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上海做博后:有人月入5万,有人只拿5千

科研圈 科研圈 2022-08-31


2022 年,上海计划向全球开放 5000 多个博士后岗位,其中年薪最高的 70 万元,最低的 8 万元。如果按这个数字实发,前者每个月的收入超过 5 万,后者月薪仅有 5 千。

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孙滔
编辑 魏潇


疫情后的上海正在浴火重生。其中一个大招就是抢夺并留下最好的人才。


7 月 25 日,上海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发布 5157 个博士后岗位,岗位年薪最高 70 万元,其中涉及 123 家企事业单位的 259 家博士后站点。


澎湃新闻梳理,这份博士后招聘计划,面向在美国、英国、德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分别投放 3228、2887、1416 个岗位需求,且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临床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需求量较大。


此前一个月,上海市出台政策称,针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50 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 51 至 100 名的,全职来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满 6 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70 万年薪,凤凰入巢指日可待吗?



年薪 70 万


在这份最新的博士后招聘公告中,岗位年薪大多集中在 25 万至 35 万元之间,中位数为 30 万元,一家科创板上市的软件公司甚至给出了 70 万元的年薪待遇,成为“全场最高”。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按照公告给出的信息,这个软件工程博士后职位的 70 万年薪包括了基本工资和各种补贴,公司还会帮助申请人才公寓,且年龄要求较宽,40 岁以下。不过,科研圈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70 万是年薪最高值,而非该司博士后的普遍待遇。一些招聘网站显示,该公司今年给出的博士后年薪区间是 39 万到 65 万,后者可能更接近实际待遇水平。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薪水排名第二的职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年薪 65 万。这个岗位来自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实验室主任邵晓巍,属于青年科学家培养项目,主要面向新技术体制空间目标感知系统建设需要,开展主动态势感知、多体协同控制和智能决策等信息控技术研究。其目标是宏大的,要推动中国空间感知、控制和决策技术走向世界前列。除了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福利待遇,这个岗位还提供迁户落沪、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和五险一金等福利,并且有可能直接获聘长聘教轨教职。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来自邵晓巍课题组的另一份岗位需求,待遇为 35 万,具体方向为遥感观测和在轨服务等航天装备建设。这些岗位均面向毕业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博士。一位领域内人士透露,65 万年薪岗位是有挑战性和开拓性的,而 35 万年薪则是成熟的工程优化类岗位。


这份公告中,处于“明码”岗位待遇最末端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2 个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岗位只有 8 万元的年薪,且并未注明有其他福利。这一待遇是 2015 年开始实施的全国统一标准,也是国内博士后的“最低工资”。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的规定,8 万元中生活费用占 80%,主要用于工资、奖金和生活补助等;日常公用经费占 20%,可用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费用和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科研圈还注意到,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这份公告中给出了一种更有弹性的待遇,其博士后岗位待遇在 25 万到 97 万元之间。不过,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岗位的待遇上限有所夸大——实际上,该机构的博士后在 2019 年给出的待遇是税前年薪不低于 20 万元,而 2021 年给出的待遇最高不超过 50 万,这还是在囊括了“博新计划”、“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博士后项目之后的累积最高待遇。


此外,今年春季爆发的疫情明显影响了上海市的博士后招聘进程。由于城市停摆,往年在 3 月发布的招聘计划被延期至 7 月末,这意味着博士们进站并开展研究的时间也会推迟。更重要的是,与 2021 年相比,上海市 2022 年博士后的招聘岗位数和招聘人数都出现下降,除去本就是“博士后大户”的高校,许多有条件招收博士后的公司也在缩减名额。愿意引进博士后的单位更是缩水明显,从 144 家降至 87 家。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超级博士后”


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践的首批城市之一,“超级博士后”计划则是上海博士后计划的名片。这一计划始于 2018 年,是上海集聚和留用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王牌”项目。据 2022 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施办法,由上海市给予每个入选者 2 年共 30 万元的资助,同时由设站单位给予不低于 1:1 的配套经费资助。4 年来,“超级博士后”累计资助博士后 1675 名,资助金额约 5 亿元。


