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打破“非升即走”陈规,将推出替代计划,青年学者不升也能留 | 科研圈日报
· 高校建设
复旦打破“非升即走”陈规,将推出替代计划,青年学者不升也能留
根据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10 月 12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教授在参加“对话大脑”院士论坛时透露,复旦大学即将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计划,不升也能留,只要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来,化解“五唯”压力。
在提问环节中,一批目前正在海外进修、有意回国发展的青年学者非常关心复旦大学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以及“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金力回应称,复旦将在青年人才学术事业起步阶段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积极帮助青年科技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他透露,复旦大学将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计划,只要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来,化解人才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压力。金力还表示,文章并非科研的全部,青年科学家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代表性成果,包括科研成果、教育成果以及重要应用的成果。
2021 年 6 月 7 日,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遇害身亡,犯罪嫌疑人、该校教师姜文华随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批捕。上海市警情通报称,犯罪嫌疑人、该校教师姜某因工作关系对被害人王某怀恨在心,故实施侵害至后者死亡。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发布公告称,姜文华曾于 2019 年聘期考核不合格,但作案时校方与其聘用合同尚未期满。(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 高校教学
84 岁顶尖有机化学教授被校方解雇,只因学生投诉课程太难
据 10 月 3 日《纽约时报》的报道,今年夏天,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解雇了该校理学院的有机化学教授 Maitland Jones Jr.,起因是参与他教学的有机化学课的 350 名学生中有 82 人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表示课程过难,学生获得的成绩普遍较低,且缺乏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帮助。不过请愿书并没有提出校方应该解雇教授。
Maitland Jones Jr. 目前是美国有机化学界的领军人物,发表论文 200 多篇,其编写的《有机化学》是美国高校通用的教科书,至今已更新至第五版。他从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2007 年退休后,他被纽约大学聘请讲授有机化学,任教期间曾因教学方法获得奖项。纽约大学的发言人表示,学校决定不与他续约,除了请愿之外,还因为“学生退学率非常高”、课程评估糟糕,没有达到学校对教职工的要求。据科学网消息,Maitland Jones Jr. 已对学生的各项请愿进行了一一回复,包括缩减期中考试的次数、Zoom 网课等问题,具体方法包括考虑到疫情影响降低了考试难度,自费录制了 52 场有机化学讲座。在 Maitland Jones Jr. 看来,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新冠疫情肆虐只能上网课的两年中,很多学生不仅没有主动学习,他们缺席直播课,也不回放学习录播课,因此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纽约时报、科学网)
· 神经科学
培养皿的神经元学会玩电子乒乓游戏
近日,澳大利亚皮层实验室(Cortical Labs)和 10 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让培养皿中的人类、小鼠神经元学会了玩一款乒乓电子游戏(Pong)。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DishBrain”的系统,能在一个结构性的环境中,利用神经元固有的计算能力。
他们将小鼠胚胎或人类干细胞中提取的脑细胞培养于微电机阵列,以此将神经元连接到了一台计算机上,这些神经元会收到关于其在游戏中的球拍是否击中球的反馈。电探针会监测这些神经元的活动,并对神经元的活动进行反馈,神经元失误时,则会被软件程序予以“批评”。研究表明,神经元能够以目标为导向的方式,实时调整活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项研究证明即使是培养皿中的脑细胞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智力,并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其行为。
这种学习背后的理论是自由能原理(free energy principle),即大脑通过改变其世界观或行动来适应环境,以更好地适应周围的世界。这项工作或能促进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拓展当前人们对大脑如何工作和如何理解智力等方面的认识。相关论文已于 10 月 12 日发表于《神经元》(Neuron)。(《细胞》出版社)
· 学术出版
Science 明年起允许论文发表后立即免费公开,作者可将手稿上传至预印本数据库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科学》杂志的出版商将允许其研究论文的作者在发表后,立即在他们选择的文献库中,公开其手稿的最终版本,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目前,高影响力杂志例如《细胞》和《自然》出版商会向大多数作者收取文章处理费(APC),以开放其文章的最终出版版本。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科学》杂志出版人 Bill Moran 称,此政策将从 2023 年 1 月开始生效,并适用于《科学》旗下的五种订阅杂志。不过,由于非商用的特定重用许可证仍在开发之中,研究人员分享其论文的具体规则尚未最终确定。目前,大多数在《科学》系列期刊上的论文作者只被允许在机构资料库或个人网站上发布他们于《科学》发表的稿件。他们必须在文章发表后 6 个月后,才能将论文添加到其他文献库,如生命科学数据库 PubMed。(Nature)
· 医学
二甲双胍又添新功效,或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率失常症状,会导致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药物来对其进行治疗。据美国 News Medical 网站消息,近期,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或能作为一种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他们通过网络医学方法,通过 3 个数据库筛选了 FDA 批准的 2800 种药物,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图谱、心房颤动相关的基因图谱以及每种药物分子的基因靶标,来评估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此外,他们还采用了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了二甲双胍作用的基因靶点和导致心房颤动的基因失调重叠,共涉及 30 个基因,其中有 8 个基因的表达会直接受到二甲双胍的影响。除二甲双胍外,科学家还测试了其他 8 种候选药物,而基于大量的患者数据,他们确认了二甲双胍是最具有潜力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该研究已于 10 月 11 日发表于《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News Medical)
· 疫情通报
10 月 13 日我国内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249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010 例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10 月 13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313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64 例(福建 22 例,广东 15 例,上海 7 例,江苏 5 例,四川 4 例,北京 2 例,天津 2 例,辽宁 2 例,浙江 2 例,重庆 2 例,山东 1 例),含 4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江苏 2 例,浙江 2 例);本土病例 249 例(内蒙古 56 例,广东 53 例,新疆 28 例,辽宁 19 例,北京 16 例,山西 11 例,黑龙江 11 例,重庆 11 例,四川 10 例,河南 8 例,云南 8 例,江苏 4 例,浙江 4 例,宁夏 4 例,上海 2 例,山东 2 例,陕西 2 例),含 41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内蒙古 13 例,广东 13 例,北京 3 例,辽宁 3 例,四川 3 例,重庆 2 例,浙江 1 例,河南 1 例,陕西 1 例,新疆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143 例,其中境外输入 133 例,本土 1010 例(新疆 302 例,内蒙古 181 例,山西 53 例,黑龙江 51 例,云南 50 例,上海 47 例,安徽 42 例,吉林 32 例,四川 29 例,江苏 28 例,山东 26 例,陕西 24 例,湖北 22 例,宁夏 22 例,广东 21 例,辽宁 17 例,重庆 13 例,北京 8 例,河南 8 例,西藏 8 例,天津 7 例,湖南 7 例,甘肃 7 例,河北 4 例,江西 1 例)。截至 10 月 13 日 24 时,现有确诊病例 4456 例(其中重症病例 16 例),累计死亡病例 5226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255168 例。(国家卫健委)
编写:翁佳玉、张宇、石云雷、魏潇
编辑:石云雷
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