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敏:淡泊致远 求真务实 | 师恩难忘·院庆35周年
导读
郑维敏先生(1923-2012)是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1951年郑维敏先生从国外回到中国后,起初在华北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工作了一段时间,担任该学院副教授。1954年来到清华大学,先后在电机系、自动化系和经管学院工作,致力于电力拖动自动化及自动控制、决策与优化、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郑维敏先生一生经历坎坷,波折不断,但他却始终不改用科学知识爱国、报国的初衷,致力于为祖国开创先进的学科和专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他在反馈控制的结构理论、顺序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基于数据与知识的决策理论和系统、作物育种遗传过程的分析与控制、金融系统、宏观经济模型与系统等众多领域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并著有《正反馈》一书,为我国自动化控制和系统工程普及推广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大贡献。
郑维敏先生曾经先后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第一、第二、第三届信息科学部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自动化分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首届)、常务理事、荣誉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首届)、荣誉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国际自动控制联合国(IFAC)发展中国家委员会委员(1982-1985)等一系列重要职务,并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局颁发的“培养系统工程高级人才”奖。
博学广知探索系统工程
郑维敏先生192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中学时期就读于济南市育英中学,“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郑维敏先生辗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南渝中学)学习,毕业后以出色的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就读于电机系。1944年,日本侵略军进犯大西南,郑维敏先生为抗日救国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1945年10月,西南联大复学,郑维敏先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担任电机系助教。1948年,他获得系里的奖学金去英国茂伟(Metropolitan-Vickers)电气制造公司实习并担任工程师。在英国学习期间,郑维敏先生勤奋苦读,获得了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但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怀揣着一颗赤子报国之心,郑维敏果断放弃了赴美读博士的打算,毅然决然回到中国,从此终生奋斗在中国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育事业第一线。
1978年,郑维敏先生将“系统工程”的想法付诸实践,开办了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学科,清华自动化系由此正式设立“系统工程”专业。1979年10月,北京召开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发展系统工程的观点得到了很多领导的认可与支持,这为后来系统工程的发展取得了稳定的政策支持;1979 年末,郑维敏先生作为教育部组织的“系统工程考察团”成员参加了第十八届IEEE控制与决策年会,并在美国、日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通过考察,郑维敏先生对系统工程的国际前沿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也为清华自动化系发展系统工程学科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1980年,清华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成立,这是国内首批批准的五个系统工程博士学位点之一(其他四所院校分别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大连工学院、华中工学院)。郑维敏先生兼任研究室主任,其他教师还包括夏绍玮、杨家本、赵纯均、郭仲伟和王永县等。自动化系成立系统工程研究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自动化系的研究对象扩大到诸如社会系统等更为广泛的系统,以工程实践牵头,带动学科发展。
郑维敏先生作为教研室主任与第一届工企毕业班学生合影
(前排左四为郑维敏,摄于清华二校门)
郑维敏先生一直认为,招收和培养尽可能多的优秀学生是一个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系统工程研究室成立后不久,他便组织教研室人员全面系统地梳理系统工程的各类研究问题与学科分支,积极筹建教学小组,组织相关专家研讨教学培养方案,并在清华大学全校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普及系统工程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为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郑维敏先生开始组织教师针对系统工程学科进行程实践牵头,带动学科发展。相关课程的设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随机过程”、“系统工程概论”、“决策分析”、“对策论”等,部分系统工程研究领域的经典课程更是保留至今、影响深远。与此同时,他还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并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到学校进行讲学,介绍系统工程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方向。他曾经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Larson教授讲授“动态规划”课程,还曾邀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系统工程系的Hipel教授讲授“冲突分析”课程。
1982年,郑维敏先生开始正式招收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之后又参与建设了我国首批系统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直鼓励自己的博士生积极参与到系统工程各个方面的研究中去,从实际问题出发,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同时他总是尽全力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与帮助,集合教研室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同学们提供科研所需的设备与资料,还通过各种关系帮助他们联系必要的调研单位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一时期,郑维敏博士生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既有决策分析、复杂问题优化等传统理论的研究,也有生物育种、水库调度等微观角度的专业问题,还有经济、金融等宏观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1982年至1990年间,郑维敏先生共培养出12名博士生,是这段时间内清华大学培养博士生最多的教授之一,也是当时全国系统工程学科培养博士生最多的教授,为我国系统工程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级人才。他带出的许多博士生在国内外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绩,其中不乏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才,也不乏受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邀请讲学或参与研究工作的专家;有的成为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还有的成为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掌舵者,他们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岗位上都做出了贡献。这个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过程,也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分不开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华大学在工科方面新建了大量学科,并向综合性大学进发,重建了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取消的理学院、法学院和人文学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前被忽视的学科都变得重要起来,国家不单单只是需要工程师,还更需要其他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因此,郑维敏先生把人才的培养,与清华大学的学科发展结合起来,与时代大背景联系起来。
