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批准全球首款新冠特异性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1-12-14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新冠药物


中国批准全球首款新冠特异性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据“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 9 月 4 日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企业天坛生物研制的静注 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pH4)(以下简称“新冠特免”)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这是全球首款采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备的新冠肺炎特异性治疗药物。该药物以经批准的中国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低温乙醇蛋白纯化分离法,经病毒灭活及去除方法制备而成,含有高效价 SARS-CoV-2 中和抗体的静脉注射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公众号“中国生物”)



· 环境与生态


IUCN 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逾 3.8 万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科莫多巨蜥,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学网中新社报道,当地时间 9 月 4 日,在法国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了全球 138 374 个物种,其中 902 个物种被列为“灭绝”,80 个物种被列为“野外灭绝”,38 543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更新的名录中,已知现存最大蜥蜴——科莫多巨蜥的物种保护级别从“易危”升为“濒危”。预计在未来 45 年内,全球变暖和随之而来的海平面升高将使科莫多巨蜥的适宜栖息地减少至少 30%。37% 的鲨鱼和鳐鱼正面临灭绝威胁,主要原因是被过度捕捞,其中 31% 受到栖息地丧失、退化的进一步影响,10% 受气候变化影响。IUCN 重新评估了商业捕捞最多的 7 种金枪鱼,得益于各国实施更可持续的捕捞配额并成功打击非法捕捞,其中 4 种出现复苏迹象。(科学网,中新网,IUCN)



· 海外科研


欧洲研究委员会:2021 年高级研究基金资助申请相比去年锐减 35%


欧洲研究委员会(ERC)9 月 3 日在官网宣布,2021 年 ERC 高级研究基金资助(ERC Advanced Grants 2021)申请已于 8 月 31 日结束。ERC 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ERC 今年共计收到 1735 项申请提案,相比去年(2678 项)锐减 35%。在今年收到的提案中,物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数量最多(764 项),其次是生命科学(499 项)和社会科学与人文(472 项)。申请者中女性研究者占比为 20.8%,略高于去年的 20.3%。Science|Business 报道,由于此前欧盟新的研究计划“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谈判激烈而漫长,导致了极大不确定性,去年 ERC 高级研究基金资助的申请数相比前年出现了飙升(42%)。今年则有所回落。由于收到的提案减少,申请的潜在成功率提高到了 14.4%。


今年的 ERC 高级研究基金资助预计将为 250 个研究项目提供 6.26 亿欧元(约 48.0 亿人民币)的资助,ERC 现已开始评估收到的申请提案,入选结果将于 2022 年 5 月公布。(ERC,Science|Business)



美国白宫提出一项耗资 653 亿美元的流行病防范计划


Science News 报道,当地时间 9 月 3 日,美国白宫提出了一项耗资 653 亿美元(约 4214 亿人民币)的新计划,旨在通过大幅加快疫苗的研发、测试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应对流行病的方式。该计划由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White House's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共同制定,希望在预算调整法案中拨款 150 亿美元(约 968 亿人民币)进行该项目的启动,目前正在等待国会审议,但不确定能否通过。此外,它还要求国会在未来十年提供剩余的资金,并呼吁建立一个任务控制中心,以协调参与流行病防范的多个政府部门,从而应对未来疫情。根据计划,近 40% 的资金将用于疫苗,不到 20% 的资金将用于治疗,其余资金将用于支持新的诊断方法、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全球卫生工作。该计划强调,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开支估计达到 16 万亿美元,653 亿美元的支出相比之下微不足道。(Science News)



· 天文观测


最新观测结果证实恒星-致密伴星合并引发新型超新星爆发理论


2017 年,研究者在甚大阵列巡天(VLASS)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异常明亮的射电源,命名为 VT J121001+495647。9 月 3 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一项研究确定,该射电耀斑是由双星系统中黑洞或中子星撞击其伴星引起,这是首次确认合并引起的超新星爆发

 

理论预测恒星与致密伴星合并会引发超新星爆发,但此前缺乏相关观测证据。宇宙中的大多数大质量恒星诞生于密近双星系统,系统中的一颗恒星先于超新星爆发,留下中子星或黑洞向伴星旋进,最终碰撞、合并。合并过程中,黑洞陷入伴星引发核心坍缩,核心向外发射高速物质喷流冲击气体外壳,产生明亮的射电辐射。此次观测确定的 VT J121001+495647 是迄今为止与超新星有关的最明亮的射电瞬变源。通过对无线电波和光谱分析进行跟踪,研究人员将该射电源与 2014 年发生在相同位置的不明 X 射线瞬变联系起来,表明爆炸产生了相对论射流,证明该射电瞬变源与合并引发的超新星爆发特征相一致。相关论文 9 月 3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澎湃新闻,AAAS)



