绝事件


通过对太平洋深海沉积中鲨鱼化石的研究,研究者发现中新世(Miocene,2300 万 - 533 万年前)早期的鲨鱼种群显示出远高于现今鲨鱼种群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据研究者估算,在中新世早期,鲨鱼的化石相对丰度可达到海洋鱼类化石的五分之一,而这一数字在距今约 1900 万年前骤降至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在距今约 1900 万年前有一次未知的重要海洋灭绝事件发生,导致当时的鲨鱼种群 90% 的个体死亡,并失去了 70% 的形态多样性。在灭绝事件发生 200 万 -500 万年后,鲨鱼的歧化使得一部分鲨鱼成为了现今的海洋中大型捕食者。研究者指出,此次海洋灭绝事件的原因仍然未知,已知的环境变化事件均不能为灭绝事件提供解释。该项研究于 6 月 4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ABC News,Science



· 肠道菌群


婴儿的恐惧反应与肠道菌群有关


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发现,对恐惧反应强烈的婴儿和反应较温和的婴儿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有关研究发表于 6 月 2 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试点研究,纳入 34 名婴儿,所有的孩子都是母乳喂养,且都没有使用抗生素。然后,研究人员通过粪便样本来分析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并观察儿童对戴着万圣节面具进入房间的人的反应,以评估其恐惧反应。通过数据汇总,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特定特征与婴儿恐惧反应的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研究者认为,这表明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发育之间存在关联,并指出可将肠道菌群用作反映神经系统健康情况的指标。这项研究结果为理解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恐惧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迈出了重要一步。(密歇根州立大学,Nature Communications



· 疫情通报


6 月 6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19 例,其中本土病例 5 例(均在广东)


国家卫健委通报,6 月 6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19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14 例(上海 4 例,广东 3 例,浙江 2 例,云南 2 例,辽宁 1 例,河南 1 例,四川 1 例),本土病例 5 例(均在广东);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21 例,其中境外输入 19 例,本土 2 例(均在广东);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3 例(境外输入 2 例)。截至 6 月 6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1267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广东省卫健委通报,6 月 6 日 0-24 时,全省新增 4 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 3 例,深圳报告 1 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1 例,广州报告。新增 2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 1 例,湛江报告 1 例。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6 月 6 日 16:07(北京时间 6 月 6 日 22:07),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386,217 例,新增死亡病例 9,272 例:其中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114,460 例,新增死亡病例 2,677 例;巴西新增确诊病例 37,936 例,新增死亡病例 1,454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72,630,637 例,累计死亡病例 3,718,683 例。(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许楚楚、武大可、曾从一、奚奇、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