郑维敏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努力,不仅推动了系统工程学科的相关研究,对后来兴起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前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大量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开始在国内兴起。系统工程学科作为与其相关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979年,清华大学开始着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设立了经济管理工程系。其实,早在1926年,清华大学就已成立经济学系,直至1952年,受国家政策影响进行“院系调整”,清华经济学系从清华撤离,并入到其他院校。到了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清华大学设立了经济管理工程系。1984年,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清华经济管理工程系扩建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以“创造知识,培育领袖,贡献中国,影响世界”为使命,致力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发展目标直指世界一流经济管理学院。1987年郑维敏先生响应清华大学发展的需要与安排,来到刚刚成立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同时还带来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他们将系统工程的思想应用于经济与金融领域,开始研究柔性决策、企业管理、资本市场等新的发展难题,也更加反映时代的需求,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
郑维敏先生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创院时期,作为拓荒开垦者之一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早期的经管学院,特别是其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誉。到如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有经济、技术创新、现代管理、中国企业、财政税收、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领导力、医疗管理、中国金融、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产业发展、国际经济等涵盖极为广泛的研究中心和基地。其中,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回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成长历程,无论是学院最早成立的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评选出的重点学科,还是今天取得的成绩和得到的社会认可,都离不开郑维敏先生和他那一代前辈同事们的奋斗与贡献。
自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学科成立伊始,郑维敏先生就始终强调系统工程的研究是问题导向式的研究,在研究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他坚决反对做学问“从文献到文献、从资料到资料”,反对原样照搬照抄前人的理论,反对在前人已有的那些成果里反复捣腾组合。他要求他的研究团队多学习、多钻研、多思考、多吸收,学会比较、分析、推陈出新,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团结鼓励课题组一班研究人员走先辈没有走过的新路、理先辈没有理清的线索,填先辈没有填补的空白,力争在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做出成绩。他特别强调科研人员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并提炼科学问题,将研究做到实际中去,直接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一直以来,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学科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都一直紧跟国际脚步,走在国内前列,并形成了自身发展的鲜明特色:实践导向、基础厚重、时代特色、学科交叉。这些都离不开郑维敏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开创学科和进行研究时所秉承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以及他们对该理念的不断践行、坚持与完善。
品高德馨 风范永存
重才、育才,一向是郑维敏先生深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用先进的人才理念探索与思考我国的人才发展问题。目前,活跃在我国科技、教育、国家政策制定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就是在他的关怀、培养和扶植下成长起来的。郑维敏先生一生辛勤躬耕于教育事业,数十载如一日勤恳敬业,对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对学生关爱有加,无微不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郑维敏先生
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郑维敏先生非常关心学生和年轻教师,经常了解他们研究什么问题、遇到了什么困难,并随时随地点拨他们思考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如何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郑维敏先生具有非常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他特别注意学科的前瞻性,从来不满足于现状。虽然他在学术上对学生们要求很高、很严厉,不许半点马虎,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却非常平易近人,从来不摆大师的架子。
郑维敏先生不仅是爱国报国的典范,而且是为人正直、淡泊名利的楷模。他向来只说真话,不说假话,并以此作为他自己多年恪守的一条不成文的自我约束条款。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走后门”之类的不正之风,他向来坚决抵制,自己个人的事情都是通过组织安排。对于科研技术上的问题他很直率,一视同仁,从来不会因为个人关系而偏袒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郑维敏先生晚年身体较差,尤其是眼病严重,眼底黄斑,视力几乎为零。后来又不幸中风,妻子唐敏一为此忧心忡忡。2012年1月,郑维敏在美国进行常规身体检查。留院后,他昏迷了几个小时。1月20日,病情出现好转,家人悬着的心开始稍微平静。按照医院的安排,大家准备于次日(21日)接他出院回家。然而,就在20日深夜,唐敏一接到医院的紧急电话,告知郑维敏先生的病情突然开始恶化。尽管医生们努力抢救,郑维敏先生还是于2012年1月21日上午10点30分离开了人世。他走得非常平静、安详。
作为一位忠实于科学的科学家,郑维敏先生理解人体研究对更好、更有效地解救人类生命的重要性。为此,早在多年前,他就与一家医院签订了捐献遗体用于科学研究的协议。因此,家人充分尊重他的意愿,没有安排遗体告别仪式。对于大家希望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思的心情,家人非常理解,也表示十分感谢,但他们呼吁大家将购置追悼物品的钱直接捐给清华大学“郑维敏-奖学励学基金”,用以帮助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实现郑维敏先生毕生的夙愿。据唐敏一回忆,郑维敏先生去世前几天做过一个梦,梦见清华大学的师生们请他回去接着教课。郑维敏先生曾经多次说过,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培养几个好学生。这就是郑维敏先生,一个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倾注毕生心血而至死不渝的人。
郑维敏先生的一生时时处处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郑维敏先生经历过列强侵犯中国的战争岁月,也经历了新中国迎来建设热潮的和平年代。从电机系、自动化系、到经管学院,从数控机床、三百小型、黄浦江治理、系统工程到宏观经济决策,一个个突出成绩中记录的是他那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他那投身教育奋进拼搏的勇气和胆量,是他那前瞻性的眼光和重视实践的学术思想,更是他那份淡泊名利的胸怀和热爱祖国矢志不移的坚定志向。
2012年2月2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动化系联合举办的郑维敏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德楼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郑维敏—奖学励学基金”首次颁奖仪式也与追思会同期举行。该基金由郑维敏先生的学生、亲属及好友捐赠,用于奖励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系系统工程学习成绩突出,并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的科研学术本科、硕士及博士学生。
郑维敏-奖学励学基金设立仪式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是引导每位学生职业生涯的严师,同时也是关爱、提携所有后辈的慈爱长者。我始终记得他对我的谆谆教导,拒绝花花世界的诱惑,安心于学校的学术研究和和培养莘莘学子。同时,在教学科研中注重与实践的联系,不当空头的理论家和学问家。郑先生的古君子之风,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榜样。
——宋逢明(经博1983)
清华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
教学和科研对郑先生而言不只是因为职业生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他的生命与使命。
——陈剑(经博1986)
联想讲席教授、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院庆35周年系列专题
素材来源:《郑维敏传》陈剑 著
编辑:郑黎光
审核:张晓雪
责编:赵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