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斌: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清华经管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育管理杂志社 Author 杨斌,龚月萍






摘 要: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掌舵者和引路人,校长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也是一门隐性课程。校长的垂范辐射角色显著,校长言行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辐射性,提升校长言行能够更好地引领和促进学校变革与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校长要以德为先,传承创新,塑造学校精神文化;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引领学校改革方向;具有教育的担当和使命。研究就隐性课程的内涵、校长言行作为隐性课程的垂范辐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校长言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隐性课程;内隐学习;社会性学习;校长言行




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改革内涵式发展主要依靠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全面优质提升。一所学校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校长的能力和素质起着关键作用。校长就是学生的一门通选必修课,校长对所有问题发表的看法都会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影响,不管是政治、经济、教育,抑或是科学前沿、人类命运、国际事务。校长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志趣、格调、风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一门“隐性课程”。本文将从隐性课程的内涵入手,分析校长言行作为一门隐性课程的辐射垂范作用,提出提升校长言行隐性课程的策略。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发展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学校是实施课程的核心。课程按主要形态表现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课程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隐性课程”之所以被命名为“课程”,更多是指其育人实效不亚于显性课程,而非也具备具体的课程形态。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也称潜在课程(lat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等。《教育大辞典》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隐性课程的定义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等,这些要素被看作是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这部分经验却又经常而有效地对学生产生着影响。

从隐性课程的定义看,它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在学校情境中呈现的课程。钟启泉主编的《课程论》明确提出,正规课程和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的互补均衡是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以正规的显性课程为主的学校显性教育活动不能肩负所有教育功能的重担,存在于学习者周围的任何人、事、物与各方面的精神因素,恰似一个隐性的“场”时时处处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许多不能低估的影响。由此,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等,还有本文主题——校长言行,都是重要的隐性课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立德树人的作用。

在教育史上,学习是有意识的、经过意志努力的过程,这一观念根深蒂固,教育一直都是以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占据主流,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及其影响被长期忽视。杜威(J. Deway)的“附带学习”和他的学生克伯屈(W.H.Kilpatrick)的“附学习”涵盖了隐性课程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一般认为是隐性课程的最初形式。由于当时美国的课程论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和量化测量,隐性课程因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被排斥在外。20 世纪70年代,崇尚“工具化”“理性化”的课程观念因越来越脱离社会实际受到批判。1977年,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阐述了社会性学习(social learning),强调个体行为是通过观察或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形成的,涵盖了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外的学习,强调其对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的影响。隐性课程重新受到重视,强调重视人在课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隐性课程研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研究框架,研究者能够结合各种相关知识和假设,将狭窄的问题被放到更广泛的视野中去理解和探究。隐性课程现有实践研究中,宏观层面比较注重学校环境条件的认识和控制,强调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等对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业成就的影响;微观层面更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特质或行为方面的关系,如学习动机、观念态度、准则规范等。新时期,隐性课程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隐性课程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能够通过无意识层面,通过潜移默化育人的方式,为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持,实现价值观引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隐性课程的既有研究中,对(不同层次的)校长作为学校首要的管理角色而具有的隐性课程特征,并没有专门界定并加以细致研究,是一个有必要填补的空白,以发挥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至于中小学和大学校长(以及著名大学与普通院校)之间的差别,未来一定会深入研究,但这一篇作为这个领域的第一篇,受篇幅所限,就无法详述了。


二、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的辐射垂范作用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校组织的分化,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群体,已发展为独立的职业类别。好教师未必能成为好领导,但可能成为好领导的教师,跻身领导岗位,还需转换角色。

校长的垂范角色显著,公开演讲或是座谈交流这种直接与学生的接触中,校长被观察、传播、衍生所形成的各种认知,从“理念”到“作为”到“姿态”,涉及人和事的选择、决策和人们所解读出来的这当中蕴含的“所以然”,都在育人,堪称示范,影响深远。校长以身作则的言行不但反映出对理想、价值、目标、决策的坚定信念,还会衍生为一种驱动力,激励学校其他成员战胜困难、克服阻力。校长更要“言传身教”,谨言慎行,行为世范。

