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章武:耕耘于讲台,奉献于大地

编者按

什么是育人,不是金字塔尖、熠熠生辉,是粉笔无言写春秋。什么是敢为,不是翻天覆地、彰显英勇,是心系家国,青丝染雪终不悔。


即日起,学院推出“家园——清华经管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访谈”,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四十年来的坚守与传承,拼搏与梦想,希望与未来。


他曾担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他既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又担任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他不只在清华园挥洒汗水,更在偏远的黄土地上播种教育的希望……


陈章武接受采访


时代浪潮的见证者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荒漠爆炸。正值高三的陈章武备受鼓舞,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当时,他的人生志向是,当一名光荣的核物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为祖国核事业贡献力量。


提起青年时的理想,陈章武的脸上满溢着幸福、兴奋。


命运在那一年发生了转变。“1986年,我服从组织安排到经管学院工作。当时社会上都在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管学院也是刚刚诞生不久,非常缺教师。这一呆,就是几十年。”陈章武说,“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虽然并不是我的初衷,但我在经管学习生活的这几十年,也过的很幸福、很充实。我很骄傲,我是一名合格的经管学院的教师。”


陈章武老师回忆,学院创建伊始,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物质条件匮乏。“最初我在经管学院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只用来接受通知、消息的信箱。”相比简陋的物质条件,更大的困难来源于思想上的困惑。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当时的改革开放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经济建设都是“摸着石头古河”,老师们对教学方向的意见也不统一,学院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们毕业后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为当时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陈章武说:“当时,我们看到经济管理学院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系,发展到清华大学最大的教学实体之一,感到非常兴奋、非常光荣。”学院还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并学习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在清华大学乃至全国最早通过国际认证。“取得的成果证明,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学生的方案等等,都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陈章武认为,正如朱镕基老院长在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时题词所说,清华经管学院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就没有经济管理学院的迅速成长。


教学一线的耕耘者

初到经管学院,陈章武曾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感到怀疑。“让我教经济,我确实没有学过,那时候我是跟学生一块儿学习的。”虽然在新的领域从事教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陈章武仍然坚守着教书育人的信念,他对自己提出要求: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他在实践中发现,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有大量与数学相关的知识,考虑到之前从事工程物理方向研究的经验,自己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因此他选择经济学作为新的方向。当时,学院为教师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但由于历史原因,陈章武俄语水平尚可,但英语水平达不到标准。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仍然不懈努力,直至英语语言过关,先后前往加拿大和美国学习经济学。经过长时间刻苦学习、学术训练,终于成长为一名经济学领域的教授。


陈章武在EMBA2019级开学典礼发言


陈章武努力将“教学相长”落到实处,他在教授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课程过程中,会不断打磨上课的内容,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同时,与学生一起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经历,使得学生们对经济学有了更好的理解。陈章武表示,能够不断指导一批批的优秀学子,帮助他们成长为建设中国的栋梁之材,是他最在乎、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不求回报的奉献者

在经管学院工作的这些年,许多同事都给陈章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章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已故的赵家和教授。“赵老师是一位好兄长,也是一位好同事,是清华园里真正的一位大先生。”他用“聪明仁爱”四个字来概括这位已经去世的老朋友。


在陈章武眼中,赵家和老师关心他人、关心学院、关心社会,一辈子默默地做好事,从来不争名利,退休后用全部积蓄建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帮助甘肃等西北地区家境贫寒的学子们完成学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炭火教授”的精神。


“他用他的一生无言之教,告诉我们学问应该怎样做:精益求精;为人应该怎样为:默默奉献。”在陈章武眼中,赵家和是经管学院的开拓者、经管学院金融学教育的奠基人。他坚守一种饱含大爱的价值观:金融不是学如何把别人口袋的钱算计到自己口袋里,而应该把钱用到最值得、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胸怀无声地影响着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陈章武说:“经管学院培养的企业家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该赚钱,但还有更高层次的责任,我认为是奉献的责任。”


在赵家和老师去世后,陈章武老师继续传递“炭火教授”精神,坚持奔走在公益助学的第一线。近年来,他不顾年老体弱,身体不便,多次前往甘肃省各地学校探访。他走入班级课堂,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到学生宿舍和食堂查看食宿条件;他家访贫困家庭的学生,倾听他们的烦恼,为他们送上恰当的、及时的帮助。面对受助学生时,陈章武永远都是耐心而和蔼的。收到学生们寄来的感谢信,对他来说就是最快乐的事。


陈章武和学校代表进行受助学生家访


在陈章武的记忆里,学院还有数不清的老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会计系已故教授徐瑜青老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将一辈子都交给了学生;市场营销系教授姜旭平老师退休之前就开始到贵州大山里为职业技术学校默默奉献;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钱小军老师接过兴华助学基金会的担子,继续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理念。


学院四十周年院庆之际,陈章武老师引用袁宝华先生的话:“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希望学院广泛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经济管理学院的先进经验,传承创新、自成一格,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周锦波、杨睿洁

编辑:任仲希、符怡

统筹:张晓雪

审核:郑黎光

责编:卫敏丽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