2018 年,上海市 35 家单位的 264 位博士进入了“超级博士后”名单,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别以 64 人、61 人和 25 人位列三甲。到 2019 年,这个数字升至 371 人。2020 年和 2021 年则都超过 520人。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入选人数一直稳居前两名。2022 年,超级博士后计划名额涨幅明显,比上一年提高了59%,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上海市吸引科研人才的意图。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制图:科研圈


据悉,与 2020 年相比,2022 年的申报中突出了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疫苗与新药、临床诊疗技术、智能防控、新材料与防疫用品等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研发与应用等方向的优先推荐。此外,澎湃新闻称,2022 年起上海将加大对外籍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每年资助外籍“超级博士后”不少于 50 人。


除了上海的“超级博士后”计划,其他地方政府和清北等名校也推出了自己的博士后计划。江苏“万名博士后集聚计划、湖北博士后卓越人才跟踪培养计划”、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纷纷登上舞台。


以 2022 年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为例:支持人数不超过 200 人,支持期限为两年,校发年薪 30 万元(税前),院系可根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给予额外资助,同时提供社会保险、职业年金、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学校还提供周转公寓,如个人放弃租住学校周转公寓,提供租房补贴 4.2 万元每年。此外在站满3年可申请评定副研究员任职资格。


对于博士后,更隆重也更难获得的名额是全国范围的“博新计划”,即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于 2016 年开始实施的博士后项目,初期每年资助 200 人,资助每人每年 30 万元,两年 60 万元,其中 40 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 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到 2022 年,“博新计划”入选名额达到了 400 名,资助金额已经达到了 63 万元,其中日常经费 40 万,科学基金 20 万,国际交流费 3 万。



 “一凤难求”


博士后制度与科研机构的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在户籍、人事、职称、编制、学科等方面限制较小,不占用设站单位人事编制,加上科研经费、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博士后能够安心做研究。


科研圈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和中科院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博士后招聘不容易达到预期,有的导师每年能招到 1 人就已经难得,而一些来应聘的博士学术水平有限,只能按照普通技术人员来对待,所以待遇也只能按下限给他们。


顶尖的人才从来都是稀缺品,仅靠待遇尚不能引凤入巢。一名来自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专业博士告诉科研圈,自己的研究着眼于比较长期的科技创新,学术界能提供更合适的土壤,所以准备继续留在美国做博后。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回国,是因为美国所提供的环境更适合他目前的研究方向。


另一位毕业于 MIT 的计算机博士赵行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他拿到学位后去了谷歌无人车项目 Waymo 担任研究科学家,并于 2020 年回到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担任助理教授,从事多模态学习、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的研究。


学成后要不要回国,也不仅仅取决于学术环境。在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完成博士后工作的苗新(化名)选择了苹果公司过渡,明年他会到美国的一所大学担任教职。为何没有选择回国?他对科研圈给出的解释是,在新冠疫情初期,当时国外疫情紧张而国内平缓,一些国内机构对有意回国的博士较为挑剔。之后国内疫情变得紧张起来,高价机票和国内较严的入境防疫政策,让一些有意回国的博士再次犹豫起来。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教授陆蒙吉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告诉科研圈,如今来德国的留学生更倾向于回去,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年轻人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不愿意远离父母,一方面则是在德国求职不易,他们的德语也不够娴熟,难以有更好的竞争力。其实一个更大的背景是,这些研究生没有走出实验室和自己狭小的朋友圈,留学数年却没有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一些德国博士回去可以在武汉协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等机构很快获得正高职称,但陆蒙吉看到,来德留学的生源却在减少,而过来进修的在职人员多了起来,而后者多数是为了职称而非为了做学问。


陆蒙吉对选择做博士后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与国内不同,欧美的博士后生涯更多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需要检验自己是否拥有独立做科研的能力,而国内的博士后更像是在变相求职,机构可能暂时没有合适岗位,那么经过博士后阶段过渡,就增加了留下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