每位校长都自带隐性课程。身体力行的示范,日常中点点滴滴的耳濡目染,校长言行能够在春风化雨中对全校师生形成影响,同时也能够使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校长不管出身于哪个学科,到了办学治校的岗位上,虽然不再教授某学科里的基础或者专业课,却会给全校学生教起一门通选必修课。校长对所有问题发表的看法都会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影响,不管是政治、经济、教育,抑或是科学前沿、人类命运、国际事务。校长的教育理念和智慧无不渗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所以,校长的言行无论是任何正式场合的致辞、演讲、报告、主持或点评,还是日常和学校师生在一起的沟通交流或偶遇的言谈举止,都要走心、真诚,由内而外透着发自内心的善意、真诚和信任,眼中有人,心中有爱,家国情怀等都在心中。校长言行的细节就在立德树人。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与核心,校长治学育人的言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更体现学校管理文化如何立德树人。校长领导力作为一种影响人、凝聚人、推动组织发展的力量,离不开价值观的作用。办学思想和价值观是校长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旗帜。校长言行对学校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校长践行办学思想、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对所在学校育人特色的代表性,表现在校长对学校价值信念的感召,精神文化的塑造,以及对学校变革和时代精神的引领,乃至对后世的教育影响都极为深远。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深入实践“生活即教育”。说起北大精神,人们就会想到蔡元培校长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梅贻琦就是清华的一张名片,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大学校长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的锚定及思想的贡献比起中小学校长更强。名校校长对于学校品牌的代言性更强。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南开小学、南开大学等南开名校,提倡教育救国,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

校长言行之于教师,具有更强的对于社会(各攸关群体)的辐射性。新时期校长言行对于社会(各攸关群体)的辐射性影响很容易被学校忽视。各攸关群体不仅是学校内部人员,如教师、学生、职员,还包括离退休教职工。新攸关群体,指的是与学校不是直接管理关系,却对学校的声誉品牌乃至安全稳定发挥不能低估的影响,“新”字,主要强调在新时代其组成规模、性质、力量都有明显提升。新攸关群体对中小学来说主要是校友、学生亲友;对大学来说,还可能有非全日制学生与继续教育学员、国内外教学科研合作伙伴、兼职或名誉性的学衔或委员会成员、捐赠者与冠名人等。学生亲友成为越来越有形化并谋求意见表达的群体,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表现出较强的意愿参与到子女的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选择决策的意见中,这一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有作为校长职务身份的权利性影响,更多则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不以组织规定为基础,不以正式的授权、用权为前提,而主要源自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才能体系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认同与信赖。校长言行要充分发挥非强制性影响力,以信任作为内隐文化和导向引领学校,使领导与教师彼此信任、教师与家长彼此信任、学校与社区彼此信任。生活和学习在这样的学校中,师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尊重,才能有幸福感。校长言行要重视新攸关群体对学校的积极作用,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根本所在。对家庭和社会的需求有敏锐的感受力,善于抓早抓小,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和工作,能够多征求意见、听取建议,使新攸关群体感受到被尊重,建立制度性沟通机制,强化共识教育,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甚至全“生态”育人。逐步完善现代学校治理,走自主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核心途径。  


三、提升作为隐性课程校长言行的策略

认识到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潜移默化育人的价值意义,校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用心备好课,高度重视自身言行,有意识地反思学习读书提升,坚持不懈,知行合一。

校长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校长要以德为先,传承创新,不断塑造学校精神文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提升校长的领导境界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教育的崇高境界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做美好教育、办美好学校,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的”。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校长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在更高意义上提升校长的领导德性和领导境界。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身教重于言教,校长首先要做到“以德为先”,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德育是心育,要用心坦诚相见共感同鸣。儒家讲之谓“仁”,强调爱己且施于人,洞察人事,洞明人性,洞悉人情,是以人为本之基;《道德经》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校长对学校师生要有更大的爱心和包容,校长的厚德对师生有巨大的内心激励作用,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无限的潜能。校长靠资本更要靠实干,带领团队身体力行做榜样,老师们心服口服自然跟着用心干。

校长言行要重视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塑造新时代学校的精神文化,既关注传承传统,又关注时代的生命与内涵,不断地创新提升,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精神和文化是一个集体的精髓,也是希望。领导好一所学校,与领导任何大型组织一样,需要校长有魄力、有能力创建新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美言警句,不是口头的漂亮说辞,而是融入校长言行能被随时感受到,更好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成就师生。学校要给生命以灵动的气息。陶行知说过,好学校的标准,不是看校舍和设备如何,而是看学生生活活力丰富不丰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一个学校校容校貌中透露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像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使学生获得熏陶和感染。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关注学校显性文化,更要关注学校内隐文化,内隐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学校发展的土壤。很多时候,校长接任的往往是有故事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学校,校长要有敬畏之心,要充分了解把握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积淀,不轻言废立,守正创新,把准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走向,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校长言行的代表性决定了校长要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引领学校的改革方向。从本质上看,改革是一个价值重构的过程,校长的价值引领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在教育深化改革阶段,校长能否将自上而下的改革转变为教师的价值自觉,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校长如何在变革中更好地发挥影响力,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校长要引领一所学校的变革,更要激发唤醒教师、学生的内在潜力,真正带动学校快速而有质量地发展。

