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祥导师李涛被美国计算机协会除名|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不端行为
陈慧祥导师李涛被美国计算机协会除名
图片来源:Pixabay
2021 年 8 月,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在《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CACM)官方发布声明,撤销李涛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资格,并断绝一切关系。
李涛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前任终身教授(事发后已于 2021 年 4 月辞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2019 年 6 月,时为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生的陈慧祥在校园内自杀身亡,并在遗书中公开指控导师李涛强迫他在一篇向 2019 年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ISCA'19)投稿的论文中造假,靠关系推动论文发表,并拒绝他的撤稿要求。2021 年 2 月 8 日,ACM 与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IEEE)经过两轮调查,认定确有一篇 ISCA'19 论文存在学术造假问题(该论文已于 1 月 26 日撤稿),存在参会者胁迫其共同作者发表研究的情况,并做出了在学会内“封杀”并未具名的”涉事成员” 15 年的最严厉处罚。ACM 称,此事件中李涛至少三次故意破坏会议的同行审议程序,并强迫、鼓励他人支持他的行为,严重违反了 ACM 道德准则。(科学网,CACM,科研圈)
扩展阅读:
中国留学生以死控诉导师造假,ACM 调查后宣布“封杀”涉事者15年
逼学生造假的华人导师被停职,此前学会已下达最严处罚
陈慧祥导师李涛辞去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职 | 科研圈日报
· 航空航天
我国民营航天首次泵压式发动机垂直回收飞行成功
据澎湃新闻报道,深蓝航天“星云-M” 1 号试验火箭已于 7 月底完成首次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VTVL)自由飞行,实际飞行弹道最高点相对高度近 10 米,成为国内首家成功使用泵压式发动机完成液体火箭垂直回收飞行试验的民营航天企业。
试验火箭使用的“雷霆-5”发动机为国内民营航天领域首个针栓式电动泵液氧煤油发动机型号,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真空推力 50 kN,在本次飞行试验中精确完成多次发动机推力大范围调节。与传统其他循环方式的泵压式火箭发动机相比,电动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研发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更适应大推力、长时间工作,可有效降低运载火箭的推重比。深蓝航天首席执行官霍亮表示,除了对试验数据完善分析,深蓝航天还计划在年内陆续实施百米级低空飞行和高空垂直起降回收飞行试验。此外,“星云-1”入轨火箭已在去年完成一子级箭体结构样机生产和强度测试,轨道级发射及垂直回收试验也将按计划逐步实施,“入轨实际上是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主业目标,我们期望在 2022 年底使我们的火箭具备入轨的飞行条件。”(澎湃新闻)
· 精密测量
固态体系类原子缺陷首获全同性检验,带来新型原子钟方案
精密测量是人类深化自然界认知的重要手段,而粒子的全同性是开展高精度测量的前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对固态体系中类原子缺陷进行了全同性检验,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研究人员对金刚石中的一种类原子缺陷——氮-空位色心的全同性进行检验,采用拉姆齐干涉法(Ramsey interferometry)测量该系统的哈密顿量,在赫兹级水平上对不同色心进行了比较。其中对氮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的测量精度比以往实验提高了四个数量级。结果表明,即使在室温大气条件下,色心仍在赫兹水平上表现为全同,而不均匀的晶格应力可使色心产生数十赫兹的差异。研究组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了一种固态原子钟的新方案。该方案以核自旋的电四极矩耦合作为频率标准,具有高鲁棒性和集成性。一块 1 立方毫米大小的具有 6 ppb 色心浓度的金刚石即可达到现有商用原子钟的水平。相关论文 7 月 28 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科大)
· 生命科学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百年之谜获解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交换部分 DNA,这些 DNA 在染色体上的数量和位置都是特定的。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ohn Innes Centre)的研究人员利用利用数学建模和“3D-SIM”超分辨率显微镜,确定了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决定 DNA 交换数量和位置的机制。
研究人员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中一种名为 HEI10 的蛋白质的行为,这种蛋白质在减数分裂的交换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分辨显微镜显示 HEI10 蛋白沿着染色体聚集,最初形成许多小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HEI10 蛋白只集中在少数大得多的聚类中,一旦达到临界质量,就可以触发交换。研究人员将显微镜观测数据与模拟这种聚类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是一致的。研究人员表示,DNA 交叉互换定位对进化、生育和选择性繁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驱动交换定位的机制,可能会发现改进交换定位的方法,以改进目前的动植物育种技术。相关论文 8 月 3 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科技日报)
脂肪“护盾”可令免疫细胞和某些癌细胞免遭破坏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报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厚而有序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其避免与目标“同归于尽”的关键,而不是此前猜想的某种蛋白质分子。NK 细胞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和癌细胞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将穿孔素(perforin)分泌到它与靶细胞之间的溶解性免疫突触(lytic immunological synapse)来杀灭靶细胞,但其自身不受影响。利用高分辨率成像和脂质组学,研究发现 NK 细胞排列密集而高度有序的磷脂双分子层是防御的关键。并且在含穿孔素的颗粒小泡脱颗粒过程中,颗粒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促进 NK 细胞通过改变脂质排列方式进一步加强磷脂双分子层。研究人员用 7-酮胆固醇(7-ketocholesterol)处理 NK 细胞,使其细胞膜上脂质堆积减少,结果显示 NK 细胞对穿孔素介导的溶解作用变得敏感。研究人员还发现,部分侵袭性乳腺癌细胞也采用此方法保护自己免遭免疫细胞毁灭。通过破坏其细胞膜的脂质堆积,将细胞转变为 NK 细胞易感状态,可能为改进基于细胞毒性细胞(cytotoxic cell)的癌症治疗提供策略。相关研究 8 月 3 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
· 疫情通报
8 月 3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96 例,其中本土病例 71 例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8 月 3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96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25 例(云南 7 例,福建 4 例,江苏 3 例,上海 2 例,浙江 2 例,广东 2 例,天津 1 例,山西 1 例,辽宁 1 例,河南 1 例,四川 1 例),本土病例 71 例(江苏 35 例,湖南 15 例,湖北 9 例,山东 6 例,云南 3 例,河南 2 例,福建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2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27 例,其中境外输入 12 例,本土 15 例(河南 9 例,湖北 3 例,湖南 3 例)。截至 8 月 3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3289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据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8 月 3 日 17:30(北京时间 8 月 3 日 23:30),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424,716 例,新增死亡病例 7,766 例:其中伊朗新增确诊病例 37,189 例,新增死亡病例 411 例;印度尼西亚新增确诊病例 33,900 例,新增死亡病例 1598 例;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30,549 例,新增死亡病例 422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98,778,175 例,累计死亡病例 4,235,559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管榕、周舒义、魏子豫、武大可
编辑:武大可、戚译引、吴兰
——END——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