· 火星探测


NASA 宣布无限期延长“机智”号火星直升机任务期限,现已完成 12 次飞行


照片显示了自  2 月 18 日抵达火星至 8 月 15 日,“毅力”号漫游车(白色)和“机智”号火星直升机(绿色)的轨迹,黄色椭圆为机智号第 12 次飞行飞越的区域。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据 phys.org 9 月 5 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决定无限期延长“机智”号(Ingenuity)火星直升机的任务期限。机智号原计划进行 5 次飞行,但截止 9 月 5 日已完成了 12 次飞行,且暂无退役计划。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机智”号机械工程团队负责人 Josh Ravich 告诉 phys.org,“机智”号“一切运行良好”,表现好于预期,理论上将能够继续保持运行。接下来的挑战将是火星的冬天(温度、风、日照和尘埃等恶劣条件)。

 

“机智”号于 4 月 19 日完成了首次火星飞行,并在第三次飞行时完成了所有预定的工程目标。在第六次飞行时,“机智”号曾因用于稳定的成像发生故障而失去平衡,但成功恢复并安全着陆。目前,“机智”号项目正使用高分辨率彩色相机为“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车探明安全且具有火星地质等科学意义的探测路径,并正在计划第 13 次飞行。(phys.org,NASA)



· 能源与环境


用新技术捕获二氧化碳制甲烷,可将合成天然气售价降低 12%


研究共同作者  Jotheeswari Kothandaraman 拿着一瓶甲醇。图片来源:Photo by Andrea Starr |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近日,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PN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并高效转化为甲烷。该方法通过简化传统的过程,减少了进行反应所需的材料和燃料所需的能量,最终可降低天然气的售价。传统方法使用特殊溶剂来捕获二氧化碳,溶剂的含水量相对较高,使甲烷转化困难。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化学溶剂,名为 EEMPA [N-(2-ethoxyethyl)-3-morpholinopropan-1-amine] ,可以从烟道气中捕获 95% 以上的二氧化碳,随后将其与氢气和催化剂混合,加热到传统方法制造甲烷所需压力的一半,最终将捕获的 90% 以上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同时释放热量用于发电。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所需的初始投资减少了 32%,运营和维护的成本降低了 35%,从而使得最终合成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下降了12%。该项研究 8 月 21 日发表于《可持续发展化学》(ChemSusChem。(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 人机交互


来自类人机器人的凝视能够影响人类的神经活动和决策行为


凝视是一种强烈的社交信号,而近日意大利理工学院(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的一项研究发现,类人机器人的凝视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可以触发特征明显的大脑神经活动,并从多个维度上影响人的决策行为。

 

研究者让志愿者和类人机器人 iCub 面对面进行胆小鬼游戏(chicken game)的博弈,同时观察他们的决策行为和脑电图。在游戏过程中,iCub 会不定期地凝视志愿者或回避对视。研究发现,当双方建立对视时,志愿者的响应速度会变慢,阿尔法脑电波活动增加,飘移扩散模型(drift diffusion model)中的决策阈值升高。同时,与机器人对视较多的志愿者的决策更倾向于采用“面向他人”而非“自我导向”的策略,对于博弈结果的敏感度也更低。种种迹象表明,即使知道对方是机器人,志愿者也将对方的注视纳入到了社交考量,并改变自己的决策行为和神经信号模式。该研究对于机器人在医疗、养老、儿童保育等行业的应用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论文于 9 月 2 日在《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发表。(Science Robotics,澎湃新闻)



· 古生物学


地球原始细胞或利用温度分裂


作为地球上最初的细胞,“原始细胞”(protocells)被认为是现代活细胞的祖先,与第一个单细胞的共同祖先有潜在的相似之处。根据 9 月 3 日发表在《生物物理学期刊》(Bi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项新研究,原始细胞内部化学活动引起的内外温差,是推动原始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机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基于以下观点的模型:早期的生命形式是包含特定化学反应网络的简单囊泡,而构成脂质双层膜的分子是通过全局放热或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在原始细胞内合成的。内部温度的缓慢升高迫使最热的分子从双层磷脂膜的内膜小叶移动到外膜小叶。这种向外的易位流动使外叶比内叶生长得更快,从而增加了平均曲率,并放大了原始细胞的局部收缩,直到它一分为二。分裂发生在最热的区域附近,即在细胞中间附近。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该模型纯粹是理论上的,但仍可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Biophysical Journal,科技日报)



· 疫情通报


9 月 5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18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国家卫健委通报,9 月 5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18 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 7 例,云南 4 例,上海 2 例,四川 2 例,福建 1 例,河南 1 例,广西 1 例),含 5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 2 例,福建 1 例,河南 1 例,广东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8 例,其中境外输入 17 例,本土 1 例(在广东广州市)。截至 9 月 5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5 028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9 月 3 日 18:16(北京时间 9 月 4 日 00:16),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687 832 例,新增死亡病例 11 438 例:其中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209 057 例,新增死亡病例 3 026 例;印度新增确诊病例 45 352 例,新增死亡病例 366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218 946 836 例,累计死亡病例 4 539 723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闭诗林、周舒义、武大可、许楚楚、李静一、董聿恒、戚译引

编辑:武大可、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