首先,洞察形势,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凝聚共识,信任合作,引领和把握学校系统改革及发展方向。“教育组织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通过培养人们的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单靠个人努力不能完成的目标。理想的组织标准着重于合作、和谐、协作。”“英雄校长”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随着参与式管理理论的深入,共同责任与集体智慧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校长要重视与学校成员相关的数据、建立共同对话的通道、提升学校开放的文化氛围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关键靠校长调动学校师生的内在潜力,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古代先哲说得好:“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

其次,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说,情感不仅是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学生心理的动力源泉,情感更是调节师生关系的重要精神纽带。积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情感、设身处地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师生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吸引力,才会产生和谐融洽的关系,达成“全人教育”的目标。校长和师生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反映,特别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想要让教师对学生有正面的影响,校长对教师的培养很重要。教师对学生用的心就等同于校长对教师用的心。就好像教育孩子,眼睛不能总盯着孩子,先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变得更好,这样比任何说教或领导都更令人服气。领导的管理艺术也是学校形成正确的隐性课堂的关键。

校长言行的辐射性决定了校长要具有教育的担当和使命。校长不仅要遵守职位所赋予的领导职责和职业规范,更要把领导教育作为神圣的天职与“安身立命”的终极追求,胸怀家国天下使命的人是能够驾驭教育使命和个体命运的人。校长不仅要了解天下大事,把握时代脉搏,引领学校变革,更要适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言行影响全体教师或家长或学生,这样学校才能快速提升。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下的学校治理现代化转型中,价值层面的引领需要校长的前瞻性审时度势,更需要校长的教育智慧与师生的信任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北宋理学家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世施政立心立命的精神至今让人尊崇。1936年,国难当头,梅贻琦校长在《致全体校友书》说到“夫国难维已至此,然吾人决不可自坏其心理上之长城;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国家虽弱,正气不可不存”。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弘扬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至今依然激励人心。1957年,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被交口称誉的口号成为清华大学厚重博大的文化理念中崇尚重视体育的标志,对全国高校以至社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拥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名校校长,应该具有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这才是更高境界地履行社会责任。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的一流教育,需要造就世界一流的教育家。每一位校长应努力成为教育家,这是历史与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校长需要做到终其一生不断学习反思修炼,敬畏善用作为校长的言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和他人的无限可能性,以终为始,谨言慎行,真正关注人的全面成长,立德树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唤醒内在的本自具足的善良、智慧和爱,发现和完善自我,帮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推动所在学校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1][12][13]汉尼斯. 要领:斯坦福校长领导十得[M]. 杨斌,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2][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87.[3][24]吴晨. 基于全程育人的隐性课程建设探究[J]. 江苏高教,2019(4):83-87.[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教育大辞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5.[5]田慧生. 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上)——潜在课程研究评介[J]. 课程·教材·教法,1988(2):34-38.[7]吴刚,黄健. 社会性学习理论渊源及发展的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8(5):69-80.[8]张淑贞,赵宁. 瓦兰斯、马丁与戈登的隐性课程概念辨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0):77-79,93.[9]胡萍萍. 大学英语教师隐性课程及其对教学行为和决策的影响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66.[10]李忆华,马洁. 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19(12):85-88.[1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9.[14]刘艳茹. 我国中小学校长价值领导研究新进展[J]. 中小学管理,2018(1):29-32.[15][17]杨斌. 做好高校新攸关群体工作[N]. 学习时报,2020-01-03(6).[16]邢晔. 校长影响力的边界[J]. 江苏教育,2014(3):40-43.[18]程晋宽. 创建新时代的“美好学校”:使命、转向与路径[J]. 江苏教育,2019(2):61-64.[19][21]何丹.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20]富兰. 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8.[22]沈灌群,毛礼锐. 中国教育家评传: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566-567.[23]刘云生. 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内隐文化施加影响的行为选择[J]. 教育科学研究,2009(7):32-36.[25]欧文斯. 教育组织行为学[M]. 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2.[26]张雷.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Z2):93-98.[27]曾小珊. 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隐性课程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57-59.[28]岳南. 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29]刘彭芝. 人生为一大事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版权声明:本文刊载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总第270期),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管理杂志社(ID:JYGLZZS),否则将视为侵权。


相关阅读


编辑:韩旭
审核:郑黎光
责编:赵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